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记者来到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子路镇朱湾村,上千亩紫云英花正开放,沿路向远处望去,碧绿的叶子簇拥着一朵朵紫红色盛开的花朵,令人心旷神怡,遐想无限。“以前冬季都是把部分土地撂荒,每年只种一季水稻,后来在绿肥种植专家的指导下开始种紫云英等绿肥,才发现种植紫云英不仅省事,而且对接下来种的水稻能起到增产增效的效果。”看着一望无际的紫云英花,朱湾村的种粮大户陈权贵兴奋地说。

在信阳地区,种植紫云英的历史悠久,群众有自发种植的习惯。流转种植4600亩土地的陈贵权从尝试种植紫云英,到真正尝到甜头,如今,每年种绿肥1800多亩,实现所有土地3年轮一遍,往复循环。“每年用紫云英、苕子等绿肥做底肥,化肥施用量少了,地也肥了,每亩还能多收100斤左右的稻米,而且米质口感更好,价钱更高。”陈权贵介绍,去年我的稻谷被大米加工厂订单收购,每斤高出市场价2毛,仅此一项我去年一年多收入70万元。

“紫云英具有共生固氮能力,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氮,通过根部的根瘤转化成自身的氮营养,翻压后可以直接供给土壤养分,供后茬作物吸收利用。”4月9日,在信阳市举行的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2019年稻田绿肥现场观摩及绿肥产业技术交流会现场,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卫东研究员介绍,每亩紫云英可产鲜草2000-3000公斤,平均可为土壤提供6公斤纯氮,相当于12公斤左右的尿素,种植水稻时,每亩就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20-40%。

据了解,紫云英还田可持续改善土壤团聚体、容重、孔隙度、持水能力等物理特性,提高了土壤整体稳定性,增强稻田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稳定性,改善有机质组分和活性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有效养分供应能力和利用效率。“紫云英种植不需要专门整地,采用水稻秸秆灭茬播种技术,解决了水稻机收紫云英播种难得问题。”河南省农科院资环所刘春增研究员介绍,在紫云英盛花期时与水稻稻秸混合翻压还田,可以将混合有机物料的碳氮比平衡至30-35∶1,能够更好地协调分解速度和氮素供应,同时解决了水稻秸秆的还田难题。

春日里,在信阳市光山县孙铁铺镇蒋楼村的盛世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紫云英种植基地内,合作社理事长蒋长修看着田间长势良好的紫云英,脸上露出了笑容。“从2017年开始种植紫云英、苕子等绿肥,到现在我发展了1300多亩。”蒋长修介绍,“自从种了紫云英以后,水稻的长势明显比以前好了,去年水稻的产量亩产达到1200多斤,产量比往年增加将近10%,化肥施用量也减少了,‘一增一减’让我对种绿肥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为恢复和发展绿肥生产,2008年,河南省农科院和信阳市农科院承担了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项目,经过近10年的研究,先后选育了“信紫一号”等高产新品种,创建了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紫云英种植模式,集成了紫云英优质高产和轻简化利用技术,2012-2014年,每年财政支持1500万元发展紫云英,紫云英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至2017年,信阳市紫云英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全市绿肥生产已经实现了机械播种、机械翻压、机械收获种子等全程机械化生产,这也有效解决了冬季土地撂荒的难题。”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站长吕玉虎介绍。

据介绍,自2015年,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启动以来,信阳市以冬闲田削减、化肥减施、耕地质量提升、清洁稻米生产为主要目标,抢救性梳理、挖掘和丰富了绿肥作物种质资源,初步建立了稻田绿肥作物种质资源库,突破了限制稻田绿肥作物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构建了稻区绿肥-水稻高产高效清洁生产技术体系,促进了豫南稻区中低产田的改良和稻田生态环境的保育。目前,信阳市紫云英种子亩产已接近50公斤,留种面积20万亩,每年可产紫云英种子8000吨左右,向南方稻区以及日本、韩国提供大量优质紫云英种子,农民每亩增收400-600元。

4月的豫南信阳,紫云英花开与油菜花交相辉映,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去观光美景,不时可以看到养蜂人在地头忙碌着。“信阳市也积极抓住绿肥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多功能用途,利用绿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优势通过大力推广绿肥-水稻一体化种植模式,发展壮大了一批绿色稻米生产基地;利用紫云英花期长、花色多样的优势,将油菜、紫云英与旅游线路有机串联,有力推动了县域旅游业提质升级,真正打造出信阳绿肥品牌、养蜂产业和‘花海经济’发展。”吕玉虎高兴地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