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徐州市铜山区刘集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头戏”,助推村级集体经济“提标倍增”,促使集体经济发展由“窄”到“宽”、由“弱”到“强”,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助力村级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不断夯实乡村全面振兴之基。

突出党建引领,巩固股田根基。刘集镇紧紧围绕铜山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以土地确权颁证为契机,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和村集体双增收为目标,以党员辐射带动为支撑,扎实推广开展“党建+股田制”模式,积极培育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许楼村在“不改变土地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原则下,陆续流转土地近2000亩,盘活土地经营权,推进土地股份化、产权资本化,引导农民带地入股,实现集体和群众双增收。许楼村从2019年的低收入村变为富裕村,今年可上交村集体收入80余万元,此外许楼村主动带动郭桥、东梁、刘集等8个村共同推进“党建+股田制”模式。截至目前,全镇股田制规模达到近万亩,实现农田主粮的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高效化生产。

突出党群合作,丰富股田内涵。原省定经济薄弱村欣兴村借力“党建+股田制”,陆续流转土地1280亩,今年将其中200亩用于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新建高标准双拱双膜连栋温室大棚90余亩。

“头雁”领跑,加速产业振兴。欣兴村领导干部带领村民多次外出学习致富经,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在村里种植玫瑰花、阳光玫瑰葡萄、水果萝卜。如今的欣兴,一年四季花果飘香,干群关系日益紧密。

深耕黄河故道,细作现代农业。丁孟、李庄、杨庄、田园等村庄位于故黄河观光道沿线,党员干部发起公共空间治理,提升人居环境,瞄准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突出党员先行,争做推广先锋。股田制的顺利推广,关键在党、核心在人、成败在干。许楼村支部书记许从军在全村推广股田制时,起早贪黑走家串户做通群众工作,半年时间取得全村干部群众的支持,向各方积极筹集帮扶资金200余万元。党员中心户杨传敏是烘干设备主操手,为了保证股田制合作社的经济利益,抢收时杨传敏一干就是半个月。关键时刻,党员挺身而出。骨干党员谢法超带领15名党员志愿者每天在地里工作十多个小时,即使晚上收割后,他也坚持收过的地必须当天耕完。他常说,种毁了庄稼就毁了一季收成,决不能有半点马虎。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刘集镇将继续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途径,把强村、富民紧密融合为一体,在持续壮大集体经济过程中,让广大村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周湛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