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种植面积第一的中药材是肉桂,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近日,第五届岭南中药材保护与发展推进会在东莞召开,会上发布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广东省成果简报(2014—2022)》,首次披露广东中药资源“家底”以及广东中药资源变化趋势。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我国曾开展三次全国范围的中药资源普查。2014年—2022年10月,广东分4个批次在全省123个县区全面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

广东省中药材种植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中医药资源普查技术总负责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潘超美介绍,广东省第四次普查显示,广东省药用资源种数3353种,重点药材资源304种(全国550种左右),重点药材有蕴藏量记录的321种(包括野生药材、栽培药材),其中广枣蕴藏量429.7万吨,排名第一位。全省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约330万亩,记录栽培品种185种。广东省市场流通中药材主流品种达733种,市场流通量在100吨以上的中药材品种有124种,流通量在1000吨以上的品种有31种。

潘超美说,相比第三次普查,这一次广东增加2541种岭南特色药用资源种数,也有100多种药用资源在第四次普查时没有找到,“这并非资源的消失,可能是不适合广东的水土”。此外,本次普查还发现一批新物种,包括南粤古柯、彭华柿、阳山费菜和苣苔等。

潘超美介绍,第三次全国普查时,广东省中药材栽培面积仅有40多万亩,第四次普查栽培面积约330万亩,第四次栽培的种类也比第三次多1倍。

潘超美表示,普查不仅摸清了广东中药资源“家底”,还将为中药产业良性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为相关部门出台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意见。

今年2月,省中医药局组织全省开展了岭南中药材新增品种种类遴选网络投票,从17种备选的中医药中再次选出8种,已纳入岭南中药材保护名录的种类。网络投票活动已于3月5日结束,“岭南新8味”将于近期公示。

2017年《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对加强岭南中医药保护、规范利用岭南中药材资源,促进中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前首批列入中药材保护的品种有8种,包括化橘红、广陈皮、阳春砂、广藿香、巴戟天、沉香、广佛手和何首乌。

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通讯员 鉏金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