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市首批大学生村干部之一,农民出身的陈德强从到宜阳县赵保乡十字岭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的第一天起,就立志要利用好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指导当地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到村里上任后,陈德强首先走家串户开展调查工作。在了解到村民行路、吃水方面有困难后,他立即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协调,并争取到扶贫资金60万元对村内街道进行硬化,为每家免费铺设自来水管道,结束了部分村民长期食用盐碱水的历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为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经过认真考察,陈德强认为,让村民富起来可以利用现有的粮食资源以及糠、麸、秸秆等饲料资源的优势,发展畜牧养殖

于是,他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村内举办多次养殖技术培训班,向村民宣传养殖业发展的前景与优势,并对生猪、肉鸡、土鸡、肉鸽、牛、羊等动物养殖的基本技术与条件准备进行讲解,指导并帮助村民选择致富项目。在他的动员下,有20余户村民决定发展养殖业。

考虑到部分村民资金不足,缺乏养殖信心,陈德强通过多方协调,和饲料经销商达成一致,村民用饲料可先赊账,待肉鸡出栏后再偿还货款,并由自己负责担保和收款,从而降低了村民的投入成本。陈德强还自己拿出2万余元率先建起了一栋鸡舍,供村民参观、学习。

部分村民通过养殖致富后,陈德强与乡里其他几位大学生村干部商议,决定联合打造赵保乡大学生创业科技园区,并成立一支以肉鸡、土鸡养殖,小尾寒羊繁育等技术培训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大学生科技服务队。服务队除了向村民提供养殖技术、解决养殖产品的销售问题外,还致力于扩大全乡养殖规模,拉长养殖产业链条,实现市场化运作,提高抗风险能力,从而保护广大养殖户的利益。

“目前,赵保乡的肉鸡存栏量达4万余只,土鸡存栏量达2万余只,生猪2000余头,小尾寒羊6000余只。我们还要投资50万元建设一个存栏1万只,年出栏6万只肉鸡的养殖基地。”陈德强踌躇满志地说。

本报记者 石蕴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