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中药材种植致富_农村致富经中药材种植_乡村种植中药致富

石门登村秦艽基地里绿油油的秦艽苗

在地处云南福贡北部碧罗雪山脚下的石月亮乡石门登村,峡谷深处的一片片秦艽种植基地里,绿油油的秦艽苗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村民们忙着对这些“宝贝”进行精心管护。

中药材种植致富_农村致富经中药材种植_乡村种植中药致富

丰金才(左一)在石门登村秦艽基地指导管理技术

“这片秦艽今年就有效益了。”现年37岁,正在基地里指导村民秦艽种植管理技术的丰金才说。

80后的丰金才是怒江福众中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秦艽种植不仅成就了他的返乡创业梦,还圆了他的乡村振兴梦。

近年来,福贡县石月亮乡党委政府立足生态优势,坚持“政府搭台、村组牵头、企民携手”思路,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服务支撑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动全乡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在响应国家返乡创业号召,抓住石月亮乡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好时机,经过较长时间项目跟踪和实地考察后,丰金才发现家乡气候适宜,土壤特性良好,适合秦艽生长,于是决定放弃多年苦心经营的投资生意,返乡创业。

“乡村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又成就人才的舞台。”石月亮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良好的营商环境、合理的产业布局、完善的设施建设、提升的村容村貌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回乡创业。

2022年,丰金才回到家乡,投入70余万元成立了怒江福众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在石月亮乡石门登村、干么夺村分别种植秦艽50亩;在上帕镇知之洛流转土地400亩,现在正在平整土地。

中药材种植致富_农村致富经中药材种植_乡村种植中药致富

石门登村秦艽基地挖出来的秦艽

目前,石门登村秦艽基地已初见成效,实现亩产值1万元左右,解决当地零时务工岗位807个,发放工资金额约10万元;干么夺村秦艽基地已开工,提供临时务工岗位283个。

中药材种植致富_乡村种植中药致富_农村致富经中药材种植

中药材种植致富_乡村种植中药致富_农村致富经中药材种植

干么夺村秦艽基地

丰金才在自己致富的同时,积极带动家乡父老共同增收。他积极引苗育苗,免费发放秦艽种苗、塑料薄膜给农户,带动当地村民普有早、邓四林、丰县生等11户农户从事中药材种植,同时吸收当地群众到公司务工,得到了父老乡亲的一致好评。用他的话说:“在外就业赚钱,不如回来带动邻里乡亲奔小康,心里更踏实。”

种植秦艽是辛苦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亲自去做。自己选择的道路,一定要坚持下去,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丰金才一步步实践着自己的梦想。

基地雇工的时候,他全部选择流转土地的农户,更是照顾村里的脱贫户,让村民在秦艽基地做一些播种、拔草等力所能及的工作。

农村致富经中药材种植_乡村种植中药致富_中药材种植致富

丰金才(右一)在干么夺村秦艽基地开展技术指导

种秦艽,一年四季都要除草、打药、施肥,基地常雇工人达四五十人,高峰时可达百余人。

“在基地务工,我每个月有1500余元的收入。”现年60岁的干么夺村村民里阿低告诉记者,他家有1.6亩地,之前只种植玉米,基本上只能维持生计。自从改种中药材后,不仅拿到土地流转资金,还可以在基地务工,赚钱顾家两不误。

“今年我们又在石月亮乡左洛底村干么夺小组流转土地50亩种植秦艽,村里剩余劳动力可以在基地务工增加收入。”丰金才说。

“村民拿到土地流转资金的同时,通过务工能多挣几千元,学到技术后还可以自己种植中药材。”从怒江福众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合伙人王星明口中得知,村民们学会中药材种植技术之后,还可以在自己剩余的土地上自主种植增加收入,或者自愿入股公司分得“股金”。

一株中药材,绿了生态,也鼓了群众口袋。中药材这朵产业之花,成为福贡县石月亮乡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新载体。

农村致富经中药材种植_乡村种植中药致富_中药材种植致富

丰金才(右前一)在干么夺基地和村民一起种植秦艽

“去年,公司在石月亮乡石门登村种植秦艽取得成功,今年完成销售后,老百姓将得到更多的收益。”丰金才说,公司将扩大种植面积,继续提供药材种植指导和药材加工服务,扩大周边合作社和农户辐射面,增加村民收入,以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助推乡村振兴。

怒江州传媒中心记者:忠林邓 杨雪辉 桑茂英

福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杨俊 少友叶

扫描上方二维码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