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丰县鹿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鹿业是西丰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是脱贫攻坚、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西丰县委、县政府以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为战略,全力打造“生态郡、养生谷、健康城”,鹿业作为生命健康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必将直接影响到生命健康产业的落地生根和发展壮大。因此,加快推进鹿业发展,加速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对助推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动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扩大全县鹿养殖规模,以优技术、提质量、创品牌、增活力为着力点,强化良种登记、标准规范、科技创新、技术培育,加快构建鹿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充分释放鹿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与潜力,延长拓宽鹿产业链条,提高鹿产品附加值,全力打造梅花鹿规模养殖繁育基地、鹿产品加工企业集群、鹿产品集散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鹿文化传播旅游体验中心,通过鹿业一二三融合发展,使鹿产业成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有效载体以及全域旅游的丰富延伸,为我县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打造“生态郡、养生谷、健康城”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原则。以市场为主体,密切关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尊重市场的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按照市场需求推动鹿产业发展,合理规避风险,提高市场效益。
2、政策引导原则。在鹿只养殖、鹿产品经销加工等方面出台并严格落实一系列扶持鹿业发展优惠政策,破解鹿产业发展难题,激发鹿产业发展积极性。
3、龙头牵动原则。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和合作社引领原则,实行“公司+农户+基地”养殖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及养鹿大户科学饲养、规范经营,提高鹿产品附加值。
4、品牌打造原则。依托生命健康产业高端设计,挖掘西丰盛京围场深厚文化底蕴,用活用好“中国鹿乡”和“西丰梅花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资源,打造一批在国内叫得响的大众化和食用便捷化的鹿产品品牌。
5、科技支撑原则。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的项目优势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带动西丰县鹿产业规模、项目、技术更上一层楼,培养人才,实现鹿产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现状
全年饲养量4.5万只,年末存栏2.7万只。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有各类鹿产品经销及加工户300余家,年加工和经销鹿茸800吨,生命健康产业园区共有鹿产品加工企业29家,国内外鹿茸50%都在西丰加工经销,全县从事鹿饲养、加工、销售人员达5万多人,占全县人口的14.3%。国内著名企业东阿阿胶(春天药业)、茅台健康产业集团等落户西丰,和辽宁鹿源、鹿宝堂、鹿滋堂、广丰鹿业、吉源鹿业等多家鹿业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西丰县主要鹿产品有茅鹿源保健酒系列、隆丰野鹿王鹿酒系列、神虫保真酒系列、鹿茸片系列等,有鹿血酒、鹿鞭酒、鹿尾酒、鹿筋酒,鹿鞭糕、全鹿糕、鹿胶糕,全鹿大补丸、茸血补脑液、鹿茸血颗粒等。
辽宁鹿源参茸饮片有限公司的“鹿源”是国家著名商标,“鹿源堂”、“野草王”是辽宁省著名商标,“隆丰野鹿王”是铁岭市著名商标。2020年4月21日贵州茅台集团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茅鹿源保健酒投入生产,特色产品品牌茅鹿源保健酒、茅鹿源配制酒,辽宁省内专营店3家,省外专营店4家。
四、取得荣誉
2008年5月西丰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正式冠名为“中国鹿乡”,并于2008年11月12日正式举行授牌仪式;2009年“西丰鹿茸”、“西丰鹿鞭”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西丰梅花鹿品种”通过国家级审定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成为国家又一人工培育的梅花鹿新品种;2011年11月被辽宁省确定为省级“一县一业”鹿业发展示范县;2012年3月28日“西丰梅花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出口(鹿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14年西丰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冠名为 “中国鹿产业第一县”;2015年西丰梅花鹿复合系统获得辽宁身重要文化遗产称号;2016年西丰县成为农业(鹿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县 ;2018年“西丰梅花鹿”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估区域品牌价值,品牌价值为85.68亿元;2019年9月西丰县以全优成绩通过了国家质监总局组织的专家组对“农业部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项目即西丰梅花鹿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验收。西丰县新的鹿业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已成为国内梅花鹿主要养殖基地和国际加工贸易集散地。
