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在上个月的时候,有一个不起眼但是相当重要的消息,那就是科技部向社会征集颠覆性技术研发方向。什么是颠覆性技术?这就是颠覆性技术,看上去不起眼,不如芯片,航天那样高大上,但是确实可以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现在媒体上常常会报道一些我国科技进步的消息,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科技进步,并给予其真实客观的评价依旧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本文就会从这两个角度来说这个问题。
从农业发展来看,我们国家的农业形势是比较吃亏的,由于自然环境,耕地和人口问题,我们大部分地方很难像美国那样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育种技术上也和美国有很大差距。这就导致我们国家的农业上限实际上是大大低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如果按照现在的形式发展下去,我们的农民辛辛苦苦的种地,收入少的可怜,但是种出来的粮食却在价格和质量上还不如直接进口。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长期来看对我们的粮食安全是不利的。当然国家可以利用政策来稳定这种局面。但是这都是需要成本的,就拿本世纪初的大豆定价之争来看,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国家形成了对大豆进口的依赖,但是利用政策手段维持了大量的大豆储备,保障了粮食安全。但是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得不建设了大量的大豆储备设施,这就是成本与资源浪费。而前两年大豆价格的上涨也一度给我们的国内造成一定的压力和麻烦。
从这些事情来看,我们的农业实际上已经和农业强国拉开了差距,这个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先天的,即使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改革和技术发展也很难追上。而且就是追上了估计意义也不大,这几年我们的家电基本追上日本了,但是也没见我们家电行业获得多少超额利润。而就算我们较劲脑汁和在技术上达到了和欧美相同的水准,我们也要面临和四大粮商争夺定价权的局面,充其量最后打个平手。所以有时候确实要在新赛道上开展一些争夺,这就是所谓的弯道超车。
目前我们国家在工业生产能力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如果人工合成淀粉可以实现,我们完全可以把农业转化为工业。发挥我们工业上的优势既做世界工厂又做世界粮仓。而粮食工业化生产几乎可以给我们提供无限的就业岗位,到了那个时候任何外部经济上的封锁和打压都变得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真正的内循环。
而且耕地从长期来看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农业在百年尺度上会对耕地本身产生破坏。耕地有限的情况下,种了粮食其他好吃的就种不了了,如果把粮食生产搬进工厂,普通耕地种一些品质高的品种,就可以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更有甚者,我们可以把合成的粮食出口到国外,然后购进国外生产的天然粮食,达到中国人吃肉外国人喝汤的效果,让他们用宝贵且不可再生的耕地资源养活我们。
更有甚者未来我们可以利用光伏,电网,碳中和与合成粮食组成产业链。这条产业链技术上几乎没有什么先进的地方。完全就是依靠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其他国家很难复制的。到时候我们的合成粮食产量足够后就可以在世界上争夺粮食定价权。到时候成立个淀粉输出国组织,甚至人民币可以固定兑换合成淀粉,使其成为粮本位货币,直接来个人民币-淀粉体系。这套体系和技术路线有多厉害,反正就是地球没了也不怕。
zhihu.com/answer/2032337100
接下来就是第二个问题,这项技术究竟进展到什么阶段了,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涉及到第二点,那就是如何来看待我们现在的技术突破。我们这几年非常注重对科研成果的报道,但是我们普通人还没有能够正确的认识我们的科技进步。这里做一个结论,那就是人工合成淀粉目前还很难工业化:
整个合成过程路线过长,有11步,每一步都会有转化率导致原料损失。每一步都需要增加一些辅料和设备。这就导致合成过程中工业化后成本其高。我刚才淘宝了一下淀粉一斤大概5.5左右,一吨也就是5500块钱。目前我没见过任何一个化工产品在经过11步合成之后卖这个价格是合算。要把合成淀粉的成本做到这以下,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和产业化工作。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整个项目就失败了,人们转而去寻求其他路径了。
另外这样的技术虽然是我们国家独创,但是技术上没有本质先进的地方,外国人要重复出这样的成果或者作出类似的成果,也是可能的。当然前面也说了在未来如果这项成果要推进工业化的话,我们在配套和产业路线上是有优势的。这种优势完全有能力抵消我们技术上的均势甚至是劣势的。
所以尽管这项技术距离应用还非常遥远,但是相信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合成粮食是有可能实现的,即使是今天报道的这个技术无法工业化,但只要向着这个方向走,未来也有可能出现其他的录像。当然特别是对于我国,合成粮食或者工业化生产粮食有很大的意义。如果这样的技术最终得到实现,那么我们很多的社会问题和发展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一项科学技术是如何影响社会进程的
