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使命,开拓未来。2022年5月27日,承载着全省511万名党员、24万个基层党组织重托和860名代表的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在成都隆重开幕。此次会议政治分量和历史分量突出,进一步激发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干劲和热情,进一步凝聚了全省各族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对于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伟大事业再上新台阶,对于争创佳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党代会报告提出,聚焦聚力抓发展,用心用情惠民生。营商环境反映着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弯道超车”,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着力点。

优化营商环境,需做好优化服务的“加法”。发扬“店小二”精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作用,两手都要硬,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大力推动电子政务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政务服务“一张网”,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探索“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线下“一窗通办”效能。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要实现“跨省通办”。

优化营商环境,需做好降低成本的“减法”。着眼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最严格的行政审批“准入制”,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管理项目一律取消,极大地释放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用改革办法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推进减税降费。推进基础性行业改革,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收费水平和企业用电、通信、用能等成本。加大中介市场培育力度,实现服务收费市场化,促进公平竞争。严控非税收入不合理增长,严厉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不得扰民渔利,让市场主体安心经营、轻装前行。

优化营商环境,需做好激发活力的“乘法”。优化营商环境,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当前国内外形式严峻,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的“牛鼻子”,要做到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效率。出台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研发力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发挥乘数效应,释放企业发展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创新包容审慎监管,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创新、优化公共服务,要服出便利、服出实惠。依托科技创新,打造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优化营商环境,需做好简政为民的“除法”。聚焦群众办事和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堵点”“难点”,下大力气、啃硬骨头,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减时限、减环节、减证照、减材料、减基层负担,把群众所需所盼所急的事情解决好,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破除“文件打架”,优化制度供给,改进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习惯,实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优化良好营商运营环境非一日之功。只有保定力、一以贯之,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促提升,才能真正实现让市场主体向往、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良好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