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点评发言稿(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改革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___南北,滋润了我们的心田。新课程改革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亮点,但如何顺应时代发展之潮流,构建完全符合新教学理念的新课堂教学模式。这一问题,无疑是我们在课改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不知路在何方。___年___月___日—___日,来自全省各地市的___位教师会聚湖州南浔古镇,参加了___省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笔者有幸进行观摩,___节课以及几位特级教师的点评听了以后,切切实实地打开了笔者思索的天窗,有了比较深刻的领悟,深深地明白了一点:探求新课改的成功之路就是靠人自己走出来的。一、听有所感:新课改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喜人变化1、课堂上注重合作交流与自主学习的整合。数学新课改核心理念是。“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次评比活动中,舟山普陀二中洪秀捷老师,主要通过学生动手搭模型、画图、交流等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来探索“怎样识别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整节课堂中教师树立强烈的“以人为本”思想理念,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灌装知识的容器,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很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所听其他几堂课,教师们都通过师生活动,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摆脱“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所有的教学活动过程,教师都努力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敢想、会想、敢做、会做、敢说、会说,这种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新潜能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小组讨论、小品表演、拚图、竞赛游戏等„„每一个活动都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来展开的,使学生的学习比以前更主动了,更敢表现自己了;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营造了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深挖细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探究点。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我发现教师观念的转变,表现在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强制者向教学活动的激励者转化;由唯我独尊的一言堂向民主气氛的创设者转化;由纯粹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书匠向艺术家转变。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中许多教师都在尝试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原来的“复习、引入、新课、巩固练习、作业布置”,改变为创设情境明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或学生独立探究)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师生互评归纳总结——探究成果的应用。如来自湖州长兴的--___卫华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通过文字讲一个发生在湖州的历史故事,做好一些铺垫后明确这节课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去猜测、探究、讨论“平行四边形的识别方法”,然后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合情推理感悟新知,再以欣赏的形式来揭开课堂开始的情景悬念的过程和原因,并将新知拓展应用到生活中如何配置破玻璃的实际问题中,学生也从整堂课的的学习过程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都要靠人自己去创造。
通过这种探究式学习,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教师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2、课堂上注重教学设计创新与知识落实的整合。“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___建兰中学陆韵老师开课展示俄国画家作品,首先“欣赏画”,让学生从抽象的绘画中观察出几何图形,感受到数学的美,然后水到渠成引入课题,通过学生动手探索、讨论、分析,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同时陆老师在例题的选取上,结合生活实际,与生活密切结合,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陆老师在课堂收尾的数学活动——帮小燕子闯智慧宫小组竞赛,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人物设计题目,让学生积极动脑筋,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堂课进入了___,整个教学过程跌宕有致,诗趣盎然,给人以数学美的享受。在本次活动中,许多教师都认识到“结果很重要,过程更精彩”,把富含课堂信息的图片或录像展现给学生,每个教师的引入都花了一翻功夫,有俄国图片、奥运冠军图片、有故事、小品、更有南浔古镇录像,课堂中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让学生展示了自我,张扬了个性。
我想这该是新课程标准所强调(范本)“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实际体现吧。3、课堂上注重情感培养与有效评价的整合。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富有哲理、情趣,生动形象,亲切活泼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从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次活动有好些教师在教学中能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科学的思维,强化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同时许多教师在情感教学的同时,都认识到有效评价的重要,更注重评价多样化,恰当适时的评价极大激励了学生自主参与,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热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___市陆韵老师在游戏中,依据各小组答题的表现给每一个小组评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们都能善于发现学生积极的、有创意的见解,可以说,教师们都努力以真诚的语调、鼓励的语言、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以及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评价过程。
4、课堂上注重现代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新课程——一个新生的生命力,她更具可创性与开拓性,她不但在创造和开拓学生的发展,也同时在发展着教师自身。此次活动大多是教龄在年教师,他们都充分展示了过硬的基本功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使我从中感受到教师在课改中必须要具备极高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及相关的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光、图像、动画把教学内容的意境、情态、韵味融为一体,采用课堂上小品表演、小组竞赛等活动,丰富了课堂内容,把课堂融入到生活之中,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一种亲和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渗透了新标准、新观念。陆韵老师设计的帮小燕子闯智慧宫的竞赛游戏,充分体现了学科教学知与情的训练结合,同时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亮点。二、听有所思:教学中值得探讨的若干问题新课程教学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课堂更加活跃轻松了;课堂教学内容更加联系生活实际了;学生发言更加积极了。但在听课、听点评过程中,以及与观摩的教研员、教师的交流中,也反思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疑惑:1、如何正确处理好培养学生能力与掌握“双基”的关系。有教师在教学中,小组讨论流于形式,为形式而活动,没有达到讨论目的,虽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在处理上却往往忽视、削弱或降低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状况;而有教师因为留给学生活动时间明显过多,导致原先准备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这些到底该如何处理呢。2、如何正确处理好复习引入与创设情景的关系。有教师为情景而情景,以情景替代复习引入的实效性不够理想,也有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驾驭和处理教学内容时,缺乏对教材内容 的开发和整合,教学过程中没有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 3、如何处理好教师设问与学生的答问的关系。教师的设问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起引导点拔作用,可以促进更多的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但发现存在的问题是, 教师的设问层次粗浅、质量不高。另外,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缺少必要 的引导和讲解,教师设计的游戏等活动,其实效性也有待提高。 4、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提倡激励性评价, 但有些教师课堂上一味地表扬和迁就学生,不管对错,都不加评论地予以鼓掌。我 想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应该敢于批评,将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有机结合,只是要注 意方法、方式,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和不打击 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为突破口,表扬应该真实、自 三、听有所悟:理解教改宗旨,优化教学过程明确“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即新课改并不否 定“双基”教学,而是要求在传授“双基”中,应打破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和死 记硬背的传授和获取知识、技能的方式,应该要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和主动参与、体 验、实践活动中达到“双基”落实、情感升华的教学目标。
将传统教学的精华与新的教学理念有机结合。教师在课堂上___学生参与活 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不能过于___和形式化、机械化。新课改并不完全否 定传统教学的讲授,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明确活动的目的性,使课堂活动有 层次,并因势利导——在学生对疑难问题各抒己见的探讨和提问中,给予恰当的引 导、点评和科学的讲授,但不能否定和扼杀学生可贵的积极思考、提问和探究的火 花,即要将传统教学的精华与新的教学理念有机结合。 处理好___与教辅材料的关系。___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并学会学习的主要工具,是课堂学习的主要知识资源,但不是惟一的,不是至高无 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材去教,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 实际和学生的特征,灵活调整教学顺序和整合教学资源,采用丰富多样的活动资源 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去探索、体验蕴含在知识背后的方法与过程,在获 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情感和态度方面的陶冶。 正确处理面向全体与个性张扬的关系。大班教学首先要承认每个学生的基础 是有差异的。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 展,但不是搞一刀切。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布置不同层次的作 业,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相同内容的基础上又学习不同的内容,使学生在共同进 步、共同发展中学有所长。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即“放”;但 不能放任自流,对学生要有效控制和引导,即“收”。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有待 于我们开拓。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数学同行能够积极投入、大胆探索,各方齐心协 力,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敢问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