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胸怀“国之大者”,踔厉奋发,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在中华大地不断涌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为立体展现各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时代》系列主题报道,邀您和我们一起走进城市深处,感受十年巨变,看各地不负伟大时代、筑梦追梦绘就的壮美画卷。

手指在键盘上不停敲击,几串代码蹦了出来……田仁杰和他的团队忙着用电脑优化岸桥自动化控制系统,希望实现技术突破。

从外行人到人工码头上的岸桥司机,再到自动化码头的建设者、技术能手。十年间,这位“85后”青年与广西钦州港一起成长,一道发展。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很重要,一定要把北部湾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为广西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为扩大开放合作多作贡献。

海洋养殖致富_海洋养殖产品_海洋养殖大户

云瞰钦州城区(央广网发 褚乃钦 摄)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作为北部湾地区重要港口,2018年,钦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2021年,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投产运营;2022年,钦州港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通过竣工验收。

一条关于钦州“国际门户港”和海洋经济的发展路径越发清晰……

渔村变国际门户港 见证沿海城市发展轨迹

2008年,钦州保税港区成立后,田仁杰来到钦州当岸桥司机,负责人工码头的船舶货物装卸。2020年1月,田仁杰作为操作运营小组的一员加入到自动化码头的建设队伍当中。

“从人工到自动化,码头这些年的变化非常大。”田仁杰说,之前,岸桥司机要在离地面50米的高空作业,“现在我们可以在地面远程控制岸桥,装卸货物更方便快捷了。”

海洋养殖大户_海洋养殖致富_海洋养殖产品

田仁杰持对讲机在操作台进行远程控制作业(央广网发 梁北 摄)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田仁杰是钦州自动化码头第一个有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书的人。“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这十几年来,不仅码头发展壮大了,我和我的同事们也成长了。”田仁杰说。

目前,钦州自动化码头已经陆续培养了33名拥有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书的操作员。

“这么多年,我第一次来这里,没想到码头建得这么好了。”看着眼前一个个现代化的10万吨级码头、自动化的设备,刘积松感慨万千。“当年,我们觉得能够建几个万吨的泊位,有地方出海就行了,现在的发展和变化真的让人惊喜。”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叫刘积松,是钦州港起步时期的亲历者。

钦州靠海,但早先没有港口。1992年,钦州拉开自主建港的序幕。刘积松时任县级钦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负责许多具体工作的协调和处理。

30年蝶变,这里已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工业区,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实力进入我国西部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

海洋养殖致富_海洋养殖大户_海洋养殖产品

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专业码头(央广网记者 唐志强 摄)

“2012年,我们管理和运营的码头只有14个泊位;10年后的今天,已经超过22个泊位,并拥有世界上首创的U型工艺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专业码头。”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延说。

一个个数据见证了港口的成绩。

北部湾港钦州码头货物吞吐量从2012年的2008万吨发展到2021年的11299.31万吨,增长了4.6倍;港口的集装箱航线,从2012年的20多条,发展到2022年上半年的65条,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

向海图强、经略海洋、靠海吃海,富集的海资源是钦州的发展源、活力源。这座滨海之城,近年来依托区位和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向海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许多企业在这里找准自己的定位,不断发展壮大。

海洋养殖致富_海洋养殖产品_海洋养殖大户

繁忙的钦州港片区大榄坪作业区(央广网发 陆奇东 摄)

这两年,钦州市一家水果冷链物流企业的业务越做越大。他们从泰国、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进口榴莲、山竹等水果,销往全国各地。2021年,这家企业流转货物10.63万标准箱,拆装箱货量达74.34万吨,与2019年同比增长110%。

“三年来,我们业务量翻番,主要是因为港口开通的航线多了,能做的业务也随之增多。”物流企业副总经理李世安说。

一家上市新能源企业在钦州建基地,也是因为看上了它的地理位置和港口优势。“钦州紧邻北部湾,面向东南亚,并且受‘一带一路’、东盟自贸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影响,有望在新能源领域起到一个重要的带动作用。”该新能源企业钦州产业基地总经理胡培红说。

未来,该企业印尼产业基地的高冰镍原料可以迅速运输到钦州产业基地,钦州基地的产品也可直接或间接通过海运出口,大大提升发展效能。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广西石化”)是中国石油在南方地区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吨级炼厂,于2005年5月筹建,2010年9月投产。

