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曾长期处于经验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通常采取检查和评比的方法,没有系统的评价标准和量化指标,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抓手。近年来,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方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常用的护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来评价并改善护理质量不仅可控而且有效。基于这样的管理需求,不少地区都统一建设了各级护理质控上报系统。

护理质控上报系统旨在通过开展各项质控指标上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不断进行护理质量和流程上的改进。同时在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医疗护理安全,使患者受益,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良性循环方面发挥着极为积极的作用。

护理质控上报系统包含多个指标模块,一般是护理质量过程指标、结果指标、结构指标、护理质量评价和不良事件上报等。往往涉及几十个变量的数据录入,如入院24小时ADL评估率、压疮发生率、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危险品管理达标率、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与病人之比、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全院护理质量重点问题及原因分析、改进措施、效果追踪等。这些上报指标不仅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特点,而且体现了质量管理原理,同时兼顾优质护理评价工作。

通常,医院需要照着这些系统中的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把指定的数据上报到护理质控上报系统。其中,HIS数据库中主要是病人的基本信息;EMR数据库主要包括电子病历中涉及到的临床诊断信息;其他还会涉及医院的护理信息管理系统或者专科科室临床管理系统等数据。

但是,目前多数医院信息系统资源结构化处理水平不高,且各系统间信息共享、交互程度低。“异源异构”导致所需上报数据的提取、整合、分析、结果应用存在困难。

大多数医院数据的获取往往利用手工复制粘贴或者电子表格的方式

收集或二次录入,由于人工录入不及时、缺失或失真等,使数据真实性、准确性比较低。各级医疗机构如何建立一套交互程度高、集成范围广的全结构化录入方案,实现数据的自动化产生与采集,是护理质控上报系统获取到准确可靠数据的关键。

按理说,将医院护理信息管理系统、HIS或EMR等系统中的相应数据,同步到护理质控上报系统,如果能有接口,问题也不是很大,但现实是这样的平台接口开放并不容易,由于涉及的临床信息化软件较多,一一定制开发接口,要投入的资金和时间成本也是个不小的障碍。这也是大部分医院,目前依旧采取人工方式,手动复制粘贴数据实现护理质控上报系统的原因。

其实除了人工方式,和开发接口,部分医院护理部已经尝试借助自动上报工具来实现指定数据上报。

这种自动上报工具达到的自动化效果与开发接口类似,但是因为不用通过HIS等数据录入来源系统的数据库层面,而是从系统的界面获取数据,所以不需要厂商开放数据库或协调接口,只需一个有登录权限的账号即可实现,博为小帮软件机器人就是典型适用于这一场景的工具。其主要原理就是按照模拟人工操作的步骤,通过配置关联的信息化系统(HIS、护理信息管理等)数据“拷贝”,然后再“写入”之流程,来实现相关数据的自动化关联。

众所周知,医院作为医疗信息集中地,需要对外报送的信息非常多。除了护理质控上报系统,传染病上报、孕产妇信息上报、新生儿接种上报等也是更普遍的数据上报需求,同样要将数据填到两个甚至更多的软件系统,重复录入的情况不少见,是否都能用博为小帮软件机器人自动上报工具这类方式逐一代劳人工操作,这一点值得探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