前面说道要解决我们国家的社会问题,最终的解决方式大概率就是由国家推动某种技术进步,最后利用这种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变化解决旧有问题。实际上从科学技术出现到其最终解决社会问题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现在很多媒体对科研成果的报道还停留在19世纪,给人一个影响就是一个科研结果出现了很快就能服务于生产,这会给人不必要的期待。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科技是如何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这个过程大概呈现三个阶段:科技研发,产业化和影响社会发展。一项科技只有走过了这一套流程,才算是影响了历史进程。就以我们最近的例子为例,比如说4G技术,4G技术的研发阶段大概是2010年以前,在整个研发阶段我们普通人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从2010年以后4G开始产业化,最初期的时候我们会发现4G手机开始出现,流量开始变得便宜。但后来随着4G技术的普及,短视频,直播等行业开始兴起,有了网红带货等等,这就产生了一批新的职业和社会分工需求。这一条路线走下来,我们发现4G最终影响了我们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这个过程持续了15年左右。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上来,虽然前面说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是一个颠覆性技术。但从发展阶段上来看,还处于第一步。我们现在还吃不到人工合成的淀粉,说明这个技术还没有产业化,我们还没有看到我们周围有人在合成淀粉厂上班,我们国家还没有利用合成淀粉打垮世界四大粮商,所以这个技术还远没有到影响历史进程的阶段。这期间依旧会有非常多的考验,产业化方面,合成淀粉的生产成本要做到比粮食种植低,在产业化的初期需要进行一定的扶持。在影响社会结构方面,后续这个产业及其配套工程要容纳足够多的就业人口,要利用合成淀粉争夺世界粮食定价权等等。我是比较乐观的,估计这个过程会持续15-20年。当然悲观一点的话也有可能也会是如可控核聚变那样永远的50年吧。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科技研发只是其中一步,并非科技越先进越效果就越好。后续的产业工作也非常必要。我们长期以来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很多人实际上把科技等同于生产力,这是非常局限的。
一个例子就是部分航天技术,比如说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技术上一直在研发,但是至今也没形成大规模产业化,太空旅游仅限于富翁的体验,还没有扩散到广大普通人,也没有养活一批太空旅行社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当然并不是说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不伟大,更不是说我们应该停止这些技术的开发,这只是说这两个技术在影响社会进程上是暂时比较失败的。
可见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科技研发只是一个因素,如果产业会做的不好,或者不能被引导影响社会分工,那么也很难促进历史的进步。常常有些人对我们国家的科研发展有焦虑,认为我们国家科技比别的国家差,最后发展也不如外国。实际上这种焦虑大可不必,因为从这几十年的情况上看,我们科技研发这一步还需要一定时间追赶,但是产业化和影响社会这两步实际上做的不错。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就是很多在外国人看着没什么用的技术,被我们国家获取后就能发展出非常大的威力。比如说高铁,德国日本技术虽然高超,但是高铁在这两个国家内影响不大。但对于我们国家,有了高铁一切都焕然一新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德国日本辛辛苦苦发展出了高铁技术,却让我们国家进行了产业化,促进了我们国家的发展,长远来看是给我们做了嫁衣。当然类似的还有被广大网友吹捧的spaceX,我可以断言别看他们现在技术先进,但是最后都是服务于我们中国的太空开发的。
所以最后做个总结
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科研成果,但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还需要有很长的时间。从利用科技发展解决我国目前实际问题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或者粮食的人工合成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路线。首先技术上和工程上可行,而且和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也非常配套,也符合我们国家目前的技术水平。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颠覆性技术。从目前的一系列表现来看,从5G,到量子计算,到人工智能,国家确实是非常积极地在一些新技术上需求突破点的。但是国家是否把合成粮食也当作一条突破口,投入力量进行攻关和产业配套目前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