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日前,受农业农村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派,省农产品质量和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考核验收组对汝阳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薯)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全面考核验收。经专家组讨论决定,汝阳县顺利通过验收,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薯)标准化生产基地。这是继“汝阳红薯”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后,再获含金量十足的金字招牌。

“汝阳红薯”长成乡村大产业

连日来,在汝阳县刘店镇沙坪村红薯种植基地,一株株红薯苗嫩绿挺拔,生机勃勃。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查看薯苗长势,为一年的好收成做准备。

汝阳县70%的耕地分布在丘陵坡地,是典型的火山岩沙粒土质,有机质含量高,而且天然富硒,非常适宜种植红薯。目前,全县有3万余户农户参与红薯生产,种植面积16万亩,有专业组织55个、红薯品牌26个,红薯年加工量约4500万公斤,已形成集育苗、种植、储销、加工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汝阳县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种薯繁育中心、脱毒中心,有烟薯25、普薯32等26个品种,从源头把控健康薯苗,掌握红薯产业发展的“芯片”;不断加快冷链物流、气调库等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建成冷藏保鲜设施1145座,总容积6.4万立方米,贮存能力达3.4万吨。部分红薯被加工成红薯淀粉、红薯粉条、薯片、薯条、酸辣粉等22种产品,是豫西最大的红薯保鲜和加工基地,综合产值突破15亿元。

该县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和技术优势,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培育出独特的“水果红薯”,生吃清甜脆爽,蒸煮烤软糯香甜,堪称“红薯界的美味天花板”。电商直播销售、产销对接活动、“汝此幸福”销售,以及与京东、大张等企业深度合作,使优质的“汝阳红薯”畅销全国市场。

从育苗研发、规模种植,到储藏保鲜、加工升级,再到品牌建设、产销对接,如今,汝阳已形成上、中、下游深度融合的红薯产业体系。随着“汝阳红薯”在市场上广受消费者青睐,“汝阳红薯”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发展潜能持续释放。

“汝阳红薯”种出农民致富路

“如今,红薯可是俺们的‘金疙瘩’。”“现在俺们农民不仅流转土地有钱挣,而且农忙时在薯田务农,农闲时去红薯加工厂里务工,一年到头闲不着。”这都是汝阳薯农的心里话。

为了让更多农民通过参与红薯种植增收致富,该县刘店镇坚持“做给薯农看、带着薯农干、帮着薯农赚”的发展思路,由专业合作社育苗,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为种植户统一发放优质种苗,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回收,并与薯农签订合同,全程指导薯农按照技术规范种植,切实提升土地的亩均效益。

除了种植红薯,柏树乡华沟村的村民每年都会将红薯加工成优质粉条,可增加30%左右的利润,有效增加了经济收入。

近年来,汝阳县坚持以富民为导向,全力做好“汝阳红薯”文章,以稳产量、提质量、优结构为重点,持续夯基础、延链条、树品牌,全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提升“汝阳红薯”质量安全水平。今年4月,“汝阳水果红薯”战略品牌发布,在传统红薯市场中闯出一片品牌农业的新天地。此外,汝阳还推出一系列暖心的优惠保障举措,让更多农民得到实惠,通过参与红薯产业走上致富道路。

如今,“汝阳红薯”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薯”,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成为该县乡村的“振兴薯”,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无限动能。

“汝阳红薯”走出农旅融合路

日前,汝阳县“红薯宴”美食赛活动在柏树乡窑沟村举办。参赛选手在指定区域紧张忙碌,试图把红薯最美的“外形”和味道挖掘出来,蒸、炸、炒、烤等多种烹饪技法被逐一搬上舞台,让现场观众叹为观止,尽享口福。

此次“红薯宴”美食擂台赛,挖掘了地方传统美食、传统烹饪技艺、优良食材等,培养了一批乡村休闲游餐饮服务品牌。这只是该县以红薯为“引子”,借势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百里画廊”建设中,汝阳依托当地红薯产业优势,推进“红薯小镇”建设,形成“旅游+美食+体验”的农旅融合新模式,打造集红薯美食体验、文化展示、研学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薯博物馆,不仅深入挖掘“汝阳红薯”文化内涵,还提升红薯品牌价值,实现了薯经济、薯文化共同发展。

一业兴,百业旺。下一步,汝阳县将持续做优创新链,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等权威科研院所合作,提升汝阳红薯科技含量,持续做强价值链,叫响“汝阳水果红薯”品牌,实现“汝阳红薯”从“论斤卖”逐渐走向“论个卖”,持续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推动“红薯产业+文旅”深度融合,创新乡村特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吴会菊)

一审:周瑞峰二审:孙晓萌 三审:王新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