五、发展目标
依托现有鹿产业基础,积极推动梅花鹿养殖、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在种源品质、饲养规模、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鹿业重点企业和知名品牌,使鹿业成为铁岭市乃至辽宁省的特色产业。计划到2025年末,全县梅花鹿年饲养量达到12万只,存栏10万只,规模鹿场达到240个,年产成品鹿茸60吨,鹿产品加工大型企业发展到10家,实体店到500家,年经销、加工鹿茸及其鹿副产品1300吨,产值实现35亿元,利税5.4亿元,从业人员5.5万人。(详见《2020—2025年鹿业发展目标》)
六、工作重点
(一)建设两大基地
1、建设梅花鹿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
2020年5月29日后,梅花鹿作为特种家畜养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管理。我们要逐步引导小养殖户走出庭院,建设标准化小区或规模化鹿场,鼓励现有规模养殖龙头企业、养殖大户按照国家鹿场建设标准建设鹿业基地,形成集群效应,每年新建养鹿场10个,对符合标准的养鹿场给予一定资金扶持,按照县委县政府三大功能区布局,重点发展南部生态旅游及特色产业示范区。
2、建设西丰梅花鹿良种繁育基地
以国家鹿业协会开展梅花鹿良种登记为契机,建设“西丰梅花鹿”种质资源保护基因库,提纯复壮“西丰梅花鹿”品质。争取每年良种登记存栏公鹿的2%,争取每年人工授精成母鹿的20%。到2025年,按照良种建设标准,争取建设县级良种鹿场5个,向省申报良种繁育场3个、向国家申报良种繁育场2个。
逐步建立健全梅花鹿疫病防疫体系和预警监测制度。鹿病防控在梅花鹿饲养中十分重要,特别是对结核病、布病的防控,加强对饲养人员和鹿只的疫病监测,及时做好补免工作,发现问题,按照《鹿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和《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处置。根据鹿场需要制定本场免疫程序,如:鹿魏氏梭菌病疫苗、鹿狂犬病疫苗、坏死杆菌疫苗的注射规范等。逐步建立鹿场免疫程序标准和应急处置程序。
(二)建设三大项目
在建设两大基地的基础上,争取国家和省里的项目:中国(辽宁省)特色农产品(梅花鹿)优势区和国家(辽宁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梅花鹿)项目。在争取项目的同时,由铁岭市农业发展银行和西丰县人民政府合作建设中国梅花鹿(西丰)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中国梅花鹿(西丰)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计划一期养殖梅花鹿2万只,以标准化养殖为基础,以点带面,以大代小,带动全县、乃至全市及全省的梅花鹿产业发展,计划总投资3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亿元,购买鹿只和流动资金2亿元。
(三)打造四大产业亮点,推进鹿业发展
1、铁岭市鹿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
以继续推进“西丰梅花鹿”品牌建设为基础,促进梅花鹿产品生产企业使用专用标志。建立“西丰梅花鹿”品牌运营中心,维护“西丰梅花鹿、西丰鹿茸、西丰鹿鞭、丰茸商标、中国鹿乡、中国鹿业第一县”区域公共品牌,引进新的加工企业的同时,壮大茅台健康产业集团、春天药业、辽宁鹿源等本土企业,全力打造“茅鹿源保健酒”、“东阿阿胶鹿胶”、鹿源系列“隆丰野鹿王保健酒”等13个鹿业产品品牌,积极研发和引进新的精深加工产品。到2025年,鹿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发展到100种,年产值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0家。远期目标是将西丰鹿产业加工集群打造成辽宁省乃至中国特优农产品产业加工集群。
2、贸易营销体系
(1)、以生命健康产业园区为依托,借助“出口鹿产品安全示范区”的优势,在现有进出口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争取进出口资质名额,扩大新产品的出口量,增加贸易产值,以此拉动一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促进鹿产品加工业增加投入,开发新产品,推进铁岭市鹿产业健康发展。
(2)、整合梅花鹿产品资源,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借助“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充分发挥“茅公子”、“阳光妈妈”、“鹿乡融媒”等公众号的优势,实现优质鹿产品及鹿保健品在线销售。到2025年,全县鹿产品市场经营主体增加到500家,销售额40亿元,纳税1亿元。
3、科技支撑体系
继续加强与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中科院生态所沈阳分院等科研院所合作,依托“一会两站”创新平台,依托他们的团队和省级科技特派团的智力支撑,加快推进梅花鹿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度探索研究开发项目3-4个,在药品、保健品、新资源食品、食材鹿等方面积极开展原有科研成果的引进、转化和新品种研发。针对鹿茸、鹿角、鹿胎、鹿骨等入食品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借助梅花鹿进入特种家畜后,破解鹿产品药食同源难题。
4、文化旅游观光体系
