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底

好地好水造就美味蟹

黄河大闸蟹”的养殖,让原本靠着种地吃饭的农民,走上了幸福生活,在对当地人的对话中,他们都曾提及过这里出产的“黄河口大闸蟹”,拥有如今的知名度,味道好是其根源。

可这味道好的大闸蟹,到底是怎样炼成的,为何有些地方出产的大闸蟹口感不如这里?8月20日,记者走访永安镇多家从事养殖、经营、销售的大闸蟹商户,听到了他们的讲述。

刘世强是永安镇从事大闸蟹行业的商户之一,他是最早一批放弃种地,转养大闸蟹的农户之一。

8月20日上午,他带着记者走进一家养殖基地,参观了他建在这里面的蟹池,记者看到,这家养殖基地占地规模很大,里面道路修得很平整,几处大门全都有专人看守,只有这里的蟹农才可以随意出入。

养殖基地里的蟹池划分整齐,蟹农承包下后,就在各自的蟹池,按照统一的标准,培育着大闸蟹,看起来十分规范。

在谈及“黄河口大闸蟹”味美之谜时,刘世强说——

—我认为我们的大闸蟹味道好,是跟水质有着直接的联系的,我们养蟹用的水,都是黄河水,黄河水在流淌过程中,里面的含沙量很大,在我们镇甚至我们县来说,就形成了适合大闸蟹生长的天然环境。20年前,一些水产专家来到我们这里考察,之后村里领导便开始号召我们养殖大闸蟹,使我们走上了新农业之路。

现在我们这的大闸蟹养殖,也从最早单一方式养殖,开始了多元化,拿我来说,我有湿地养殖,有池塘和水库的养殖,我周边的同行还有苇田的养殖。

这些方法各有好处,有的是以注重产量为主,有的则是以注重单只个头为主,各有各的好处吧。

可以说是地质和水质的综合吧,造就了天生就美味的“黄河口大闸蟹”……

8月20日上午,记者从垦利县政府了解到,垦利县自大力推广大闸蟹养殖开始,已成为黄河流域知名的大闸蟹养殖基地。2010年,垦利县大闸蟹养殖面积已达到40万亩,其中湿地生态护养面积30万亩,池塘养殖面积4万亩,水库养殖面积4万亩,苇田生态养殖2万亩。

2010年垦利县生产成蟹 6800多吨,实现产值6亿多元,预计到今年底大闸蟹产量可突破7000吨,实现产值7亿元。

管理

东西好还会吆喝,远近驰名

先天条件的优越,造就“黄河口大闸蟹”的味美,可致使其有了如此知名度,又是何种原因造就?

8月20日,记者联系上当地一家知名的大闸蟹养殖企业,办公室一名王姓工作人员介绍说,“黄河口大闸蟹”有如今的知名度,他认为是从四个方面造就的。

他说——

—首先就是养殖的环节,县政府推广的生态健康的养殖模式,建议蟹农以“种草、投螺、希放、套养”等方式进行养殖,规范养殖后,螃蟹的单只重量提高了30%左右。

单只螃蟹的重量上来了,县里就开始注重了品牌创建,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培育黄河口大闸蟹无公害品牌,并组织县里知名大闸蟹企业参加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的宣传推介会,我认为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以前的时候平均每斤也有20多元,现在平均每斤的价格已经超过50元,那些单只六七两的,更是达到了每斤130元以上。

现在,我们出产的大闸蟹知名度上来了,企业和蟹农在保证市场需求量的情况下,还开始了反季节销售,一些原本可以出水销售的蟹子,蟹农也都进行了暂养,等到来年春季时,每斤售价可增加20元以上。

为了保证蟹农和企业的利益,县政府的配套设施也都开始了建设,在垦利县,永安镇大闸蟹交易中心和李呈水产批发市场,已经成为大闸蟹采销的主要买卖市场,一些购销大户的大笔交易,很多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我认为“黄河口大闸蟹”能深得人们喜爱,除去本身味道好这个源头外,跟科学的增产和有效的宣传销售,是密不可分的……