“从投产到今年上半年,累计加工原油1.05亿吨,生产各类产品9877多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5100多亿元,上缴税费960多亿元,为地方经济的建设担起央企责任。”广西石化副总经理田文君说。

2021年11月5日,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投用,广西石化的生产成本和环保风险进一步降低,中国石油在钦州地区的原油接卸、输转及储存体系进一步优化。

海洋养殖产品_海洋养殖大户_海洋养殖致富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央广网发 黄海志 摄)

2022年8月下旬,钦州港的发展迎来新机遇——平陆运河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它将改变广西临海但没有江河通航入海的现状,促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助推向海经济更好地发展。

2022年8月30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三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据介绍,截至目前,钦州港片区在建以及计划落地建设的超百亿元重大产业项目达13个,总投资超过2400亿元,超百亿元项目之多、投资额度之大居广西之首,达产后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

人海和谐依海共生 小生蚝跃升致富大产业

秋日,下午5时许,一望无际、了无遮拦的海面上,阳光猛烈。

郑宏明站在蚝排上,从水中捞起一串生蚝,手拿锉刀,沿着生蚝壳微微露出的暗线,熟练地撬起,取出里面白嫩的蚝肉。洗去细沙,一口入喉,海水的咸和蚝肉的鲜混为一体,真美味!

剖开生蚝,用矿泉水洗干净,一口入喉(央广网发 郑肖君制作)

从钦州龙门港镇码头开船几分钟出去,便能见到大片蚝排。大蚝是钦州特色渔业拳头产品之一,和青蟹、对虾、石斑鱼一起称为“钦州四大海产”。

郑宏明是当地“生蚝养殖大王”。1988年,郑宏明辞去在水产公司的工作,开始养蚝。到今天,郑宏明从事这一行已有34年了。

龙门港镇地理位置特殊,90%的当地人从事远洋捕捞和水产养殖工作,不少人养殖大蚝。

海洋养殖产品_海洋养殖致富_海洋养殖大户

龙门港码头,聚集了许多待出海的船只(央广网发 敖帅昌 摄)

这些年来,郑宏明带动周边养殖户成立合作社,生蚝亩产从两三万斤提高到6万斤。目前,合作社养殖规模超过3000亩,年产大蚝超5000吨,产值数千万元。“通过养殖生蚝,我们的收入比之前好多了,许多人都走上了致富路。”郑宏明说。

品质提升,还带动生蚝产业增值。郑宏明公司的年产值也从当年的几万元,到后来的十几万元、几百万元。现在,整个公司的年产值已经破千万了。

2021年,钦州形成了3个粤港澳大湾区生产供应大蚝精品展示基地,5个万亩大蚝连片养殖基地;大蚝养殖面积达15万亩,年产蚝苗达1.2亿串,综合产值达33亿元,成为渔业支柱产业。

海洋养殖致富_海洋养殖大户_海洋养殖产品

龙门港绵延开来有万亩蚝排(央广网记者 唐志强 摄)

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的刘星锋,看到家乡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后,选择返乡创业。经过多年打拼,刘星锋已经是钦州当地的养殖致富带头人、科技种养能手,“我用的工人都是乡里乡亲,希望他们能多挣些钱。”

多年来,刘星锋投资建设了周长80米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并错开养殖季节进行金鲳鱼越冬海水养殖,年产金鲳鱼1100吨,产值2700万元。

2017年被评为“广西北部湾养虾大王”的张卫东,注重提升水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同时也重视生态环保。

“我们公司的尾水不会直接排到海里,它是一个循环系统,经过六七道工序,又回到净化器里面。”张卫东说。目前,公司的项目一期已建成,预计年产南美白对虾75万公斤,年产马友鱼25万公斤。

海洋养殖产品_海洋养殖致富_海洋养殖大户

养殖户在打理青口螺(央广网发 敖帅昌 摄)

大蚝、对虾、金鲳鱼……这些都是钦州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这几年,渔民们不断创新水产养殖技术,促进了钦州养殖业的发展。

