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又该迎来什么样的变化呢?其中,规划建议稿中,也重点提到“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乡村振兴的载体。
《建议》还提到,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截止2020年,中国还有238万的自然村落,大部分有一定资源条件的村落,都可以发展乡村旅游。
近几年,乡村旅游收入递增,平均增长率高达34.5%,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新时代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乡村旅游所依赖的资源条件与城市截然不同,同时,不同的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也不一样。乡村旅游涉及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各层面结构的重塑。交通区位好、资源特殊性突出、风貌保存完整、文化底蕴丰厚、产业基础好和资本容易进入的乡村,这些都是决定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旅游规划绝也不仅仅是旅游设施、旅游业态、旅游产品等基本旅游要素,还涉及乡村产业、空间结构、风情风貌等各方面的统筹,是一个全面且综合的整体业态体系布局方案。
2019年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的通知》。这一政策的提出响应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高度意义。在重点村落的遴选中,紧扣乡村振兴的要求,乡村旅游重点村应符合下列标准:
1.是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
2.是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保护较好;
3.是乡村民宿发展较好;
4.是旅游产品体系成熟、质量较高;
5.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完善;
6.是就业致富带动效益明显。
图:静花缘精品民宿小院·梦回古道
这六条评选标准贯彻了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即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强化了“五个振兴”的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具体发展模式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一、产业带动型
1.适用村镇:具有产业优势的乡村为主,此类乡村具有较好的特色产业基础,且产业化程度较高。
2.规划要点:根据每一个乡村的具体特征,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完善相关产业链,强化产业优势,加速产业带动效应。同时,若区域确有打造旅游吸引力的基础,也可以选择导入旅游业,发展休闲农业产业。
3.可做项目:三产融合产业园、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及其它产业化经营项目,即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二、生态农业型
1.适用村镇:主要针对自然条件良好的、有传统田园乡村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自然及人文资源优势显著村镇。
2.规划要点:把生态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构建旅游引导的农业生态示范区,同时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放大经济效能。
3.可做项目:生态农庄、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生态农业观光项目等。
三、高效农业型
1.适用村镇:适合分布在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农业主产区的村镇。
2.规划要点:打造“零废弃”型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提高农业规模化运营程度,增加土地产出率。
3.可做项目:农业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智慧农业示范区、农业开放合作示范工程等。
图:静花缘精品民宿小院·妙峰小筑
四、城郊游憩型
1.适用村镇:在一、二线城市周边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公共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村镇。
2.规划要点:加大城乡融合发展力度,规划以优质乡村优质产品和乡村旅游度假为核心依托的新型城镇化,打造城郊新田园乡村社区示范项目。
3.可做项目:观光农庄、新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园项目、田园风情度假区等。
五、文旅资源型
1.适用村镇:在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的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关村镇,及具有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等特色人文资源的村镇。
2.规划要点:基于区域资源条件及文化特色,以村落、郊野、田园等环境为依托,规划提升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并结合良好民风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特色,打造乡村旅游度假区。
3.可做项目:田园综合体、乡村度假村、休闲农庄、古村古镇、传统村落保护等项目。
以IP活动+文化+科技+传媒+产标立体服务“1+5”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从乡村振兴发展层面看,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发展,让农村更加美丽,农民生活更加富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要通过打造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来延伸农业产业链,进而实现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的融合。未来,乡村旅游与三产融合的方式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袁帅:“IP活动+文化+科技+传媒+产能标准”立体服务的“ 1+5”运作模式
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的四种型态:
【1】终端型,就是以农产品终端消费需求为导向,逆向安排一二三产业全过程,使农业生产、加工、配送各环节都契合消费需求。
【2】体验型,就是挖掘和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消费者通过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社会实践、农耕文化教育等,实现参与式体验。
【3】循环型,也可以说是生态型。目前,有的地方以循环农业作为产业融合的渠道,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与高效流动,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多重作用。
【4】智慧型,就是把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传感器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各环节,对全过程实施智能感知、预警、分析、决策和控制。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新征程中,《建议》明确规定和指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十部门于2020年11月30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引导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发展,培育“网络体验+消费”新模式。
《意见》指出,要推进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全国智慧旅游示范村镇。支持旅游景区运用数字技术充分展示特色文化内涵,积极打造数字博物馆、数字展览馆等,提升旅游体验。鼓励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博物馆等与互联网服务平台合作建设网上旗舰店,实现门票在线预订、旅游信息展示、会员管理、优惠券团购、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销售等方面功能。
同时,《意见》鼓励以产品和内容为载体开展业态融合创新,支持建设一批旅游营销创新基地,孵化一批具有较高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引导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发展,培育“网络体验+消费”新模式。
《意见》还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2年,“互联网+旅游”发展机制更加健全,旅游景区互联网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建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度假区、村镇和城市。线上线下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个性化、多样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消费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旅游市场大数据监管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互联网+旅游”融合更加深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1年恰逢十四五规划发展的开局之年, 同时也是我党建党100周年。通过建设实施推进落实围绕“一村(镇)”为基础核心,“IP活动+文化+科技+传媒+产能标准”立体服务的“ 1+5”运作模式,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保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村(镇)城联动,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从十四五开局到2035,全国范围内,一线城市,超二线城市均将围绕地方实际情况结合,布局“新农村包围城市”,村城联动,双向流通,实现新时代特色的村城同步互辅发展路径!以乡(镇)产能为底层依托,数字科技技术为辅助,文化传媒为加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落地推进“新农村包围城市”,在提高地区科技文化素质的同时推动乡村科技型人才振兴,在实现脱贫的基础上,进一步创富。
未来,在地方,在乡村,在新征程时期的村城联动,双流双辅发展!
【知乎专栏-民宿观察 运营者】袁帅,会展业信息化、数字化领域专家。O2O2O活动场景双线闭环数字化运营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与活动场景数字信息化运营综合解决执行方案提出者,3D互联网数字官网(3D立体官网)服务理念发起人。主张推动以“IP活动+文化+科技+传媒+产标”立体服务的运作模式线上+线下双线闭合赋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