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全国,卖全球
每天清晨天不亮,双龙香菇交易市场已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来自全国各地、操着不同口音前来进行干菇交易的商贩络绎不绝。“西峡香菇无公害、无残留农药,符合出口免检标准,深受东南亚和欧美消费者欢迎。”福建客商、新高山菇品有限公司经理尤金桂告诉记者,他从1997年开始在双龙坐摊收购,见证了西峡香菇市场成长发展的历程。
双龙镇位于西峡县北部,距离县城北27公里,有“香菇华尔街”的美誉,这是离西峡县北部7乡镇和三门峡卢氏、灵宝,洛阳栾川、嵩县等地南下的交通“咽喉”要道。“七十二步蛇尾街”是当地群众清晰的记忆,“蛇尾”也成为当时贫穷的代名词。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该县“药、果、菌”三大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双龙镇开始种植香菇,发展香菇产业。1993年,这里开始谋划建设香菇市场,“咽喉”般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外地客商慕名而来,市场交易额由当初的不足2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逾14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香菇生产销售市场,全国香菇行业的晴雨表和货源中心,这里也实现了从“蛇尾”到“双龙”的蝶变。
如今双龙镇不仅有标准化生产基地,香菇可以在双龙直接装柜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还集聚食用菌加工企业18家,规模以上香菇加工出口企业达10家。市场与城镇融为一体,800多家经营门店,常年从事香菇加工、分级、购销的人员1万多人。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双龙镇也依托阿里巴巴淘宝大学闪讯商学院的技术优势,推动淘宝村的建设和双龙香菇品牌的发展,开办网店百余家。完整的产业链条,成熟的产业基础为双龙镇建设食用菌特色小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6月9日,在全国食用菌特色小镇经验交流大会上,该镇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食用菌特色小镇示范单位”,双龙村荣膺南阳市首个“淘宝村”。
从深山中的贫困小镇到如今拥有集香菇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双龙镇无疑是西峡县依靠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西峡县像双龙镇一样,丁河镇、西坪镇等乡镇借助香菇产业的基础,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初步建立起完善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成为乡村振兴坚实的基础。
为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把香菇产业打造成与国内外大市场相衔接的产业,该县通过举办国际香菇高层论坛暨产销研见面会、上市交易、推介会等多种途径,促进产销衔接、农超对接,推动西峡香菇直通国际市场;投资6000万元建成了集购销、加工、分级、包装、保鲜、储运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双龙香菇专业市场;建立了河南省首个县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办事处,建起全国第一个检验检疫部门作为承担和保证单位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投资1.2亿元,在县产业集聚区建成占地350亩、可容纳30多家企业的西峡香菇城。同时,积极引导当地企业发展香菇深加工产业,由过去单一的干菇发展到目前的干制香菇、保鲜香菇、香菇脆片、香菇罐头等多品种、多元化出口的局面。建立技术研究、技术服务、技术督导“三支科技服务队伍”,探索出了协会担保、种植户联保、信用部门授信等相结合的融资渠道,构建以专家顾问团、食用菌科研中心为依托的“两条科技传输渠道”,并高标准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园为香菇出口平台,真正实现西峡香菇“买全国、卖全球”。
如今,西峡县香菇年产量稳定在30万吨左右,在巩固内销河北、陕西、山东、广东、浙江、福建等30多个省份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外销,香菇自营出口从2005年开始不足350万美元,到2019年达到14.92亿美元,产品出口东南亚和俄罗斯、美国、法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创汇66亿美元。小小的香菇不仅成为该县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更让这个偏居豫西南一隅的山区县打开了连接世界的大门,西峡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标准化栽培基地、最大的集散地、最大的深加工基地、最大的出口基地。
拉长香菇产业链条
标准化香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