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县以创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园区为机遇,在确保政策性保底不松劲前提下,立足农业大县实际,通过特色产业扩规、加工短板补齐、公用品牌创建、绿色发展做强、智慧农业推进、利益联结做实、农田建设挖潜等七个途径,大力挖掘的园区范围内安丰乡、大鲸港镇的产业增收潜力,努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可持续增收。

一、特色产业扩规促增收

根据主导产业特色,示范园区聚焦蔬菜、水产、稻渔综合种养等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提升产业规模来挖掘产业增收潜力。

一是土地流转上规模。脱贫群众掌握的土地资源大多细碎化,且受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制约,没有发挥很好效益。为了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示范园区把土地流转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以流转促规模,向规模要效益。园区内两个乡镇的流转率75.6%,建设的7个产业园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面积达1.2万亩,带动脱贫对象达XXX人,极大地促进了“稻田+”“蔬菜+”“水产+”等生态产业模式发展,切实增加了脱贫群众收入。

二是社会化服务上规模。脱贫群众在产业上存在发展技术、设备不足、产业效益不高等问题,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是条好路子,园区内社会化服务面积达90%,为脱贫户、监测户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服务,补齐脱贫群众产业发展上技术设备等短板,不仅大大提高了其生产水平,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亩均节本60元。同时也解放了劳动力,为其实现务工等其他途径增收提供了条件。如示范园区项目之一:湘珊湖设施农业产业园的联合社实行“1+8”的管理模式,“1”即1个总章程;“8”即8个统一:设施统建、农资统供、技术统训、产品统销、品牌统用、红利统分、诚信统护、资金统融,通过共商共建、资源共享,降低各种成本,展现产销利多赢局面,带动群众抱团闯市场。

三是就近务工上规模。为了解决脱贫对象、监测户就近就业问题,园区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蔬菜作为“一特两辅”主要产业发展,从项目资金上重点倾斜,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20万亩,园区内两个乡镇的蔬菜面积达XXX万亩,为周边农户提供务工机会每年140万天次。如示范园区项目之一:绿蔬菜设施农业产业园,近年来在大鲸港镇丰凝岗社区流转土地1070亩,菜薹收获季60-70名当地脱贫户在蔬菜地里务工,2022年发放务工工资达130万元。

四是“一县一特”上规模。目前全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15万亩,是湖南省的“一县一特”主导产业。在安丰乡永槐垸村重点支持该特色主导产业,建立小龙虾“秋养冬捕”示范基地,及相关设施设备。“秋养冬捕”小龙虾生态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种草调水”、“生态育肥”。利用楚虹生物科技公司的“益生菌、酶”核心技术,发挥其“三大优势”:一是种草改善水质,达到“草绿、水清”的目的。2月份在稻田种植四季苦草,秋冬季节茂盛的水草通过光合作用以改善水质,提高溶氧量,为虾苗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二是投喂生态饲料,达到“育肥”的目的。8月初投放虾苗,根据水温变化,按比例投喂含有“益生菌、酶”的生态配合饲料,增加小龙虾肠道的益生消化菌酶,提高营养吸收率。适时适量使用生物发酵料,为小龙虾提供优质的“生物活食”,延长营养生长期,推迟生殖生长期。由于营养全面合理,小龙虾抗应激能力、耐低温能力和肌肉紧实度得到提高,从而达到“虾肥”的目的。三是错峰生产,错峰销售,达到增收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的。项目建成后春季预计收益每亩约300公斤,秋季收益每亩约200公斤,实现年产500公斤;春秋两季小龙虾市场价格差距很大,按照两季价格区别,春季价格约在3元/公斤,秋季价格约在60元/公斤,综合收益可实现年产达到13000元/亩左右,争取实现年销售成虾200吨左右,实现销售年收入约600万元以上;可带动95户脱贫户,年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30余人的就业问题。

二、加工短板补齐促增收

在园区内大力推进“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招大培强,狠补加工短板,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

一是内部培强补短板。安乡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多而不强。为提高其加工能力和辐射范围,必须十分注重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并依托其带动脱贫村和脱贫人口实现产业增值。全县仅重点产业项目就投入资金1510万元,扶持本土新型经营主体17家。其中园区重点支持的常德华冠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发展冬瓜种植、开展冬瓜精深加工,辐射带动全县9个村发展冬瓜近2万亩。

二是外部招大补短板。为进一步挖掘“一特两辅”主导产业的增收潜力,安乡县大力开展招大引强工作,已成功招引“古俊食品”“津山口福”2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落户大鲸港镇产业开发区,并分别与园区内的绿蔬园合作社、华冠食品、楚虹公司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协议,“津山口福”可加工全县15万亩蔬菜;“古俊食品”年加工能力达1万吨,可有效消化全县15万亩小龙虾,大大提搞产值预期和抗市场风险能力,让发展蔬菜和稻虾产业的脱贫对象吃下了定心丸。

