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渔业还处于发展初期,捕捞能力和养殖能力都相对低下,同时,全国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吃鱼都要凭票购买。就算是在素以物产丰富著称的珠三角,广东人每月也只有5毛钱的鱼票。

当时,在广州市民中流传这样一句话:四季如春没菜吃,鱼美之乡没鱼吃。可何止广东,当时的整个中国都经历着吃鱼难的岁月。

直到1978年,一篇题为《千方百计解决吃鱼问题》的人民日报社论,发出了保障水产品供给,解决“吃鱼难”问题的信号,广东就此率先开放水产市场。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这是三十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单独为水产行业发出的联合指示。文件当中明确指出,中国渔业发展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明确了养殖业承包大户的合法性,放开了养殖政策,允许个体经营销售,渔民可以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这一指导方针的实施,让中国渔民迎来了机遇。就此,渔业生产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热潮。

淡水养殖 人工向自动转变

进入二十一世纪,“吃鱼难”虽然已成为历史,但我国草鱼养殖中,依旧存在着散户养殖单产低、规模小,销售受限的弊病。

广东人阳会军在这里头抓住了机遇,想要通过规模化养殖淡水鱼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他首先要建设集中成片的高标准池塘,一来可以更好管理,二来方便把控品质。

图片

2010年,他花了1000多万元承包下一片2000多亩荒废的莲藕塘,又花了2000多万元去改造。2012年,第一期鱼塘改造完成,阳会军以每亩1300尾草鱼的投放量,陆续往鱼塘里投放鱼苗,满心期待大丰收。

可到了打捞的季节,每亩却只打捞上来600尾,连当初投放总量的一半都没有,一共只有1000多斤。不仅如此,前前后后投放了四五批草鱼,都出现了大小不一的情况。小鱼只有七八两重,只有大鱼才能拿去卖。辛辛苦苦养了一年鱼,不但没赚到钱,还赔了一百多万元。第一次尝试规模化养殖以失败告终。

可是,阳会军不甘心,前期已经投入了这么多,无论如何也要找到问题所在,决心再试一次。自此,阳会军每天都在鱼塘边仔细观察,留心鱼的情况,以及员工喂养的情况。终于,让他找到了失败的原因。

原来,当时给草鱼喂料主要依靠人工,时间和数量很难达到统一和标准化,而且鱼塘太大,老式的投料机也无法保证所有的鱼都能吃到足够的饲料。

2013年,阳会军决定通过自动投喂,来减少养殖中的人为因素,从而提高草鱼存活率并达到规格统一。可当时市场上根本没有这种自动投料设备。阳会军决定自己研发一款自动投料机。

阳会军顶着重重压力,一切从零摸索,通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在2016年,成功做出了自动投料装置。

图片

他研发出的自动投喂机,一罐可以装3吨饲料,通过管道定时定量投喂,投料机的转速达到每分钟2800转,能把饲料投出40多米远,摄食面积达到2000多平米,保证鱼塘里的每一条鱼都能吃到饲料。

除了硬件上的创新创造,阳会军还开发了一套系统,将投料机,增氧机和溶氧控制连在一起标准化管理,双管齐下,这次养出来的草鱼亩产提高到了4000多斤,是传统池塘养殖的四五倍,一年就可以有800万斤的草鱼上市!

随着国家对机械化、自动化的大力推进,购买农机也有补贴,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让阳会军大跨步前进。

在阳会军的渔场,机械化的作业,装料、投喂、日常管理全系统管控,1个员工最多可以管4、500亩水面。生产力提高,就有能力经营更多的池塘。2017年,阳会军把鱼塘规模从2000多亩扩大到6800亩。开辟了华南地区最大的草鱼养殖基地之一,产量、质量齐头并进。

图片

深海养殖 处处暗藏玄机

规模化养殖淡水鱼的发展蒸蒸日上,深海养殖也绝不能落后。

大黄鱼,是我国四大海水经济鱼类之一,肉质细腻、在江浙地区还形成了独特的大黄鱼饮食文化,当地甚至有无黄鱼不成席的传统。

曾经,大黄鱼主要依赖捕捞,最多的一年全国捕捞量达到了20万吨。然而从1983年开始,野生大黄鱼数量急剧下降,到1984年,全国存量只有2000多吨。以至于野生大黄鱼的价格越来越高,最贵的时候一斤左右的大黄鱼能卖到1000多元。

