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是困扰农村幼儿园的三个“老大难”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和报道不少,其中以村小附属幼儿园(以下简称:村校幼儿园)的问题更甚。我们深切地认识到,仅仅揭示问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解决问题之路。因此,我们在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启动实施了“优质乡村幼儿园创建计划”。

一、启程:培训合格乡村幼儿教师

村校幼儿园办园难,首先难在合格农村幼儿教师极度匮乏。在镇乡一级幼儿园兴许还有几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在村校幼儿园,就只有临时聘用的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兼任幼儿教师。培训合格教师无疑是优质村校幼儿园创建的第一要务。优质乡村幼儿教师培训既要重视临时聘用人员和小学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也要关注和解决乡镇中心校和村校领导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专业成长的问题。培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帮助所有与村校幼儿园建设有关的人员,充分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特殊性和专业性。我们的具体做法有四:

(一)理念先行

乡镇中心校校长是提升村校幼儿园质量的重要管理者,村校负责人是村校幼儿园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但是,他们通常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有限,很多人从来没有接受过,也从未参与过学前教育的相关学习培训,对学前教育的了解几乎为零。村校参与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的教师,对学前教育的了解认识也非常有限,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极度欠缺。针对这样的现实问题,我们精心设计“走出去、请进来、参与做”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校长、书记等学校行政领导、中心园园长、骨干教师、村校负责人及幼儿教师等参观学习市内外幼儿教育的名优园、特色园;邀请市内外幼教专家来讲学,在学习的过程中,统一认识,形成教育合力,促使大家更新观念,转变情感,参与创建。

(二)需求对接

在理念先行的基础上,我们认真设计了合格幼儿教师培训“需求订单”服务。开展具体培训之前,首先通过网络及实地进行调研,向相关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访谈,层层深入地了解培训对象的情况和需求。通过问卷、座谈会,我们了解到对“学前教育专业化”的理解比较清晰的乡镇幼教老师只占15.6%,他们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如何实践”“去小学化之后教什么”“幼小衔接做什么”等问题困惑较多,渴望专业指导。他们希望的是形式生动、浅显易懂的培训,更具针对性,符合村校园实际情况的培训。

(三)“浸润式”培训

有了“需求订单”的目标定位,我们分层设计、分步实施了“浸润式”培训。培训努力扎根“农村”,立足乡土资源,努力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积极构建思考与实践的平台,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第一阶段,面向全体幼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更新理念,提高认识;第二阶段,依托村校幼儿园建立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游戏化教学等专题的实践基地,根据不同幼儿园的地域特点及教师专业化程度分片研修,让老师亲身参与到园所的资源开发、环境创设中来,由“被动”变“主动”,实现做中学。第三阶段,开展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互换式培训,与市级示范园、乡镇中心幼儿园、村校幼儿园组建培训共同体,开展“同课异构”、“跟班研修”、“幼小互动研修”等大量互换式、体验式培训,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可能成为培训者,相互影响,共同成长。

(四)梦想导航

从“看管孩子”到“智慧办园”,这是教育理念和行动的飞跃,需要通过构建共同的教育梦想,形成乡镇中心校校长、村校负责人、中心幼儿园园长骨干、村校幼教教师的教育合力才能实现。培训中,我们积极融入情感认同与教育良知,让更多的人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掌握科学的的理念和方法。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领导管理由原来被动关注到主动关心的位移;领导能力由原来的“行政”管理到“课程”领导的跃迁;教师教学由“教什么”到“我要教”的转变。有的乡镇校长萌发并开始了“办中国最好乡村幼儿园”的逐梦之旅!有老师正在构筑“许孩子一个真正童年”的美丽梦想。

这样的梦想是创建优质农村幼儿教育的所必需的。有了梦想,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当最基层的幼教人团结起来,我们相信,达成梦想的过程,就是我们羽翼下的每一个孩子享受优质学前教育的过程。

二、跟进:开发优质乡土课程资源

“教什么”“用什么教”是长期困扰村校幼儿园老师的第二大难题。“一师一桌一凳,屋里坐一天”基本上就是村校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的全部。即使很多村校教室配置了多媒体设备,也仅仅是作为播放动画片和音乐的“播放器”在使用。支持幼儿发展与成长的园所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几近空白,课程资源开发无从谈起。教师的教育内容贫乏、低质、随意,孩子的玩耍和游戏乏味、低效、教育价值挖掘严重不足。

其实,村校幼儿园不缺课程资源,大自然在给予村校幼儿园蜿蜒绵长与群山峻岭的同时,也给予了更多可利用的乡土资源。我们在创建过程中初步完成了“定向一开发一利用”三步走。

(一)精准定向。自然运动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定位明确的旅游新区。这里有国家5A旅游景区“黑山谷”、中国最古老的“龙鳞石海”、正在创建运动休闲之城。结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定位,我们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生态、运动”优质村校幼儿园创建理念,力图充分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人文、民间游戏等资源,让“木头、竹子、石头、泥土、沙、树”说话,让万盛的人文、地理、旅游资源在儿童的心里筑巢生根。

(二)扬长避短。人尽其才

1.人的资源的开发。村校幼儿园缺少专业幼教师资,但却不乏优秀的音乐、美术、心理健康等专业的小学教师,特别是有体育特长的男教师。我们尝试挖掘村小教师专业与兴趣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人尽其才。通过问询了解、情感趋同、鼓励鞭策,启发他们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兴趣。

