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几位答主给出的策略或者范文,恕我直言,确实挺令人尴尬的。

恐怕很多人都对“文采”这个概念有点误解——难道“文采”就是故弄玄虚,矫揉造作,堆砌辞藻吗?

说句实话,我自己批改过一些作文,也读过不少高中生的作文,其中哪些是真情实意,哪些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哪些是内功扎实,哪些是花拳绣腿,我不用一眼就能看出来,何况是身经百战的高考阅卷老师呢?虽然题主问的是“装出”,但我想要装也得有个样子,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岂不是要贻笑大方?

因为我自己开了一场相关主题的live,最近在悉心准备,所以在这里不宜再多提具体内容,但我还是想简单谈谈文采的概念和一般的方法论,相信凭借大家的悟性自然能慢慢得出自己的方法,如果想了解具体的方法,推荐大家移步live高考作文:写出文采和风格:

何为文采?

我推荐一个答案:什么是文采? 这个问题里,高票答主“树懒”回答得可谓十分精辟准确了,而且举的例子也很生动,大家一看便知。在这里我只强调三点:

(1)文字没有韵律=几乎没有文采

很多人写作文,忙着堆砌辞藻,急着赶完进度,根本顾不上文章的节奏,只好想到哪写到哪,结果写出来自己看着很美,别人读起来却是苦不堪言。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文字没有节奏感,没有韵律感,读起来好像听着不断变速的CD,不仅读着累,理解起来更难。在这种情况下,只是由于我们自己身为创作者,对文中的节奏和遣词都十分熟悉,才会觉得它“美”,可一旦交到陌生人手里,就成了不及格的作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自我评价很高的作品,在批改中却意外地收获了老师的“差评”和否定。

倘若不信,大家可以拿出语文课本,随便从中翻出一篇文章,不论古今中外,大声读上一段,看看是不是朗朗上口,节奏有致;再拿出一本三脚猫翻译的外国小说,或者网络文学作品,大声读上一段,看看是不是佶屈聱牙,不堪卒读。通过这样简单的一读,有文采与没有文采,高下立辨。

(2)叙事没有感情/说理没有先说服自己=文采大打折扣

我自己曾经参加过几次作文大赛,其中一篇文章得了省一等奖,还得到了几位作家的好评,而这篇作文写的什么呢?写的我和奶奶的故事。写作的时候我是涕泗横流,把自己感动得不能自已,每个字都是我真情实意,用心写下的,虽然故事很平淡,语言也很朴实,情感也不激烈,但是评语里四个字是我受之无愧的:“真实感人”。

我恳请诸位去读读余华的《活着》、严歌苓早期的短篇作品,看看哪篇里的文字是花枝招展、浓墨重彩?我的建议是,如果比喻、拟人、排比背后没有真情实感,宁可不要用这些修辞,免得浮夸的文风掩盖了质朴的感情。我看过的作文,一写到母亲,无不是脸上爬上了几道皱纹,头发中藏了几根银丝,难道全天下母亲只有这一个特点吗?一写到父亲,就是父爱如山,像大树一样遮风挡雨,说真的老师读起来心里都要骂娘了。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注入文字里,字字句句都鲜活感人,万万不可撇开感情写作,那写的再好也只是炫技而已,写得不好就成了东施效颦,两头都不取巧。

当然,高考中大家写得更多的是议论文,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写议论文时都说服不了自己,完全是用一些事例东拼西凑,强行解释,而非自己生活中的理解,学习中的感悟。这样的议论文有一种干瘪、孱弱的感觉——道理很简单,如果你说服不了自己,又怎么说服别人呢?

至于怎么写出真情实感,我的建议是从选题、选材关就严格把控,记叙文尽量写真人真事,注重细节以及文字与情感的匹配度,议论文备考多读"一手材料"(这里指的是与“作文素材大全”、“优秀作文选”相对的那些材料,比如传记原书原文等,而不是学术研究里所称的“一手材料"),做到全面了解、深刻体会,自己归纳出所以然,而不是拾人牙慧。

(3)文字缺乏一致性=文章不伦不类

什么叫文字的“一致性”?这是几乎所有人都忽略的问题,却是初高中生最易犯的忌讳。简单举个例子,有些同学准备了富有“诗意”的开头排比句,还比较有韵律,比如:

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然而,我们第一眼看到这篇作文,总觉得有一些违和之感,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仔细推敲,我们就会发现这篇作文的开头,就是些“花拳绣腿”的三脚猫功夫,正是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先看排比中的三个分句的一致性:月光--香山红叶--满天星辰?两个意象极度类似,本身就值得商榷,此外,如此恢宏广阔的意象却和“香山红叶”这样具体的意象放在一起,这能一致吗?再看前后句子的一致性,第一句运用排比,意象意境都有了,也装出了三分诗情画意,结果忽然变成小学生看图说话水平:“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这种违和感直让我想骂人。前面的选择已经用了“最”来限定,并且显然是按照客观标准做出的判断,后面却接着用“最”来让步,论证自己对主观判断的自信,十分诡异。且不说逻辑的问题,单看后面这句的语言——这个“你会说”不仅十分突兀,而且这样的大白话与前文营造的“诗情画意”硬生生衔接,给人以生搬硬套之感,就像动车组的车头挂了个绿皮慢车,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由此可以说,就凭这个开头短短两句话,就基本可以判断它最好不过二类上的水平。写出这样的开头,直接暴露了写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局限性,虽然做出了好的尝试,但结果不容乐观。

2. 如何“装出”文采?

急功近利,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如果你我都能靠学几个技巧,三两天就能“装出很有文采”,那高考对那些兢兢业业读书学习的人,岂不是太不公平了?事实是,我们没听说几个人靠“装”得了高考语文的高分,最终上了考场,还是要凭实力。千万不要过分低估评卷老师的智商,我们的雕虫小技和老师的身经百战比起来,真是太稚嫩了。

所以在这里我提倡的是多加练习,提高实力,而非摆弄些歪门邪道。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练习可以有捷径,成功却少有左道。

对于音韵感,我建议擅长说理风格的同学尝试骈散结合的写法;对于感情和说服力,我建议大家多练习描绘生活细节、多阅读“一手论据”;对于一致性,我建议大家多研磨名家名作,反复修改自己的考试作文,归纳问题,修补短板。

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参考我的另外一个回答:

更加具体的讲解,欢迎大家收听我在1月28号的新live: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