三是联合发展补短板。为实现蔬菜加工增值园区内重点支持的湘珊湖果蔬种植合作社联合社,联合18家蔬菜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大鲸港镇创办了安乡县农利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进行辣椒、莴笋等蔬菜加工。该公司在安丰乡拥有建有6个基地,共1500面积,共带动脱贫对象69户193人,实现户均增收6500元/年。

三、基地品牌促增收

实现“品牌溢价”,是安乡县挖掘产业潜力的又一主攻方向,力争通过品牌引领,打响安乡农业品牌,让脱贫群众搭上产业发展品牌溢价的快车道。

一是建基地,夯基石。农业品牌发展的基础是农产品品质,而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则是实现农产品优质的首要保障。全县共有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万亩,其中500亩以上蔬菜生产基地20个,1000亩以上蔬菜生产基地8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基地8个、“三品一标”试验示范基地2个。其中在示范园区建设水产标准化基地2个、蔬菜10个、小龙虾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油菜标准化基地2个。

二是上单品,带全品。通过单品品牌建设,带动全品类发展是安乡发展品牌农业的底线思维。全县共创建“两品一标”56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34个、有机食品认证17个、国家地理标志5个,其中“珊珀湖草鱼”、“珊珀湖花鲢”、“珊珀湖黑鲫”以地处的安丰乡珊珀湖命名,“罗洲冬瓜”使用权为华冠食品公司拥有。安乡稻虾产品拥有省名牌产品 12个、省著名商标5个、中国中西部农博会金奖7个、省最畅销产品奖2个。

三是主体用,大家用。“绑船出海”,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是安乡实现品牌效益共享的创新性探索。2019年,安乡正式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安乡农仓”,现已有34家企业的138个产品入仓,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销售额累积增长2.5亿元,形成了以“珊珀湖鱼”为代表的珊珀湖有机生鲜系列等主打产品组合。

四是圳品通,全球通。“走出去”是实现安乡农业品牌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最优选项。开展“圳品”认证,是安乡优质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的第一步。全县已有“圳品”认证产品12个,申报基地12000余亩。今后还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标准,强化与国际国内高端市场对接,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园区内企业安乡绿蔬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红菜薹、油菜薹、白菜薹、上海青薹;湖南湘珊瑚联合社生产的辣椒、莴苣等安乡品牌入驻“圳品”。

四、绿色底蕴厚植促增收

一是提升水生态环境。安乡县水源丰富,拥有近50万亩水域,其中适宜养殖面积22.4万亩,限制养殖面积3万亩,是湖南省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县之一。近年来,安乡县发展“名优特”水产养殖面积近2万亩,实行“人放天养”生态养殖模式,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推行“人放天养”生态养殖,全县水系水质慢慢好转,又见碧水清流。在园区内引进常德市青螺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力推循环养殖模式,通过建设流水槽(鱼的“跑道”),采取微生物净水技术以及科学的鱼病防治技术,实现鱼草共生、养殖尾水零排放的大规模循环活水健康养殖,既提升了鱼的品质又保护了水生态环境。

二是推广稻渔生态种养。稻虾生态种养是安乡县近年来发展最迅速、效益最显著的生态种养模式,2019年入选全国小龙虾产量30强,发展成为安乡县“一县一特”主导产业。安乡县4次组织举办小龙虾节,现已成功创建省级优质农副产品(小龙虾)供应基地。在此基础上,安乡县还引进湖南古俊食品有限公司和常德市爽鑫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小龙虾精深加工,延长稻虾生态种养产业链,进一步挖掘产业价值。

三是创新稻菜轮作生态种植。“优质稻+菜薹”水旱轮作模式是安乡县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态模式。安乡绿蔬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蔬菜种植面积1.9万余亩,其中“优质稻+菜薹”模式占比90%,2020年以来,该合作社园区的大鲸港镇推广示范“菜薹+优质稻”,蔬菜年产量3000吨,稻谷等年产量500吨,年产值950万元。在该合作社的带动下,安乡县稻菜轮作生态模式稳健发展,菜薹因其品质优良已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主销广州、深圳市场,2017年又进军上海、长沙市场,其品牌日臻成熟,正在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在生产环节推广频振式杀虫灯、诱虫色板、性诱剂、防虫网、生物农药,推进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态调控等综合防治,提升蔬菜生态品质。

五、现代科技支撑促增收

一是智慧农机赋能。如园区内潺陵春农业公司拥有农业机械165台套,研制了油菜专用施肥播种机、多功能施肥播种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智能施肥器、一种油菜专用播种机、一种智能油菜播种器、一种多功能播种机、一种起垄开沟犁等5款农机,且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在播种、施肥、喷药、收获、作物监管等环节,结合传感与控制技术,经营规模12700亩,2019年以来每年对外承包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2万多亩,业务范围涉及4省7市18县59个乡镇,作物涵盖油菜、玉米、水稻等,10年共为农户增收节支3370万元,入社农机户增收930万元。

