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农科院专家牟连权,温贺一行到石板村箭杆组指导农户进行紫苏种植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农户开展紫苏育苗。培训会就开在田间地头,“老师”现场教,“学生”现场做。
据悉,紫苏又叫苏麻、引子,是贵州山区一种特色食药同源植物,可榨油、可入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受限于品种和生产工艺,紫苏的产量不高、利用有限,迟迟未能实现大范围推广。所幸,经过多来的不断探索,在品种选育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发出了营养价值高、产量稳定、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紫苏品种。
培训中,专家从育苗的密度、宽度、间隔、多久发芽以及发芽后的种植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讲解,农民认真听讲,专家也亲自动手示范,现场指导,村民按着指示,现场学、现场做。
“专家说的话很接地气,从翻土、种植时间、选种催芽、植株距离等都一一给我们说了,我们一听就懂了,还是比较有信心将紫苏种好的。”在现场学习的村民唐贵说。
本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村民对紫苏种植的管理水平,夯实了提质增效基础,以此来持续壮大紫苏产业,力促紫苏种植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力量。
往期回顾
01
02
03
编 辑:白秀兰
一 审:宋小刚
二 审:杨 蕾
监 审:陈忠翰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