以东部生命健康养生区和南部森林避暑度假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鹿文化内涵,推动鹿文化与各类艺术形式深度融合,实现鹿养殖业、加工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1)、建立梅花鹿人工驯化基地。将驯养的鹿只分散到北山广场、城子山、冰砬山、红豆杉养生谷、桃园风景区等主要景点供游人参观。形成驯化鹿和人和谐共生的生态氛围。
(2)、以鹿产业为依托,打造养生保健系列文旅产品。扶持佳丰鹿业、永晟种鹿场等发展集养殖、观光旅游、餐饮娱乐、鹿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三产融合文旅基地,聘请有资质的中医坐诊,并配制中药,丰富以鹿为主的康养旅游业内涵,做大做强健康养生旅游业。支持条件成熟的乡镇依托现有梅花鹿产业优势建设逐鹿小镇,打造林下赏鹿、文化陈列、民宿产业等休闲旅游特色功能。积极推进鹿文化主题公园和景点建设,打造鹿文化为主题的多功能文化旅游综合体。
(3)、鹿文化艺术作品。争取5年申办召开一次“中国鹿业发展大会”和2年召开一次“中国(西丰)鹿文化节”。
(四)采取五大保障措施
1、切实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梅花鹿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后,开启梅花鹿产业新纪元,西丰县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鹿业发展,成立西丰县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提供相关产业政策和全力保障西丰的发展,并做好对外辐射。
2、政策支撑保障
按照县委【2020年】7号要求,“十四五”期间将制定新的更优惠的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养殖保障。县政府设立梅花鹿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奖励基金,对符合条件的新建规模养殖场,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免费开展梅花鹿人工授精工作。积极争取惠农贷款和金融支持,为鹿业发展提供流动性支持。各乡镇充分调动各方面资金等,如扶贫资金、惠农保险资金,鼓励养鹿大户发展鹿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依靠辽宁省参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西丰县服务业委建立的质量追溯平台开展工作,服务于东北参茸中草药材交易市场内的商户,为鹿产品经销保驾护航。
(2)、加工产业集群方面。县政府加大鹿全产业链招商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百强企业投资西丰鹿业,特别是鹿茸制药和销售一体化企业,对投资总量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优惠政策。
(3)、争取项目和政策支持,促进鹿业发展。在良种繁育、标准化鹿场建设、防疫灭病等方面,全力争取上级补贴资金的扶持。争取国家、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的建设项目,促进养殖数量规模发展、提质增效。
(4)、支持鹿业文旅产业发展 积极争取国家文旅综合项目,乡村振兴项目。
3、经销贸易保障
(1)、建立市场管理办公室或管理中心,全面加强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规范化管理。积极引进资金实力雄厚,具有市场管理经验和电子商务销售资质的企业,整合资金,建设5G+运行模式,实现五统一,即质量统一,税收统一,资金统一,仓储统一,物流统一。真正将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打造成带动全县鹿产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实现县域经济振兴发展的有效载体。
(2)、积极招商引资,争取引进一批鹿业制药企业和药材加工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提升销售质量,实现可追溯。
4、搭建培训平台,全面推进辽宁省鹿业发展
(1)、常态化、大众化培训。依靠职业教育学校和西丰县科羽鹿业服务公司开展梅花鹿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知识常态化培训,主要面向农民、从事梅花鹿生产相关人员、返乡创业者,增长他们的鹿业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热情,为辽宁省培养一批有技术、有文化、有干劲的鹿产业生力军。
(2)、建立基地,教学一体。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西丰县科羽鹿业服务有限公司、西丰县钓鱼镇永晟种鹿场共同建立西丰县实验和技术推广基地。用于新技术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的推广,如鹿茸增产新技术、中草药添加剂、颗粒饲料、人工授精配套新技术等。5年内良种登记达到1000只以上,人工授精10000只以上,基因库建设争取冻精储存2万粒。
5、建立产业联盟,全方位推进发展
以为国担当、生产绿色鹿产品为己任,积极与吉林东丰、双阳组建战略联盟,加强疫病防控和鹿文化的交流,整合鹿业相关企业资源,统一养殖、加工、经销全产业链行业标准,通过联盟章程和行业标准约束,形成行业自律,提高风险抵御能力。远期目标建立东北梅花鹿产业发展联盟。
履行鹿酒联盟秘书处职责,做好行业规范、鹿酒标准制定、评选名优品种等工作。
2021—2025年鹿业发展目标
单位:万只、个、吨、亿元、万人
年度
项目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饲养量
5.4
6.8
8.3
9.9
12
存栏量
3.8
5.1
6.5
10
规模养鹿场
100
120
160
200
240
产茸
36
40
45
50
60
加工经销鹿茸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产值
24
26
29
32
35
利税
3.7
4.5
4.9
5.4
从业人员
5.05
5.1
5.2
5.3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