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杜曲街道办所在地,依塬傍水。东靠少陵原,与杜北村为邻,西为西汤公路,北与夏侯村为邻,南与杜东村为邻。村内有水洞坊(九龙潭)、楼坊两处冒眼(泉水日夜自流)。村内还有十家院、公社门、卧龙岗、老街道、大门道、公路沿、陈家场等称谓。6个村民小组,451户,1610人,耕地1100亩。
1907年的樊川
多数村民迁居而来,姓氏30多个,主要有每、赵、陈、张、李、杨、冯、奚、相、刘、牛、王、薛、袁、周、田等姓。兴教寺大铁钟铸有杜曲镇每義,由京城迁居于此。赵姓由山西大槐树下迁居于此。周姓由鸣犊周家崖迁居于此。相姓由西安六村堡相巷迁居于此。薛姓由樊村薛家堡迁居于此。
杜曲西村因位于杜曲街道西而得名,简称杜西村。
杜曲老街道呈南北方向,位于西汤公路东,街道两侧是鳞次栉比的铺面。是清道光十一年(1831)桃溪堡大财东卢玉贤用终南山采回石头加工成石条,从街道南边杜曲小学娘娘庙铺设到杜西村北三义庙,长约2里。两边还用石条做道沿,排水通畅似如今硬化水泥路。后石条多被用来兴修水利,围堵堰渠、河渠、桥梁、箍井口、盖房做地基用。现仍遗存少数石条。在街道中段有一近似钟楼的过街楼房。两丈见方,下有一南北门洞,可过车马行人货物,上层住人执勤报警,保护经商者和民众安全。
清末到民国时期,杂货店铺就有三四十家,京货铺子二三十家,粮店五六家,中药铺四五家,肉食店四五家,饭馆、食堂、酒楼十二三家,木器店六七家,铁匠铺五六家,中医诊所五六家,旅店七八家,车马店五六家。清代康有为饮杜曲黄酒后诗云:“晚饮杜曲酒,夕望樊川月。”
逢集日因人多显得街道狭窄,集市便向杜西、杜东村扩展。
村子背靠少陵原,面对神禾原,中为樊川,潏河流贯其间。这里原名后宽川,汉高祖刘邦赐给名将樊哙的封邑,在此建有园林别墅后称樊川。据《明清西安词典》介绍,西安当时有12处著名景观,杜曲镇辖区的景观有樊川晚浦、杜曲花光、玉峰轩、凤凰嘴等。
另有庙、观、教堂。
杜曲半原的普渡禅寺
帝王庙(集王庙),占地约8亩,原有大殿、偏殿、门楼牌坊、房屋数十间,逢集日由柴行、粮行、商行出资在帝王庙演戏,故又叫集王庙。清末民初改为兴国小学。新中国成立后,杜曲区、杜曲乡、杜曲公社、永红公社分别在帝王庙内办公。1975年杜曲公社迁往西汤公路现址。现改为民居和杜西村两委会办公场所。
菩萨庙,位于杜西村中心,邻近老街道。东西宽约十丈,南北进深二十丈,向北是7间大戏楼,中间是观众看戏的场地,后院是5间菩萨庙。20世纪7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时居住过,知青返城后不久被拆除,建戏楼。
土地庙,位于杜西村北临夏侯村少陵原下,门朝樊川,有庙门围墙,6间圈棚,偏殿两间两层,人可上下走动,五面窑洞,每面窑洞约30平方米,分别供奉着土地爷、太上老君及师兄弟、顺其道人等塑像、壁画。1979年拆除。
玉王殿,在土地庙南,现杜曲砖厂塬畔。1952年毁于塌方。
丹阳观,又称丹观。位于玉王殿南。明弘治四年“重修丹阳观记”石碑载,丹阳观是长安较大道观之一。立碑两通,房屋几十间,五面窑。丹阳观清朝同治年间(1862—1869)被烧毁。1952年塬倒窑塌。
三义庙,位于杜西村北瓦窑处。由每、赵、陈三大姓捐资修建,供奉着刘备、关羽、张飞,民国时被毁。
基督教堂,位于杜西村西汤公路东边。占地2.16亩,1946年,张子宜牧师在杜曲镇创立自力会长安分会,建教堂一座。信教群众200多人。现有教堂六间。
杜曲集门口
新中国成立后,杜西村分为8个生产队。塬上地多于川道地,塬上旱地多以种小麦为主,秋季兼种玉米、谷子、红薯、黄豆、绿豆等豆类或萝卜等作物;川道地可以灌溉,旱涝两收。主产小麦、水稻、玉米、油菜,亦产杂粮,各类蔬菜、瓜果等。
生产队时,各户在自留地上做文章,一年三料,蒜苗地里套种土豆,蒜苗出售后补栽旱烟,远近有名气。
1995年开始硬化主干道,2008年巷内硬化,2010年完成村后巷道路硬化。为全村所有道路安装路灯照明亮化;打井安装自来水户户通;新建150平方米村委会办公楼和健身活动场所;实施环村绿化,栽种国槐3400株,村道栽种百叶红、紫广玉兰、雪松等。塬上坡地栽植核桃树等经济林120亩,塬上旱地种植西瓜200亩。全村有汽车26辆,摩托60辆,农用车20辆,农机8台,部分村民在杜曲街道开商店、餐饮或摆摊设点,贩运蔬菜、瓜果、衣服、建材等创收致富。
赵家大门道外的国槐树人称汉槐,直径达4米,树高11米,树冠160平方米,中空,树龄在1000年以上。是杜西村的活化石。
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为村过会日。
社火是老几辈传下来的自娱自乐活动,历史悠久,样式繁多,特色鲜明。每隔若干年,村内就会敲锣打鼓,装扮社火、高跷(俗称柳木腿),在村内和杜曲街道,公路沿线巡游几天。还到韦曲参加过巡游。
武术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内青少年多拜师于陈志和、杨善善、杨银海等通背拳、螳螂拳拳师,授徒几十人。外人称村子为拳呱呱村。
新中国成立前,杜西村民奚铁娃,曾为县委书记李浩当过交通员,传递情报,保护其安全。村民杨志义(1929—1952)于1949年参军,1952年12月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烈士。
村内教书的多,匠人多,有技术的能人多。书法绘画、下棋说书、握笔的多。由于临街,牲畜饲养交易多,因而村子的兽医、交易员也多。每增辉1984年获农牧渔业部“农技推广荣誉证章”,赵立山获“西安市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每清贞、相生瑞除在杜曲牲畜交易市场促成家畜交易外,还被长安县工商局聘请,在上塔坡村县牲畜交易市场当牙家,促成骡、马、驴、牛等牲畜交易。此外,杀猪卖肉的屠户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