借助临海优势,钦州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努力把海洋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钦州渔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据钦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钦州2021年水产养殖面积达44.25万亩,水产品产量59.08万吨。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9.7万亩,海水养殖产量38.48万吨,海洋捕捞产量7.4万吨,海洋渔业已成为钦州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北部湾畔碧水蓝天 生态亲民焕发勃勃生机

“一开始,这里环境比较差,后来就规划建成了岳霖口袋公园,来散步和锻炼的市民变多了。”吴欣倪说。

吴欣倪是钦州市园林管理处生产技术科副科长,从2020年以来一直参与钦州市口袋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2016年以来,钦州持续开展各类城市公园建设,建起了钦州园博园、滨海公园、白石湖公园等。2020年后,钦州把城市公园建设的重点放到了口袋公园上。

口袋公园建设面积不超过一公顷,但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2020年至今,钦州市共新建43个口袋公园。

海洋养殖致富_海洋养殖大户_海洋养殖产品

海洋养殖致富_海洋养殖大户_海洋养殖产品

钦州市岳霖口袋公园建成前后对比图:上图:2020年的场景(央广网发 钦州市园林管理处供图);下图:2022年焕然一新(央广网发 吴欣倪 摄)

摆好音响,连接话筒,选择曲目……50多岁的谭女士走到距离电子屏幕一米开外的地方,放开歌喉。一旁的朋友看着屏幕,嘴上也在念念有词,还不时跟着节拍晃动身体。

“我们一有空就来这里唱歌。”谭女士住在钦州市大榄江公园附近,闲时会来到公园和老友唱上一段。 一曲民谣、一口笛声、一段二胡,演奏起钦州的生态之歌。

桥上吹拉弹唱怡然自得,桥下碧水穿行生态喜人。但在几年前,大榄江并不这样讨人喜欢。

大榄江是钦江支流,前些年,水质污染严重。这几年,钦州一直在进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随着治理工作的完成,钦州东西干渠等10条水体基本消除黑臭现象。

海洋养殖产品_海洋养殖致富_海洋养殖大户

大榄江公园,风雨桥上百姓吹拉弹唱,怡然自得(央广网发 雷琦竣 摄)

大榄江黑臭水体消除后,这里开始规划建公园,慢慢有人来散步休闲了。今年,大榄江公园正式开放,来游玩的人更多了。

治理后,钦江的水环境实现质的飞跃。2022年上半年,钦州市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同比提升14.3%,为近十年来的最好水平,与2019年相比提升了两个类别。

现在的钦江面貌焕然一新,岸边绿树成荫,呈现出“钦江碧、生态美”的景象。

海洋养殖产品_海洋养殖大户_海洋养殖致富

钦江两岸绿树成荫(央广网发 张晓冬 摄)

江岸一侧,中山路、占鳌巷、钦州名人故居构成了钦州老街,复古建筑、精致店铺和历史底蕴吸引了许多前来打卡的游客,也带动了这一带经济的发展。

“这里是钦州最古老的城区。网红景点钦州老街就在下面,之前河道沿岸还有零星菜地,现如今也已清理整治,重新复绿。”钦州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副科长姚梓茂边走边介绍说。

2012年至2021年,钦州绿地面积从2.74万亩增长至4.68万亩,绿地率较十年前上升将近五个百分点。

环境好了,游客也多了。据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数据显示,这十年来钦旅游的总人数增加了将近6.7倍;2015年因旅游而带动起来的消费突破百亿元,2021年,这一数据变为将近500亿元。

俯视白石湖,中央的小岛上有一群白鹭,或站在枝头,或匿于树中,绿中不是一点白,而是几点,飞出岛外,又回到岛中。

在茅尾海,白鹭也飞进了红树林里。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和“消浪先锋”,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抵御海岸线自然灾害有重要作用。

红树林里,白鹭翩跹(央广网发 郑肖君制作)

近年来,钦州红树林资源呈现出增长势头。自2012年起,钦州通过营造和修复红树林,实现了红树林面积逐年增加的目标,使得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2012年以来,钦州共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26万亩。截至今年6月底,钦州红树林面积为4.81万亩,占广西红树林总面积的34.44%。

十年走来,北部湾畔,白鹭翩跹,水清岸绿,红树林正展现出勃勃生机。

滨海之城钦州,也正向着下一个十年昂首阔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