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而建,伴水而居,因山而生,因水而美。天台县龙溪乡位于天台母亲河始丰溪源头,境内生态环境优越,为国家级生态乡。乡域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方圆几十公里无任何企业,是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地”。近年来,该乡得益于水环境的优化,助推了绿色高质量发展。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龙溪,看看农业企业--淡水养殖场在这里的致富实践。
绿水青山,筑巢引凤来
走进乡淡水养殖场,水池里,一尾尾鱼儿就在此时游动了起来,小头尖嘴,青黄的体色,尾巴又细又长,如凤尾般左右摆动,灵活地在水中穿梭。
“这就是香鱼。”淡水养殖场老板王彦淮介绍到,香鱼对水质的要求近乎苛刻,而龙溪水质空气均经过最苛刻的“肯定列表制度”的检验,适合养殖业的发展。
近年来,该乡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始丰溪为脉络,全面吹响“五水共治”集结号,“清三河”、“全域剿灭劣Ⅴ类水”……一年一重点、一步一脚印,治水治出美丽乡村新底色、产业转型新发展。得益于环境的改善产业的发展,该乡积极争创了国家级卫生乡镇、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基地”、省4A级景区乡、省放心景区等荣誉称号。
优越的山水生态环境受到了温州老板王彦淮的“青睐”,他来到龙溪,先后累计投资600多万创办了淡水养殖场,养起了香鱼、鲟鱼,开启了他的创业致富路。
治水促转型,转型促发展
“治水是养殖业发展的杠杆,养殖场能有今天的规模成就,真的是绿水青山给的金山银山。”谈到今日的养殖场发展,老王笑呵呵的说到
在昔日基础上,该乡积极探索实践“五水共治”新模式,推进水美乡村、始丰溪全流域治理、绿色处理终端治污工程等系列“水项目”实施,通过河道垃圾清理、畜禽散养整治等,进一步盘活水系、提升水质,为农业产业发展积蓄动能。
随着水质的不断提升,老王的淡水养殖场规模逐渐扩大,引进黄金鲈、澳洲龙纹斑等新品种,产量逐年提升。目前,养殖场占地达100多亩,是全省规模最大的香鱼养殖场,一年产量可达近200吨,年产值1000余万。养殖场先后荣获浙江省无公害养殖基地、浙江省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基地、浙江省现代农业--香鱼、鲟鱼特色精品园、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等多项荣誉。
基地变工坊,助力奔共富
去年来,乡党委积极推进“共富工坊”建设,通过“党组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联动模式,打造各具特色“共富工坊”,通过把项目送到村、就业送到户、技能送到人,实现村集体、群众可持续增收。目前,全乡已成功建设来料加工式、电商直播式、农旅融合式等“共富工坊”6家。
在乡党委的“牵线”下,养殖场主动融入到省级城乡风貌样板乡镇创建、县“寒山神隐”共富示范带建设中,提升“颜值”绣精“内涵”,与黄水村村集体及农户携手,打造集养殖、观赏、娱乐、科普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式”共富工坊,并成功创建市级科普基地。
作为共富工坊,养殖场不但进一步盘活了村内闲置房屋、土地资源70余亩,使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还提供了13个常年固定就业岗位,并在每年丰收时节为周边村民提供销售、养殖、捕捞、包装等30余个就业临时岗位(其中低收入农户4名),直接带动村民增收50余万元。
“优良的水生态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共同富裕,以治水、护水、用水、活水等系列举措筑牢共同富裕的绿色基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乡党委书记丁栩翔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