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春胜 摄
农安县立足大鹅资源优势,延长鹅产业链条,目前规模化发展已成态势。图为农安县禾森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场的鹅正处于生长阶段。
近年来,农安县以绿色发展、兴农强村、生态富民为目标,打生态牌、走特色路,依托资源优势,让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特色养殖走出了一条助推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特色产业为经济赋能
走进农安县万顺乡的一个养殖场,成群的鹅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今年养殖种鹅5000只,商品鹅达2万只,现在已经进入了销售旺季。”养殖场负责人马树国胸有成竹地对记者说。目前,该养殖场与吉林柳桥晨雨牧业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协议回收,大白鹅根本不愁卖,现在一只鹅纯利润10元以上。
马树国告诉记者,他养鹅已近20年了,随着养殖白鹅技术成熟,2019年他一次养了17万只商品鹅,在他的带动下,全乡有上百户村民走上养鹅的道路。“现在我们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周边群众增收致富。”马树国信心满满地说。
农安县万顺乡瞄准“鹅经济”,大力发展孵化、育雏、养殖、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的柳桥晨雨牧业公司院内,屠宰加工好的鹅被装进了冷藏车,这些白鹅产品将运抵安徽省销售。走进生产屠宰车间,工人们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公司总经理孙启亮说,屠宰车间每天可以屠宰鹅1.3万只,有200名工人在这里从事屠宰加工打包工作。
2020年,农安县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柳桥晨雨牧业。该牧业公司投资1.2亿元在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建厂。为啥把厂址选择在农安?孙启亮说,因为农安养殖条件优越,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品质优势突出,品种特色明显,养殖农户潜力巨大,可以说是产业基础较好,加工有能力,技术有支撑。
鹅为何在市场深受欢迎?原来,鹅的身上全是宝,不仅是鹅绒、鹅肉受到消费者青睐,鹅掌、鹅头、鹅肠等也是加工特色食品的优质食材,鹅油、鹅血在保健等领域具有开发应用价值,可谓是禽类产品中的“品上品”。为加快白鹅养殖基地建设,延伸白鹅产业链条,柳桥晨雨牧业公司从白鹅屠宰加工向上游养殖、下游销售、饲料加工等环节延伸,逐步向“一条龙”产业化发展迈进。今年该公司在农安县万顺乡投资200万元建设种鹅孵化厂,将孵化出来的白鹅雏低于市场价卖给养殖户或合作社,再高于市场价对养殖户定向回收大白鹅。
为了将白鹅产业做大,柳桥晨雨牧业公司在精深细上下功夫,在保留、发扬传统口味的同时,根据不同人群需求,丰富种类,提高品质,做出个性化、特色化产品,例如推出小包装休闲食品、预制菜产品等,将我省白鹅产品推向全国。
托起产业振兴的希望
鹅经济价值最顶端的是号称“软黄金”的鹅绒。吉林柳桥羽毛有限公司车间里,分毛机像多个“N”字形组合在一起,透过玻璃可以清晰看到,漫天鹅绒飞过一道道“关卡”,飘到最尾端的鹅绒,轻盈得仿佛海中的浮游生物,反射出细密的光芒。分毛机还能辨别鹅毛的色差,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北纬43度”,这个纬度成长的鹅,经历193天漫长的冬季和70℃的相对温差,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羽绒品质,绒朵大、羽梗小、弹性足、保暖强、蓬松度高。业内人士认为,北纬43度至44度是鹅生长的“黄金纬度带”,波兰、加拿大等高品质鹅绒产地均处于该纬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安县鹅主要以大三花、东北白鹅、霍尔多巴吉品种为主,吉林柳桥羽毛有限公司落户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与鹅加工业形成了互补,同时大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今年上半年,产值达7815万元。
吉林柳桥羽毛有限公司于2020年9月开始建设,2021年12月末投入生产,占地面积3.3万余平方米,固定投资0.8亿元,流动资金2亿元。主要从事鹅毛、鸭毛收购、加工,鹅绒、鸭绒生产销售,年分离羽毛2万吨。
据了解,柳桥集团总部坐落于“中国羽绒之都”——杭州萧山羽绒工业园内,是一家以羽绒产业为主的多元化、跨地区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在全国多个省份建有生产制造基地和供应链体系,公司从2001年起多年被列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并于2016年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特色产业孵化出富民产业链
据农安县畜牧局行业管理科负责人盛开彦介绍,农安县正打造极具潜能的鹅产业集群;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导作用,引领省内鹅行业优秀企业共同成长,形成产值超千万的多家鹅业经济实体。
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负责人表示,开发区十分重视鹅全产业链的发展,在鹅产业发展中,只有形成合力,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才是推动鹅产业向经营集约化、产业链条化、生产标准化、品牌知名化转变的有效途径。为此,开发区多次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研究肉类精深加工,邀请国内行业专家,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研发,推进鹅产业提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随着鹅产业链条的全域搭建,农安县将真正实现从产业集群到产城融合的跨越,鹅产业将成为农安县一张亮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