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新集乡白草洼村,户均养牛5头以上,20头以上有20多户,并拥有4个家庭牧场。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600元增加至2019年的10940元。
村民海小军,辞掉银川的工作回到村里当起了“牛倌”。4年时间,从最初的3头肉牛发展到如今存栏43头的规模,并创办了家庭牧场。
海小军给记者算了笔账:买一头架子牛需1.5万元,育肥6个月可卖2.3万元,除去饲料等费用,可赚3000元至5000元。去年他出栏了40多头牛,再加上养母牛,每产一头牛犊获500元奖励,当年挣了20多万元。
海小军目前拥两栋牛棚,他计划再建一栋,扩大养殖规模。
今年以来,彭阳县把肉牛产业作为壮大现代农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积极构建现代肉牛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家家种草、户户养牛、小群体、大规模”发展模式已经形成,肉牛产业实现了从家庭副业到增收主业的历史性跨越。全县肉牛饲养总量达到18万头,年产牛肉1.2万吨,产值10亿元以上,肉牛产业提供全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0元以上。
彭阳县制定了肉牛产业13项普惠政策+1项特惠政策,从补栏扩群、饲草种植、种养机械、疫病防控、加工屠宰、粪污资源利用等全链条、全产业给与扶持奖补,并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逐年调整补贴标准和补贴方向,做到精准到环节、政策到农户,通过政策扶持撬动,激发了群众发展肉牛产业的积极性。
推进集群发展,万头乡、千头村、百头场、“50”户快速崛起。新集乡、古城镇等5个乡镇肉牛存栏突破万头,65个行政村肉牛存栏突破千头,12家新型经营主体肉牛存栏突破百头,198户养殖大户肉牛存栏突破50头。以红茹河流域为核心的肉牛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年出栏肉牛8万多头,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
为提高肉牛品质,彭阳县优化政策供给,养殖舍饲化、品种优良化、饲喂机械化、管理信息化全力推进。筹措各类资金2亿元,新建新型双面养殖暖棚685栋,累计建成各类养殖暖棚3.2万栋。引进西门塔尔、安格斯良种基础母牛2.5万头,完成黄牛冷配改良4万头,良种推广率达85%。
本着好草养好牛、好地种好草、好草贮藏好、好草配送好的思路,在红茹河流域和孟塬、长城塬灌区建立优质牧草试验示范基地2个,筛选出西蒙708、大京九23、中牧1号等优良品种10个,建成万亩紫花苜蓿种植基地3个、千亩紫花苜蓿种植示范点20个、千亩青贮玉米种植示范基地15个,种植优质牧草65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7%。投放籽粒破碎青贮收割机等各类饲草料加工、配送机械1.5万台,建设饲草配送中心2个、地上式青贮池3500座,青贮饲草40万立方米。
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上,彭阳县创新机制模式,小户当日清理,田头堆肥发酵;大户集中收集,加工有机肥料。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中小养殖户建立田头堆肥发酵场,随清随堆肥,防污染,防蚊虫;引导古城、长城、草庙3个有机肥生产厂与210家5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户)签订协议,开展“粪污收集—社会化服务—全量还田”和“粪换肥”、生物垫料等模式,实现肉牛养殖清洁生产、绿色发展。(记者 张 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