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白鲑多少钱一斤2020_致富经高白鲑_高白鲑产地在哪里

新村新生活,村民新面貌。

我们对于龙羊峡的认识,大多是来自龙羊峡大坝的修建,以及修建的艰辛和付出,而对于原本生活在水库腹地,为了库区修建放弃田园生活的农民,在历经艰难困苦之后,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因“龙羊”而生,依“龙羊”而兴的幸福生活,却知之甚少。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走进位于龙羊湖畔的龙羊新村,听村民讲述他们与龙羊峡相伴的日子。

“龙羊”系藏语,“龙”为沟谷,“羊”为峻崖,即峻崖深谷之意。龙羊峡长40公里,黄河穿越其间,河谷两岸,一边是起伏峻险的茶纳山,一边是连绵不断的莽原,中间是一片宽阔平坦、肥沃丰腴的盆地,使整个峡谷成为一个巨大的天然库区。

1976年龙羊峡电站开建,1979年底实现截流,1986年蓄水,1987年首台机组发电……当我们纷繁的思绪跳出气势磅礴的龙羊峡大坝,想起那些虽未直接参与电站建设,却为电站做出奉献的人们,心里不免升腾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情。

那是世居在库区的21200名可敬可爱的农牧民。

据青海地方志存书《龙羊峡志》中描述:在库区海拔2600米淹没线以下,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贵南两县境内,有28个村、3479户农牧民群众需要搬迁。同时要征用耕地0.58万公顷、林地0.09万公顷、草场0.46万公顷,受其影响的牲畜达17万余头。

搬迁,意味着要离开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土地,离开这条“根”。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龙羊新村村民,就是为了龙羊峡电站的修建离开故土、举家返迁的一部分。因电站的修建,用两辈人的人生做出了牺牲,这也许就是龙羊精神在广大群众身上的真实体现。

龙羊新村属龙羊峡库区移民安置搬迁村,1994年由原共和县曲沟乡前菊花村、加什达村、查纳村三村部分村民组合而成。

1980年3月为支持国家水利发电事业,这三个村465户2841名村民舍弃肥沃平整的土地和环境优美的郭密川农业区,迁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大格勒乡安家落户。

同年10月由于气候、水土、地理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存在,大部分村民又迁至原居住地,直到1986年龙羊峡大坝正式下闸蓄水后,其中的380户1200多人搬迁至龙羊峡库区北岸的狭长地带上。

48岁的陶希有对于当年的搬迁生活记忆犹新。1981年春天,正读小学的陶希有随父母搬迁至大格勒乡,并播种了小麦。由于气候干燥,母亲和奶奶的气管炎病极其严重,无奈,其父亲向政府申请回迁。就这样,连同陶希有本家一大家子20多口人,在完成秋收后,赶着马车、驴车,丢弃所有的家当,仅带着粮食举家返迁,回到了原本就属于他们的家乡——龙羊峡,从此过上了每隔几年就要搬家的“不定生活”。

村党支部书记马文智说,那时没有水,没有电,更没有路,一片荒凉。吃水到库区边挑水吃,生活十分贫穷。在龙羊峡镇打零工和到山里捡头发菜,是当时村民生活主要来源。吃不饱,饿不死,是每一户龙羊人家的生活状态。

《龙羊峡志》中这样记述:1980年,第一期搬迁的共和县查纳、加什达两村的238、1582人,迁往海西州大格勒。当年秋天,即有人返回库区。嗣后,有150户、1042人陆续离开了大格勒。经反复动员,有17户重返大格勒,有65户、460人安置在多尕当、马汉台等地;还有68户,散居在库区周围。他们有的靠耕种毫无灌溉保证的零星耕地为生,有的在水电部四局工地打临工为生,还有做小生意的,拾废品的。返迁户中还有的人居住在坝区滑坡涌浪范围之内的危险地段。

生活在龙羊新村的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起这一段历史,往往不能忘怀。细细品味,却有着一种龙羊精神的真谛,值得让人回味。

伴随着龙羊峡电站的修建,由于水库水位的不断上移,搬迁成为陶希有父辈这代人最深的记忆和无奈的选择。

原查纳村村民王丕仓今年68岁,在自家的二层小楼里喝着茶、聊着天,其乐融融。旁边是他经营了七年的龙羊新村第一家小卖铺。谈及过去,他笑着说,从20多岁开始搬家,搬到50多岁才有了今天稳定的生活,种粮食、建果园,如今的生活全靠党的好政策。

“第一次搬家1984年,自建窑洞;第二次1987年,窑洞;第三次1992年,库区移民集中安置,主要用木板夯石搭制土墙,搭建简易土房;第四次1994年,随耕地再次搬迁,5间大瓦房圆了住房梦;第五次2011年,美丽乡村示范村让库区移民住进了让外人羡慕的‘海景房’。”王丕仓掐着指头说。

“家追峡谷搬来去。”这是对当时包括龙羊新村在内的龙羊峡周边农村最真实的写照。王丕仓的细数,也是龙羊新村悠久的农耕历史中安家落户的几个阶段。这期间,搬迁和解决吃饭问题,是当时最主要的事情。

马文智说,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改变生活中的困难,老一辈人集中有限的人力,靠骡车、牛车、手推车,铁锹、锄头等简易设备,人工在荒山荒坡上开拓、平整出狭窄、面积不大的有限的土地。同时开挖出简易渠道,从山沟里引雨水用来灌溉。

面对高低不平、地形复杂、土质薄、盐碱大、灌溉难度大的问题,十几年来,“靠天吃饭,赖地穿衣”,成为龙羊新村村民共同的命运。

龙羊峡水库建成初期,水位涨幅周期稳定,每年8-9月份涨水,1-2月份降水。库区沿线大片的淹没区域,在短期内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

