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技术出现,使得麦豆连作成为可能。可不仅仅是高赞 @赤戟 提到的规避“青黄不接”。

小麦引入中国的时间非常早,大概是春秋。

麦豆连作,很早就有,但真真正正大规模铺开在北朝以及之后的隋唐。到现在不过千把年。

问题是小麦这么早进入中国,为何小麦没有第一时间取代小米。不是磨的问题,磨早就出现了,如果真有需求,一定早普及了。

1、小麦消耗地力,而小米耐旱、耐瘠薄。

种植小麦的古文明都消逝了。而麦豆连作后,大豆可以肥田。在这之前,小麦会面临土地退化、减产严重的问题。小米耐瘠薄的特点使得人们无法放弃种植这种优秀作物。

因为有麦豆连作,所以我国土壤没有退化太严重。冬小麦普及前,小麦不可能真正上位。

2、小米耐储藏,是非常优异的储备粮、救命粮。

3、种植小麦影响国家徭役。

因为冬小麦会把农民一年四季都束缚在土地上,国家正事会受影响。比如兵役(冬季的训练),修河整渠等等。

社会进一步发展、完善、改变了这些问题之后,小麦才真正上位。

另,小麦普及应与豆腐普及时间相差不大。唐之后,宋之前,大概这个范围。

同样也是中华人地矛盾转化的时间点。这之前,勉强都能说是人少地多,之后,绝对的人多地少。

而相对高产的麦豆连作真正普及了,小米的优点就不剩啥了。

退出主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