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脾脏是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位于血液循环通路上,每分钟大约有全身血容量的5%流过,在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脾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动物,其脾脏结构差异很大。中华鳖(Pelodiseus Sinensis)属于爬行纲龟鳖目,是我国爬行动物的代表种之一,其进化地位比较特殊。迄今为止,关于中华鳖脾脏结构的研究报道较少,且这些报道都比较零散。一些学者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中华鳖脾脏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提出其脾脏实质是由红髓和白髓组成,白髓可进一步分为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和椭球周围淋巴鞘(PELS)。但是关于中华鳖脾脏内细微结构的研究仍不全面,例如,椭球的组织结构及其功能,脾脏内血液循环的路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试验Ⅰ中华鳖笔毛微动脉结构特征与脾脏循环模式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中华鳖笔毛微动脉及脾内循环模式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显示,中央动脉离开PALS并进入PELS后,分成2-4支而形成笔毛微动脉,笔毛微动脉周围分布有PELS。笔毛微动脉较中央动脉长,前段笔直,近末端处存在一些侧枝,血管末端直接开口于红髓的脾索,血液直接流入脾索内。该血管内皮细胞为立方状或矮柱状。
椭球紧贴笔毛微动脉管壁外存在,其细胞成分由支持细胞和椭球相关细胞构成,内有大量网状纤维,椭球壁上经常可见淋巴细胞和红细胞通过。注射墨汁40min后,整段笔毛微动脉外的椭球壁内存在大量碳粒。本试验结果提示中华鳖脾脏内循环属于开放式;笔毛微动脉位于白髓区域内,其结构特征是脾脏内细胞的迁移和过滤作用的基础。试验Ⅱ中华鳖血一脾屏障结构的发现血-脾屏障是位于脾脏动、静脉之间的滤过床。目前,仅在鼠类脾脏内观察到此结构。本试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透射电镜等技术对中华鳖脾脏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也存在类似鼠类的血-脾屏障的结构。鳖脾脏实质由白髓和红髓组成,缺乏边缘区。白髓包括PALS和PELS,未观察到淋巴小结的出现。椭球内存在大量的网状纤维,注射印度墨汁后大部分游离的碳粒集中分布在椭球内。在椭球周围淋巴鞘外层存在浓密的网状纤维、同时分布着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免疫组化反应结果显示,S-100蛋白阳性树突状细胞位于PELS外周。少量逃脱椭球捕获的碳粒分布在PELS外,在PALS及红髓内未见碳粒。实验结果表明,抗原物质通过笔毛微动脉和椭球壁上的小通道进入脾脏,其中的抗原物质被椭球和椭球周围淋巴鞘外侧的复合体(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网状纤维和网状细胞)吞噬或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提示这些复合结构与鼠类的血-脾屏障结构功能相类似。
试验Ⅲ中华鳖脾脏内雄激素受体mRNA的原位杂交反应通过原位杂交技术,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检测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mRNA在中华鳖脾脏的分布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AR-mRNA阳性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其余的阳性细胞胞体大且呈不规则形。阳性细胞在PALS和红髓(Red pulp,RP)内分布密集。PELS内AR-mRNA阳性细胞分布极少。杂交阳性信号物质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分布。AR-mRNA分布于中华鳖脾脏免疫细胞中,且推测圆形的阳性细胞可能为B淋巴细胞而另一部分胞体大且形状不规则的阳性细胞则可能为巨噬细胞。脾脏内AR-mRNA的存在进一步证实雄激素可能是调节脾脏等免疫器官功能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