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垓镇“庭院经济”拓宽增收致富路

今年以来,黄垓镇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注重发挥资源优势,组织引导村民群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有效拓宽了增收致富新途径。

家种野菜成为抢手货。阳春三月,绿意盎然,到处生机勃勃,而在黄垓镇的集市街头也热闹非凡,许许多多的老人摆开地摊,售卖着自己庭院种植的各种野菜,诸如“水荠菜”、“面条棵”、“苦苦菜”、“蒲公英”等等,这些野菜经过简单加工,就成为平常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很受人们的青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野菜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抢手货”、“香饽饽”,各村许多有经济头脑的老龄村民纷纷“野菜家种”,利用自家的庭院、地头、树林、沟边等空闲地,撒下秋天采集到的野菜种子,轻轻一铲,不费吹灰之力,开春之后便长出绿油油的野菜。“这些野菜都是我在自己闲置的庭院中种植的,可以说是纯绿色天然食品”,在黄东村人员较为密集的街头摆摊卖野菜的杨汉光大爷兴致勃勃地向人们介绍着,“每年秋天我都到田野里采集野菜种子,或者挖一些野菜根,种在庭院里,冬天我就盖上草毡子,或者是塑料布,等到春天春分前后,它们都长到五六公分大小,挖下来烫、炒、蒸、拌都可以,香脆可口,不光自己一家人享用,还能把野菜拿到集市上卖掉,一季下来能有千把两千的收入哩!”据了解,五、六公分大小的水荠菜、面条棵每斤价格在3-4元左右,而苦苦菜能买到五、六块钱一斤,可谓是价格不菲。据不完全统计,全镇像杨大爷一样从事野菜家种的已有200多户。

手工制作拓宽致富路。黄垓镇常态化聘请专家能人到镇村办讲座、搞培训,到家庭实地指导,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通过一系列技能培训,为农民的增收致富提供坚实的保障,这样无论是留守老人还是家庭妇女,都在“各行其道、各干其事”忙增收。许多妇女利用学到的实用技术制作销售凉皮、面皮、煎饼果子等“短平快”产品,日均创收一二百元;许多专业村村民依托自己的祖传手工制作技艺在家中致力创收,像羽毛扇、马扎、扫帚等手工艺品加工制作已成为村民增收的新手段,金庄村手工制作羽毛扇有200多年的传统,产品畅销东北、天津、河南、江苏等省市,老人、妇女利用农闲时间即可制作,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

网络销售展现新能量。黄垓镇推进加快电商进农村步伐,全面开通了村级服务网点运营,支持淘宝、阿里巴巴、百度推广、京东、村淘、爱淘、赶街、农村E邮等平台企业开展电商进农村,重点加强对镇域特色产品的网络推介力度。张楼村党员孔庆轩投资100万元建设了嘉祥县孔鲁珍禽养殖场,主要以孔雀、鸵鸟、羊驼、巴马香猪、野猪、梅花鹿等16种特种珍禽动物的育种、繁殖、饲养、销售为经营模式,年均存栏量10余万只,同时,制作孔雀、羊驼、鸵鸟、鸵鸟蛋等各种标本,通过百度、360、阿里巴巴、搜狗等多个网络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每天发货量达100余件,年平均销售各种珍禽2.6万只,销售额达到800余万元;鲁东村村民鲁钢金投资3000万元注册成立了济宁正浩户外旅游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旅游马车,马鞍,马具,户外帐篷,野营帐篷,经营模式以电商为主结合线下销售,线上已开设两家天猫旗舰店、两家京东旗舰店,一家企业店铺,线下辅有一家实体店,以及通过阿里巴巴批发等,年生产各种旅游户外产品10万套(件),销售收入达到4000万元,实现利税400万元,成为发展电商经济的佼佼者。

(作者 丁万成 冯再强 审核 韩琳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