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鑫豕海桑蚕基地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近日,在嵩县饭坡镇晚秋蚕蚕茧收购现场看到,前来卖蚕茧的蚕农排成了长队,定级、称重、结算,现场一片忙碌景象,蚕农们赚了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都是嵩县发展绿色桑蚕产业所结出的富民之果。
嵩县位于豫西伏牛山区、洛阳市西南部,集山区、老区、军事禁区、生态功能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于一体,是国家级贫困县、秦巴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5.18%,居全省县区第5位,适宜植被生长。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嵩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生态立县”放在县域发展战略首位,坚持依靠生态保护利用不断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全面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嵩县纸房镇马驹岭村桑蚕种养基地
“生态是嵩县最大的优势,也是嵩县发展的希望。当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催人奋进,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凝心聚力乡村振兴,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高质量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10月26日,洛阳市人大副主任、嵩县县委书记徐新说。
路起东方,从剥茧抽丝到万载复兴
2007年4月15日,“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碑”在河南洛阳市东郊唐寺门揭碑,标志着洛阳市最终被认定为丝绸之路东端起点。我国的丝绸就从这里启运,越过茫茫戈壁,将古代亚、欧、非洲的文明凝结在一起。嵩县位于洛阳南部交通要道,不仅是丝绸之路开辟、发展繁荣的见证者,更是保护和传承丝绸文化的坚定实践者。
大坪乡东源头村桑蚕大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地制宜,产业才能持续.....
嵩县独特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蚕桑养殖,植桑养蚕、发展丝绸产业在嵩县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车村镇汝河沿岸峰峦叠翠、遍生榑桑,家蚕养殖在这里开了先河,到两汉时期已成为养蚕业和丝绸制造业最为发达和集中区域。1969年5月,嵩县丝绸厂做为国营8大厂之一,筹建成立,生产明花绸,缎绸被面风靡一时,成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共育车间养蚕
历史延脉,发展中只有更新才能更新
近年来,该县因地制宜发展“林、牧、烟、药、菌、蚕桑”六大产业,2018年,引进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高品质打造现代蚕桑丝绸产业。截止目前,嵩县纸房镇、饭坡镇、大坪乡等乡镇万亩桑蚕基地,建成的共育工厂和共育车间拔地而起、错落有致,漫山桑树绿树成荫、郁郁葱葱,蚕桑业的蓬勃发展,实现直接产值,让群众找对了“新路子”,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9月10日,与全国丝绸产业龙头企业江苏苏豪国际集团签订了蚕茧收购协议,目前正在扩大蚕桑规模,争取三年后达到5万亩以上,建设缫丝厂,不断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从四千年前华夏文明腹地伊水河畔的第一次剥茧缫丝,到两千年前嵩州丝绸古道上的第一声驼铃,嵩县见证了中华丝绸文化发展的千年辉煌,嵩县还将参与中华丝绸文化的万载复兴。
阡陌桑田公司养蚕车间
绿色产业,筑牢高质量发展底色
桑树既是生态林又是经济林,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增加收入,符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嵩县作为洛南生态涵养区定位,更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植桑养桑产业可以说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好的特色产业。
伴随着东部省区经济飞速发展,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传统的蚕桑产业发展受到制约,生产规模逐年下降;而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并拥有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劳力资源,具备发展蚕茧丝产业的自然条件和基础。嵩县属中纬度半湿润气候类型区,大部分地区是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桑树生长,桑叶品质好产量高。