其间,虽然也遇到来自固有经验、学习方式变革的阻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我们看到了效果。在汉苗聚居的关坝田坝村,“姚明、科比”走进校园,孩子们在“小篮球幼儿园”的氛围里练习投掷、奔跑,明白勇敢、坚持和毅力;在海拔1300米的石林茶园村,幼儿园里依然满目春光、红红火火,孩子们播种耕耘,沙池嘻戏、快乐涂鸦。 2.物的资源的开发。大自然资源丰富,慷慨无私。我们建立了“万盛经开区幼儿园本土资源库”,按照自然、旅游、人文、民间游戏等类别进行归纳整理。各村校幼儿园根据自己的资源定位,拟订《村校幼儿园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规划》。中心校校长带领乡镇幼教团队从大山里找来泥巴、木头、竹子;从湖南返空车运回长江沙……

(三)改造“旧”园。变“废”为宝

“旧”园改造,实现“干湿”分区、灵活多变――创建了攀爬区、创意美工区、森林小木屋、投掷区、民间游戏区、戏水区、养殖园、种植园、黑山谷生态旅游区等户外活动区域;创设了表演区、阅读区、农家乐、地面乒乓台、室内运动区等室内活动区域。

变“废”为宝,实现低成本、低结构――废弃的花园变成了种植园;教学楼的墙面增加篮框,画上五颜六色的图形数字成为了孩子们的投掷区;低矮的花园墙面稍加改造成为涂鸦区、泥塑区;沙池里堆放着竹筒、汤勺、盆子、筛子等玩沙工具;山里找来木头、竹筒、鹅卯石,请上一位会木工的家长,即刻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建构材料,再做两个独轮小推车,歪歪扭扭,孩子们合作搬运,乐在其中。

三、深化:供给优质精准教研服务

教研工作的方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村校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目前,教研工作普遍存在“齐步走、欠深入”的问题,教研导向受到干扰,教研方式浮于表面,教研内容欠缺深度,教研效果事倍功半。

在探索“优质乡村幼儿园”创建的路上,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以“合作、深入”为行动准则,努力加强和改善“教研微循环”。精准确定村校幼儿园教研内容,精准服务村校幼儿园发展,精准提升村校幼儿园教研实效。力争通过教研转型,精准滴灌,把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精准输送到村校幼儿园这个基础教育的“毛细血管末端”。具体做法有三:

(一)组建“四级”课程管理共同体

我们组建了由区教研员,乡镇中心校校长,中心幼儿园园长,村校负责人(兼教师)组成的“四级”课程管理共同体,通过协商、合作,做好村校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立体化管理抓好“一日活动皆课程”常规管理以镇为单位整体设计作息时间、课程设置、课程时间、一日活动、一周计划、主题方案等,在主题活动及其环境中,逐步优化村校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模式。

(二)实施“三人行”互助行动

“三人行”互助行动源于“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关注农村学前教育,每个老师、每个孩子、每个细节对我们都具有教育性。虽然解决问题的过程参与人数并不多,但我们仍然希望探寻一条提高农村幼教师资水平的有效路径。

“三人行”互助行动旨在构建“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龙头,辐射引领村校幼儿园共同发展的‘乡村幼教发展共同体’”。我们建立了“三人行”区域推进研训制度,确立了定时、定人、定指导内容的教研方式。教研模式也随着工作开展层层递进:

“2+0”送教:由乡镇中心园的2名骨干教师对村校园进行送教活动,再根据送教活动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研修学习。

“1+1”同课异构:由乡镇中心园的1名骨干教师和村校园的1名幼儿教师分别提供2节“同课异构”教研课,再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研修学习。

“订单式”服务:基于前期的互助学习,由村校园主动提出“研修任务”,乡镇中心幼儿园根据任务设计下一次的行动计划,开展互助研修学习活动。

“个性化”研修:基于前期的互助学习,村校园根据自身实际提出“问题”,并积极依托乡镇中心幼儿园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这个阶段由村校园申报下一阶段的“研修计划”。

精准教研,形成了中心园与村校园互帮互助的良好发展格局,“主动思考”与“共同发展”在乡村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有了一致的发展愿景,我们再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更合理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推出中心园与村校园的“周周牵手”计划、中心园长蹲岗指导计划、优秀园长输送计划等,及时有效地解决村校园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现在,我们的园本研修俨然变成了全校关于“学前教育”问题的专题研讨活动,并带动着大家主动思考“学校教育”中的共性问题,有部分村校以“优质乡村幼儿园”的创建为突破口,积极进行教师专业成长、幼小衔接、课程整合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三)推动“1+N”全域拓展

以“优质乡村幼儿园创建”第一期工作的成功经验为模板,万盛经开区以此为核心计划轴,积极推广“1+N”全域拓展计划。建立“区域推进学前教育资源一体化的实践研究”网络,精准教研、精准服务,辐射、引领更多的乡村幼儿园加入到创建的路上。目前,全区更多的校办、民办幼儿园也加入到创建工作中,他们积极改变办园环境,开发课程资源,培训教师团队,提高教育质量。

【问题导向:创建优质乡村幼儿园】相关文章:

• 浅析幼儿园语言教育

• 辽中县某幼儿园建筑设计

• 浅谈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教学活动

• 幼儿园管理工作研究

•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做法

• 未来幼儿教师发展策略

• 幼儿园礼仪教育有效方法初探

•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现状

• 在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 幼儿园语言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建设思考

• 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创新思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