二是物联网技术运用。如园区内华冠食品公司、绿蔬园蔬菜合作社、青螺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利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等,实时采集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CO2浓度以及光照度、PH值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关闭或远程控制指定设备,为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线上利用电脑、手机等引导大户在“一亩田”、“智慧民生”等网络平台发布产品供应信息。

三是技术团队助力。安乡县农业农村局与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为园区内企业进行人才培训和技术指导,近年来每年组织蔬菜系列技术培训5场次以上,400余人次,每年50多个蔬菜种植户拿到青年农场主证书,种植、管理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普遍提高。潺陵春农业公司是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常德市农科院的试验示范与展示基地。绿蔬园蔬菜合作社、华冠食品公司与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常德市农科院的签订了合作协议。青螺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与华中农大、湖南文理学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六、利益联结做实促增收

挖掘产业增收潜力,强化利益联结机制,不仅能给脱贫群众带来直接的生产经营型增收,还能带来地租、务工、分红等非生产型收入。

一是产业订单联结机制。以主体带动、订单生产方式,帮助脱贫群众实现生产型收入持续增加。比如华冠食品带动脱贫户种植冬瓜,按照“六统一”帮扶措施,使其每亩产值提高1500元左右,亩均纯收入提高700元。

二是土地流转联结机制。实现土地资源增值对劳动力缺乏的监测户是好途径,如绿蔬园蔬菜合作社2022年将土地流转租金从400元/亩,提高到500元/亩,让脱贫群众获得流转增值收益。

三是劳务服务联结机制。劳务服务是脱贫群众取得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来源,安乡劳务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新型经营主体为周边脱贫群众提供优先用工环境,进行临时性用工;另一是新型经营主体聘请有一定经验水平的脱贫户作为片区管理者,从事长期培管工作。以绿蔬园合作社为例,全年聘请12名长期工,人均工资5-6万元/年,年均提供临时性用工3万余个,发放工资400余万元。

四是专资分红联结机制。通过重点产业项目资金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经营主体在带动帮助周边农户发展的同时,重点结对帮扶一批脱贫户和监测户,这批帮扶对象将获得每年160-200元/户的专资分红。2022年全县重点产业项目覆盖3525户,累计分红216.6万元。其中2022年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项目1376万元,分红80.4855万元,受益脱贫户、监测户3078户。

五是集体资产联结机制。示范园区的XXX个村(社区)完成了以“三变”为核心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资源变为资产、资金变为股金、农民成为股民,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得到明确,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存量资产、自然资源、人力资本,激发了农村各类要素的潜能和各类主体的活力,拓宽了农民投资、创业、就业和增收途径,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在农村“三变”改革的带动下,结合全市开展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引领提升行动”,示范园区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已经全部消除,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七、高标农田建设促增收

为助推示范园区创建,安乡县2023年将大鲸港镇、安丰乡纳入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规划,涉及安丰乡6个村(社区)共1.2万亩,大鲸港镇7个村1.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全面配套桥、涵、闸、站、电,综合治理沟、渠、田、林、路,使项目区形成了“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业田园化新格局,实现了“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带动一片、增收一片”的目标。解决困扰农民们多年的“靠天吃饭”的难题,将使项目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田排涝标准从过去的5年一遇提高到现在的10年一遇。每亩灌溉将由过去的48小时缩短到现在的24小时。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亩平单产提高了90公斤以上,亩平增收200元左右;让农民一年至少可增种一季瓜菜,提高了粮食、瓜菜等水田作物的产量。土地流转收益明显提高。经过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每亩年地租由原先的300元-400元提高到每年500元-600元。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项目建成区土地流转率将提高10%以上,为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畅通了农机入田通道,耕作条件显著改善,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以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规模化集约经营,亩平效益提高了10%以上。改善了水生态环境。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将提高10个百分点,提高了排水能力,增加了水体自净能力,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农田小气候和生态环境。特别是项目建设中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轻了化肥农药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保护了环境,也美化了乡村。

八、三产融合推进促增收

一是推进农文旅融合。在安丰乡打造出了青螺滩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园、颜昌颐故居农文旅整合的典型。

二是推进农工结合。座落在大鲸港镇的产业开发区成功创建省级科技孵化器、省级农业科技园、市级安乡农仓有机食品产业园三块金字招牌,正在全力打造农业产业园中园,引导当地农户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在全产业链上带动农民增收。

三是推进城乡融合。在安丰乡依托常德市青螺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华冠食品有限公司、安乡县润蓬稻田种养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创建“清美珊珀湖 水韵新画卷”生态文明示范片;正在打造以“清美珊珀湖· 水韵新画卷”为总定位,以“清美水乡、鱼甜稻香”为品牌,以“生态”为内核,打造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质的生态产品、悠游的生态家园”为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