于是,每年年初,水位回落,村民们便收拾心情,在被河水肆虐过的土地上抢种,播下来年的希望。

1994年,长期过着流浪生活的移民就地再安置,形成今天的龙羊新村。186户670人重新划分土地,人均耕地0.11公顷。1998年10月水利提灌正式上水,从此,龙羊新村浇上了黄河水,种上了水浇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经济作物的种植。至此,龙羊新村村民们的生活逐步发生了变化。

聆听着龙羊人对苦难生活的理解,和对今后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着对他们的敬佩,思绪涌上心头,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站在夕阳下的库区边,大坝锁黄河、高峡出平湖的美景依旧壮观。

深冬的龙羊新村,一派温馨和谐景象。村庄干净整洁,一栋栋“海景房”错落有致。

改革开放40年,龙羊新村历经坎坷艰辛,由有名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走出了一条共同致富之路。

“是改革开放成就了今天的龙羊新村!”龙羊峡镇党政办主任蔡文清深有感触:“从以农耕文化为主到养殖文化兴起,再到今天的渔业文化、旅游文化……有人说,龙羊新村的发展称得上是三起三落,仔细琢磨,确实如此。”

村主任冯庭忠的第一桶金就是来自养殖业。作为全村养殖大户、领头人,冯庭忠于2002年,借款购进30只羊开启了自己的牛羊育肥贩运之路。“从头一年赔钱挣‘技术’,到后来,一年出栏三茬2000只羊,收入不断增加,最多的一年挣了小10万元。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养殖行业,以至于当时龙羊新村养殖业走在了全县前列。”谈及过去,冯庭忠一脸自豪。

冯庭忠说,仅全村规模户从2000年的10户发展到了2013年的74户,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养殖数量也逐年增多,形成了家家搞养殖,人人都是养殖能手的局面。然而,2013年,由于省外市场动物检疫停办等原因的限制,龙羊新村的牛羊育肥从此陷入下滑。

与此同时,依托龙羊峡水库丰富的渔业资源,龙羊新村村民靠着渔业捕捞,增加收入,从此,村民变渔民。陶希有有着20多年的捕鱼生涯,从最原始的挂网捕鱼到迷魂阵捕鱼,再到现在的灯光网捕鱼;从最初采用皮筏子、小木船,到后来投资建造铁皮船,再到机械专业捕鱼船只和运输船只,陶希有称得上是全村捕鱼高手,甚至其他村民家造船也会请他当焊工。可以说,这片“水上银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龙羊人。

“鲤鱼、鲫鱼、高白鲑、虹鳟鱼、三文鱼、小银鱼(池沼公鱼)……捕鱼过程非常辛苦,早期通常都是起早贪黑,现在大部分夜间捕鱼,虽是老渔民了,但湖面上吹起的西风,仍然让我心有余悸。”一双因常年受冻的双手,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陆渔业船舶证书和渔业船员证书,陶希有的捕鱼经历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但令陶希有感到欣慰的是,这几年靠打鱼产业,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随着渔民数的增加,龙羊湖里的鱼量已经不能满足库区周边渔民的需求,渔民年收入每况愈下。

于是,2015年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龙羊峡开始实行封湖禁捕,每年8月20日开湖,11月20日封湖。也就意味着一年捕捞期从原来的12个月减少到了3个月,即便如此,户均收入也有几万元。今年的三个月里,陶希有仅渔业收入近20万元。

吃苦耐劳的陶希有并不满足于现状。2015年起,开始利用自家“海景房”经营的金龙湾渔江春农庄同样有声有色。自己掌勺,媳妇打下手,最多一天也能接待30、40人。

陶希有说,记忆中小时候就是搬家,成年后,为了生计成为渔民,现在借着龙羊美景,我们龙羊人也走上了转型之路,搞起了农家乐、渔家乐,龙羊新村再一次迎来了新的春天。

牛羊育肥业、库区捕捞业、种植花椒、林果、油用牡丹基地、开办渔家乐、主打鱼品牌……龙羊新村的春天繁花似锦。

马文智说,转型势在必行。依托龙羊湖景区品牌打造,争取政府扶持,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渔家游”,将分散的农家乐与景点结合起来,发动群众进行美化环境,发展好庭院经济。一到春夏,这里户户有采摘园,院内各种花木争奇斗艳,路道旁绿树成荫。

如今,凭借旅游资源,龙羊新村每年都吸引着一定数量的游客观光休闲,从最初农民把自家庭院打扫出来摆个桌子就能营业,到品尝乡村土特产,再到自助采摘、农耕文化体验、餐饮住宿,乃至乡村田园综合体,龙羊新村让游客们从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向回归自然体验农业农村生活转变,感受乡村田园的风光和来自黄河的清新气息、野生鱼宴和农家风味的品尝,使游客真正享受到龙羊新村独特的山水风光,让游客遇见最美的“天上龙羊”。

民俗文化综合体验中心及村史馆、产业园、农产品综合加工、养殖场、池沼公鱼精深加工,以及吃、住、行、观景、摄影、垂钓、徒步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休闲区……翻开龙羊新村乡村振兴重点建设项目表,倾听龙羊新村的发展规划,仿佛一个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龙羊的幸福生活就在眼前。

今天我们从龙羊新村人的身上看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科学务实、争创一流,这一龙羊精神的精髓,同样激荡在他们心中,并弘扬和传承。

这是最美龙羊的坚守。

如今,“天上龙羊”的旧时记忆已经被永久“封印”在了照片里。陶希有、马文智等新一代龙羊新村人把人生最美好的影像同样定格在了这片土地上,他们为自己是龙羊新村人而自豪着、奋斗着!(青海日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