为抓住国家“东桑西移和“东丝西进”政策机遇,嵩县县委县政府先后到陕西、江苏等地多方考察论证,决定依托该县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种桑养蚕,同步引进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龙头带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打造现代桑蚕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利用旱坡地种桑养蚕。
家门口就业增收
“我家是三口人,一个学生,媳妇残疾不会动,今年我在家开始养蚕,准备养两茬,这样不用出去打工,还可以在家照顾病人,也可以就近赚钱。”这些天56岁的嵩县纸房镇马驹岭村村民郭冬斌,每天照顾完患病的妻子后便会到自家的桑树地里采桑喂蚕。
嵩县纸房镇马驹岭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今年四月,马驹岭村流转土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进行桑蚕产业推广,群众可以在基地里做工赚工资,一天不低于60元钱,贫困户还可以把享受的户增收项目投入基地分红,有些人想在家养蚕,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采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形式统一供应树种、蚕种、技术人员跟进,并和种植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解决农户后顾之忧。
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路晖介绍:“我们跟农户签订的保底协议就是每张蚕保证30公斤不低于36块钱的收入,洛阳地区气候原因每亩地农民每年能养出4茬蚕,1茬蚕的收益在1000元,每亩地能保证农户4000元收入。”
“密植桑,简养蚕,十七八天见现钱”,桑蚕产业对保护环境和经济增收脱贫致富具有用时短、见效快的特点。桑蚕产业铺满了嵩县绿色高质量发展底色,既美化了环境,又让群众增收致富。
全国丝绸届大咖现场观摩
创新发展,打造县域发展新引擎
沟域经济发展是嵩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创新发展是打造县域发展新引擎的必然选择。
眼下虽是深秋,在嵩县万亩桑田种植区饭坡镇示范基地长岭村仍是满目葱茏,群众们正利用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在桑田内除草忙碌。由于近期雨水充足,得到雨水滋润的桑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最近有些人专门到基地里买桑叶。”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楚小莉介绍说,霜降过后,桑叶可以拿来入药,除此之外桑枝还是食用菌原料,还可生产名贵中药桑黄,桑蚕产业可与食用菌产业相互促进。
全省蚕桑产业新模式、新技术青山现场观摩会
前不久,全国各省市丝绸协会秘书长工作座谈会在嵩县召开,20余位丝绸行业的专家和代表齐聚嵩县,共商全国丝绸产业发展大计。
座谈会上,嵩县介绍了桑蚕业创新发展经验,2020年,嵩县高起点规划,创新模式,创新技术,高标准打造现代蚕桑产业,打造高品质“嵩州蚕茧”“嵩州丝绸”品牌,创新推出“宽行栽桑”、“桑园农企共建”、“127三段式快乐养蚕”新模式、新技术。
“宽行栽桑”即:宽行距2米、株距0.33米,亩栽桑1000株,宽行栽桑方便桑园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桑园管理人工费用。
“桑园农企共建”即:公司不直接流转土地,而是免费供桑苗、成本价供肥、供蚕苗蚕药蚕具等给农户和合作社,由农户和合作社成员出工出力栽桑管理桑园。
“127三段式快乐养蚕”即:1-2龄小蚕养殖技术条件要求高,但食量微。由龙头企业一级共育工厂养殖;3-4龄中蚕养殖技术条件要求中等,但食量少,由专业合作社二级共育车间养殖,5龄大蚕容易养殖,但食量大,分给农户快乐轻松养7天就吐丝结茧。
通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大大调动了农户和合作社积极性,保护了农企双方的利益,改变传统农业为工厂化运营,特别是疫情期间,提前复工复产,通过新型植桑养蚕模式,为帮助桑蚕农户和合作社提质增效走出低谷,推动行业实现稳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桑叶茶制品
截至目前,嵩县全县16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的46个村栽植蚕桑1.5万亩,发展桑蚕产业公司8个,成立桑蚕产业合作社26个,建成标准化单批共育1000张1-2龄小蚕一级共育工厂1座,标准化3-4龄中蚕二级共育车间7座,标准化5龄大蚕三级养殖大棚450个,养蚕5000张,45公斤/张,产蚕茧225吨,桑叶茶30吨,实现直接产值2000万元,带动780户贫困户和近3700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实现了当年植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明年桑树长大,每亩桑园每年可养蚕3-4张,15000亩桑园年可产茧2000-2700吨,可实现直接产值2-2.7亿元。
从养种小蚕桑,到收获大产业,从“穷山沟”到“金银川”,嵩县如诗如画的绿水青山与富民强县的金山银山融合于此,为山区群众“织”出了“致富路”。
嵩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宗玉红表示,下一步全县将筑牢巩固脱贫成果防护墙,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向省委、市委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郭振华 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