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保存了约六千年前的原始制陶技艺,被誉为原始陶器文明的“活化石”,2006年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秘这个一直保持母系氏族社会到20世纪中叶的神秘民族,是如何采用原始技艺制作陶器的。
取土
晒土
海南黎族为什么能够一直保持原始制陶技艺六千年不变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由于其相对封闭的环境和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海南黎族社会仍保留着母系社会习俗和母系观念,并正是由黎族女性世代传承保留下数千年前的原始制陶技艺。
正如黎族民间谚语所言:“女制陶,男不近”,女性从头到尾都掌控陶器的烧制,从到山上采挖泥料、粉碎泥巴、和泥、制坯到最后的烧成都是由女性来完成,男性可能偶尔会分担一些粗重活,但都不会直接参与陶器的制作。
粉碎土
筛土
其次,因为海南黎族一直没有掌握金属冶炼的技术,只能从后来移民海南岛的汉族购买铜器和铁器,因此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陶器还一直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活器物,陶器因此与黎族人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黎族陶器主要有锅、蒸锅、瓮、碗、罐、缸几种,主要用于烹饪、酿酒或储存。
如与三石炉搭配使用的圆底陶锅是黎族最重要的炊具,每家都会准备几口这样的锅,用来煮粥、煮菜或煮肉。陶器蒸锅作为一种重要的炊具主要用于蒸黎族人最爱的糯米饭或制作蒸馏酒。
陶瓷罐和大缸也是不可或缺的,用来盛米、盛水、盛酒的大缸,常放在三石炉旁的角落里。黎族人还把酒缸视为财富的象征,认为一个家庭拥有的酒缸越多就越富有。黎陶罐子主要用于提水或储存和腌制食物。由于海南岛闷热,食物容易变质,黎族人喜爱用坛子腌渍食物来制作佳肴。
黎族陶锅
黎族陶甑(蒸锅)
黎族保留的原始制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无轮泥条螺旋式制陶技术和泥板围制法,它们生动地体现了陶轮发明前依靠人体旋转的整个制陶工作过程。制陶前,黎族妇女会选用当地的低温砂质粘土,经过挖土、粉碎、晾晒、粉碎、筛分、揉制等工序准备好陶土。制作陶器用的工具都是就地取材,用当地竹子、木头和植物种子等制成。
泥条盘筑成形
用竹刀刮掉泥条盘筑形成的条纹
那么相比较于云南傣族和西藏藏族等也具有相当原始特征的陶器制作,海南黎族陶器具有哪些鲜明特点呢?
黎族陶器平地堆烧,点火
烧成后半段加稻草
首先,海南黎族采用的露天平地堆烧体现了人类最早采用的陶器烧制方法,不像西双版纳傣族烧陶时会加上泥壳封盖以提高温度,海南黎族烧陶是完全敞开式的,也没有固定的地点,只要有一块空旷的平地即可。
柴堆大小根据要烧制的陶器大小和数量而定,烧成时间根据烧成规模从一到三四个小时不等,因此灵活机动。
烧制陶器的燃料就是就地取材的树枝、木头、椰壳和稻草等。烧成时要将陶器倒扣在柴堆上,当大约三分之二的木材燃烧逐渐转化为木炭且陶器变色时,就开始不断向燃烧堆中加入稻草,等所有的稻草烧完后,在陶器上面会形成一层厚厚的灰,保温和渗碳效果都很好,此时温度可达800℃左右。
陶器烧得好不好,通常是根据声音来判断的。黎族卖陶器的人经常敲陶器来吸引买家。那些敲击声如金属般清脆悠扬的陶器,表明其烧得好,耐裂经用,质地优良。
割取华楹树树皮
粉碎华楹树树皮后泡制树皮液
其次,海南黎族陶器还有一种最重要也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其陶器表面常见大面积雨点般不规则散布的黑褐色斑点纹。这种黑色斑点纹来自于黎族制陶人在烧制陶器时,使用了一种以当地华楹树的深红色树皮浸泡而成的液体来浇洒陶器。
当陶器烧成接近完成,火势逐渐熄灭时,烧陶者会用一根长木棍将滚烫的陶器挨个拨出来,并立即将华楹树树皮液洒到陶器上。液体碰到高温陶器表面就会发出嘶嘶的声音,并形成许多气泡。
等这些气泡消失后,就会留下许多深浅不一的斑点或斑块。树液洒得越多,颜色就会越黑。经试验分析,该树皮液中铜、铁、镁、锰、锌、钾、钠等金属元素含量较高。这种看似很丑带有大量斑点纹的陶器却深受黎族人喜欢,认为能给他们带来“福运”,保佑多子多孙。
烧成结束,拨出陶器
趁热给陶器洒上树皮液
为什么陶器上的斑点纹具有“福运”和多子多孙的意义?这一点黎族制陶人并不能明确说明。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了《黎族陶器斑点纹的蛙崇拜内涵探析》一文,发表在2015年第12期的《装饰》杂志上。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从海南黎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在陶器上洒树皮液为之装饰上斑点是黎族“蛙崇拜”观的一种体现,斑点纹就象征“蛙卵”并代表蛙神。以局部喻整体,也是一种原始思维的体现。