图片

吃大黄鱼成了件难事,那么,压缩捕捞量、加快大黄鱼养殖就成了势在必行。

1993年,我国突破了大黄鱼人工养殖关键技术,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开始了大黄鱼“从捕到养”的转变,促进大黄鱼养殖产业的形成。1998年,原本在杭州做外贸生意的俞淳,看中了大黄鱼养殖的发展前景,可要想在这片市场中赚大钱,还是从仿野生大黄鱼入手。别人都在近海的小港湾养大黄鱼,他就决定来到台州挑战当时没人敢尝试的深海养殖。

图片

为此,他挑中了台州的大陈岛。这座岛因为1997年受超强台风掀起的海浪高达36米,相当于12层楼高,在国际水文研究会上被认定为世界之最,因此也被叫做巨浪岛。由于深海风浪太大,从来没人能在这里把大黄鱼大规模养出来。

图片

大陈岛地处深海,是台湾暖流、浙江沿岸流、大陆径流三大洋流和水流系统交汇区,自然饵料丰富,水质肥沃,养出来的大黄鱼也更接近野生状态。这也是俞淳坚持要在这里尝试深海养殖的重要原因。

可大陈岛除了风浪大,还有一个需要面临的严峻问题,那就是大黄鱼的越冬问题。大黄鱼的养殖周期是两年,能承受的最低水温临界点是18度。到了冬天,一旦水温持续一周低于8度,大黄鱼就无法承受。

如果不能过冬,俞淳和其他养殖户就只能从福建买半大的鱼回来养,并且还要赶在年底之前卖掉。这样一来,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受制于人,根本无法实现规模化养殖。

为此,俞淳请教了专家,得到了建议,可以通过模仿大黄鱼洄游的自然习性,让鱼群在冬天往南运到福建的海域,等到夏天高温期时,再把鱼群运回大陈岛。

图片

这个听起来简单的办法,实则对企业的要求高,而且投入成本也很高,几乎没人敢尝试。可俞淳决定放手一搏,他投入了全部积蓄,在福建建起了300口网箱,打算每年6-11月在大陈岛养,12-5月在福建养,帮助大黄鱼越冬,形成接力养殖。接下来第一个12-5月的越冬季,他把10来万斤鱼的大黄鱼运到福建。谁知,在转运过程中,鱼产生了应激、擦伤问题,很难再存活。严重时,一批鱼的死伤数是5000条,损失将近40万元。

要想成功解决问题,每个环节都不能放过。

为了解决减少装鱼过程的摩擦和挤压问题,俞淳专门设计了特别的活水船,整个船被分为了10个仓,每个仓深度达到5米深。同时,俞淳还制定了装鱼标准,每次每网装大黄鱼的数量不能超过900斤,每条活水船的装鱼总量必须控制在一万斤左右。这样一来,能够为大黄鱼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和水体,以确保万无一失。

图片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效地把转运过程中造成的损耗从10%降到了2‰,还大大缩短了时间,10万斤鱼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全部进入网箱。

解决了越冬问题,接力养殖就实现了质的飞跃,产量由十万级向百万级跨越,俞淳成功打开了大黄鱼深海养殖的新局面。除了大陈岛的基地,俞淳还在福建、广东等地建了育苗、养殖等一共7个大黄鱼基地,形成南北互动,推动了浙江省大黄鱼产业的蓬勃发展。

2019年,全国大黄鱼养殖产量达到22.55万吨,是目前养殖产量最高的海水鱼。一代代渔业人的不懈努力,让大黄鱼从产量危机实现了年年有鱼。

今天,在中国,4条鱼中有3条是养殖的,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量远远大于捕捞量的国家。而像阳会军和俞淳这样的新农人,探索出一条规模化,现代化养殖的道路,让产量和质量齐头并进。从吃鱼难到年年有余,他们在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印记。

图片

下集预告▽

《大地渔歌》第二集:箱子里的智慧

根据我国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以及渔业“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总体要求,我国水产养殖业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从传统粗放型向科技驱动型、从资源消耗型向效益拉动型迅速转变。

养鱼的核心是技术!有两位中国渔民,他们一位在海南附近的海域里,放下星星点点的网箱养鱼;一位在广东用集装箱养鱼。在渔业领域一次次主动迎接挑战,不断升级装备、升级技术,把鱼养得更多、养得更好。用来养鱼看似普通的箱子,就是他们创新的成果。这些箱子不仅改变了传统养鱼的方式,也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历史。这么一说,这些箱子听起来很是厉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箱子到底是如何被研发出来的?又是如何帮当地渔业提质增效的吧。

今晚CCTV17《致富经》21:30

敬请收看《大地渔歌》第二集——《箱子里的智慧》

图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