讲述

大闸蟹改善生活,几乎家家有车

8月19日上午,记者走进了镇西部一个村庄,村庄名为“牛圈村”,靠养殖大闸蟹为主。一位村民说村庄很大,但人口不多,只有70多户,但户户都算得上富裕。

村里的路修得很平整,在靠近村中心的一处民房前,记者停下了脚步,敲门过后,屋门缓缓打开,一位老人出现在记者眼前。

老人身高约1.7米,皮肤黝黑,精神矍铄,听到记者的来意后,老人热情地将记者迎进屋内,老人说自己姓李,今年65岁,妻子两年前去世,目前是跟大儿子一起居住。

老人养殖大闸蟹已经有20年了,目前,他的两个儿子也都从事大闸蟹养殖。老人回忆着说——

—那时候我们村很穷,靠着种地维持生活,可地却不行,累死累活干一年,到手的庄稼也卖不了多少钱,当时的日子过得太紧巴了。

我记得是1993年前后吧,村里的领导通过各方了解之后,认为村里的情况适合搞大闸蟹养殖,就鼓励村民放下手中的锄头,进行转行。

村里几个胆量大的年轻人,开始了尝试,结果第一年就挣了接近七八千元。七八千元啊,是种地3年才能得到的收入,这个消息在村里很快就传开了,于是大家都先后放弃了种地,开始搞起了大闸蟹养殖。

这不,一转眼就过去快20年了,村里人都富裕了,靠着养殖大闸蟹,村里的人一年至少都能挣个七八万元。

以前那些年,村里看不见一辆车,可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车,像我的两个儿子,每人都有两三辆车,管着平时出门和给人跑长途送货……

前景

“养殖户二代”目光很长远

天资和努力,造就了“黄河口大闸蟹”这个品牌的成功,荣登“中国十大名蟹”,并使永安镇成功当选“中国大闸蟹之乡”。

看着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19岁的刘强(化名)心中充满了自豪,刘强是永安镇人 ,他的父母都是从事大闸蟹养殖和销售,家中有多个蟹池,他回忆说,自从家里养上大闸蟹之后,生活是越来越富裕了。

当刘强的父母得知记者是从青岛而来时,他们告诉记者,刘强今年高中毕业,考取的学校就是青岛农业大学,并且报考的专业就是水产养殖。

在谈及自己报考的这一专业时,刘强说:“我报考专业时,别的也都没有什么兴趣,我就希望学水产专业,将来回到家乡,从事水产的养殖和管理,希望家乡变得更好吧……”

8月20日,结束了这次探访,“黄河口大闸蟹 ”——这个数万人共同努力创造的品牌,依托优越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努力,让这里的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它的成功,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当下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必然。

文/图记者 刘震

◎小资料 黄河口大闸蟹

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毛蟹、清水蟹等,是我国著名的淡水蟹。以往,国内盛产大闸蟹的主要是南方的安徽等省份。1993年,在育苗和养殖试验成功后,东营市开始大面积推广黄河口大闸蟹的无公害养殖。蟹苗由野生原种蟹人工繁育,养殖用水以黄河水为主,饲料以黄河水繁育的野生杂鱼为主。目前,当地已发展成黄河流域最大的大闸蟹养殖基地。

业内人士称,在黄河口大闸蟹已具一定市场知名度的背景下,当地政府之所以携带当地企业四处“征战”,意在抢夺由南方省份独霸多年的大闸蟹市场。目前,由于采用了“鲜活水产品仓储保鲜方法”和“鲜活水产品恒温仓储装置”两项国家专利技术,东营的大闸蟹深加工业已初具规模,产品涉及蟹黄、蟹肉、蟹油、醉蟹等种类,其不仅畅销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还顺利打入韩国、日本、西欧等国外市场。A4~A5版版权所有,未经信报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