烧好的黎族陶器
烧好的黎族陶器
海南黎族认为他们是蛙神暨雷神的后代,在黎族的信仰传说体系当中,广泛地流传着青蛙或由青蛙演变而来的雷神是黎族祖先的故事。曾经被赋予繁殖力、雨水、丰收等多重象征意义的青蛙,在原始时代就受到了黎族祖先的虔诚崇拜。
黎族人传承了这种与人类早期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密切相关的蛙神崇拜,因此青蛙纹一直是黎族妇女文身和织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装饰主题。海南女性在脸部、胸部和腿部等处的文身上主要采用的图案就是抽象几何线性蛙纹,在其中常分布着许多黑色的点状图案。
据纹有蛙纹文身的黎族妇女自述,她们认为青蛙能保护庄稼、呼唤雨水,并且因为青蛙产卵多、繁殖快,把青蛙的图形文在身体上能赐予自己多生子的能力和庇佑子孙后代。
黎族文身
在与海南黎族另一个国家级非遗——也只在女性间传承的黎锦中,蛙纹黎锦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黎族新娘结婚时必须身着精美的蛙纹黎拜祖和向男方家的长辈们行礼,以得到男方家祖先的认可。黎族新生儿出生后必须裹以有精美蛙纹花纹图案的黎锦,以得到祖先庇护。去世的黎族妇女在装殓时,也必须身着精美的深色蛙纹黎锦以与祖先相认。
而黎族蛙锣或者蛙鼓,作为黎族沟通天地与祖先的重要宗教法器,被视为家族权力地位,财富和威望的象征,被誉为“黎族圣物”。黎族人相信,在招魂、祭祖等重大法事上,只有通过主祭人“娘母”敲响这种饰有青蛙的铜锣或者鼓,才能把更为古老和强大的祖先魂灵招来,与其交流意愿并祈求其庇护。
黎族织锦
黎族原始蛙崇拜在漫长的历史中,演变成既与雷神、水神崇拜互渗,又将生殖崇拜、祖先崇拜与丰饶崇拜融为一体的复合型蛙崇拜。黎族陶器上的斑点纹以前曾常与刻画蛙纹或捏塑陶蛙的装饰同时出现,但因为后来黎族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变和陶器使用的衰落,现在黎陶传承人都不再做刻画蛙纹或捏塑陶蛙那种费时费力的装饰工作了,只保留了洒树皮液形成“蛙卵”斑点纹的方式。
黎族烧制陶器过程中还伴随一系列的原始巫术行为,也是非常有特色的。黎族制陶妇女在点燃烧陶的柴堆之后,还要进行一种舞蹈的驱鬼仪式,即一边念着祷词,一边绕着火堆走动向四周抛洒陶土或者华楹树的树皮液,希望神灵保佑而鬼怪远离,以保证这些陶器完好烧成。
可见将树皮液洒印陶器上的行为也是一种具有巫术意义的操作,使之具有与女性蛙纹文身中的“蛙卵”纹相似的图案,从而获得本族作为雷神后代应有浑身花纹的标志性特征,也正因如此陶器才可获得“福魂”,并能带给它的使用者以“福气”。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非遗传承人羊拜亮和她制作的大蒸酒器
黎族陶器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它的流通和交换方式是采用原始经济中的“物物交换”方式。黎族妇女在农闲时制作的陶器,通常由男子挑着到各村去换米或者鱼干,一般是根据陶器的容量进行交换,如一个小罐可换到可将其装满的数量的大米,如果是一个大罐,就可以换到相当于其半罐容量的大米。买陶器的人把要买的罐子装好米后交给卖陶器的人,后者接过罐子把米倒进篮子里,再把那个陶罐交给买方,交易就完成了。
这种物物交换的方式保持了几千年,但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黎族人生活方式的巨变,黎族日用生活器皿迅速被其他材料的现代工业产品替代,陶器几乎完全失去了交换价值,再也无法与其他物品交换。
直到2006年黎族原始制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才开始有研究人员和游客来购买这些现在被视为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手工陶器,但黎陶传承人现在制作的陶器大都是原陶器的缩小版,制作过程也已带有强烈的表演性质,只是为了应付学者研究或供游客观看,而不是为了实际使用。
可见曾与黎族陶器使用密切相关的黎族特色生活、饮食方式、信仰习俗等都已瓦解并濒临消失。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之路还任重道远。如果黎族制陶技艺及其相关信仰、习俗和文化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黎陶的消亡不仅是一种独特制陶技艺的消失,更是黎族社会历史文化特色的丧失与人类原始制陶文明宝贵遗产的失落。
你们认为应该如何保护黎族原始制陶技艺,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发展?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