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几天将在园区新搭建500个椴木香菇有机食用菌大棚,得抓住晴天把所有材料先要运进去……”近几天,四川广元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广元利州区白朝乡观音村党支部书记、广元市恒昌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钦在该村食用菌园区和10余名村民做夹板、砌堡坎……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10多年来,王钦带着乡亲们,用汗水和泪水,在利州区白朝乡,那个传说中离月亮最近的地方,从泥泞小路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让荒山变成产值9400万元的“金山”
白朝乡曾是利州区最偏远落后的乡镇,“地薄粮少没钱用,一冬三月吃土豆”就是从前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今年46岁的王钦是土生土长的白朝乡魏子村人。
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外经商的王钦心系家乡,果断回乡创业,带动父老乡亲快速致富,决定发展周期短、见效快的食用菌产业。
为了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王钦自费到浙江、福建、山东、安徽考察,亲自选育灵芝菌种。为节省开支,从灭菌制种接种到装袋下地,从水分管理到病虫防治都是王钦和妻子两人负责,不分寒暑,不管冷热,凌晨五点过就起床干活,晚上干到十二点,经常是一身泥一身汗。
冬春两季是最忙的时候,王钦就拉着妻子吃住在大棚里,半夜被冻醒也一直守在灵芝棚里。从最开始的香菇、木耳,到后来的灵芝、石斛、羊肚菌,再到现在的桑黄,王钦科学规划、刻苦钻研,跌倒了再爬起来,一步一个脚印突破技术难关。
期间,王钦先后与西南科技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等院校合作,培育灵芝新品种,种植仿野生石斛。在他的努力下,曾经贫瘠的荒山摇身一变,成了年总产值达9400万元的“金山”。此外,他还先后捐资2万元助力当地产业发展,捐资1.1万元给本村7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用品。
如今的白朝乡,所辖村300余户农民发展食用菌、香菇、木耳、银耳、金耳等近900万袋(椴),种植羊肚菌90亩、灵芝120余亩、林下石斛400余亩,白朝乡成功创建为灵芝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
带动全乡200户农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
2015年,王钦当选魏子村村委会主任后,针对村民因缺资金、技术不敢发展产业的情况,王钦主动提出垫资制作食用菌袋料,出菇时由村民自由认领、管护,采菇后由他负责销售,让村民全程“零风险”投入。
提起王钦,69岁的兰仕春直竖起大拇指。因为年纪和身体原因,兰仕春一直没有好的经济收入来源。2015年,随着王钦返乡创业建起了食用菌基地,也打开了兰仕春的增收门路:流转土地、园区务工,一年下来增收近万元。
在王钦的带动下,不仅魏子村17户贫困户均找到了增收途径,如今,白朝乡有5个村发展食用菌产业,种植食用菌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大家都支持他,我们有劳动力的都来喊他教我们种!”白朝乡徐家村村民李成兰说。
为促进群众多方增收,在灵芝生产过程中坚持使用当地劳动力和留守人员,年劳务支出达18万余元,部分农户仅凭这1项就增收近6000元。截至去年年底,他已带动200多户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人均增收4260元。
“王书记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默默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想像他一样为乡村振兴发光发热……”去年刚刚入党的年轻党员母晓琼说,为了村子发展,王钦吃住在村委会里,但村委会没有宿舍没有床,他就在会议室用硬邦邦的椅子拼成一张床休息……
“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返乡创业,我很开心。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哪愁过不上好日子?”在王钦的引导下,先后有100多名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发展食用菌等产业,有3名年轻同志被吸收到干部队伍中。
先富带后富,让群众找到致富门路
空调,卫生间,床铺……在一辆改装过的依维科车里面,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这是王钦的第二个“家”,一年里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奔波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上,不仅是本村本乡本区、还有本省以外的地方……
在“房车”的陪伴下,王钦带着技术和菌种几乎走遍了川陕甘毗邻地区。提起王钦,远在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山水村村民王璐更是赞不绝口,“第一次联系上王老师是下午5点钟,当天晚上他就驱车4个小时,来我这指导技术。到这里都凌晨了,他饭都没顾得上吃,直接睡在车上,油费路费也不要,我特别感动。”
同时,他还多次到川陕甘毗邻地区和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免费指导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自己贴油费、贴路费、贴餐费,王钦把技术送到了千家万户的“家门口”,通过先富带动后富,让无数群众找到了致富门路。
“群众信任我,我就更要当好他们的‘主心骨’,继续做大产业,让群众过上小康生活,这是我最大的快乐!”王钦乐呵呵地说。
去年年底,村“两委”换届,王钦当选观音村党支部书记,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谋划村里的产业发展。观音村准备打造10公里樱花带,形成农旅观光带,带动村农旅产业发展。
群众选他当代表,他要带领大家富起来
2016年,王钦当选为广元市第七届人大代表。他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富不算富,要让周边的群众共同富裕才算富”。作为市人大代表,他经常走村串户,说理念,传技术,拉家常,送物资,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2017年,看到本村贫困户兰继兵、王钦贵家庭没有经济来源时,为他们分别免费送上石斛种苗,并教他们种植经验。同时也为其他贫困户免费提供中药材种子,免费送去大棚钢管,免费提供黑木耳、香菇菌种和技术支撑。
“人民代表为人民!”这是王钦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利州区龙潭乡桃园村,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履职为民作用,用技术帮扶徐清志发展产业种植段木香菇、银耳5000余段;在金洞乡站湾村为贫困户李攀富规划中药材产业,并找来企业签订回收合同;应广元市人社局的邀请到该局所帮扶的剑阁县公店乡五一村、六一村谋划农业发展;到旺苍县水磨乡与市科技局王正前老师所驻村规划贫困户产业。如今,有11户贫困户通过认购、认领、承包交产(劳务)等方式参与,户均种植食用菌1万袋;非贫困户发展7.23万段(袋)。产业发展户增收4260余元。
作为一名利州区籍的市人大代表,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王钦坚持使用当地劳动力和留守人员。每年仅劳务支出就达20万元,如今,使之逐步成为当地山区农民群众增收脱贫致富的一条主要途径。
近年来,王钦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提出的偏远山区如何靠山吃山使老百姓增收致富、如何让返乡创业者自愿回乡创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机融合等议案得到广元市人大常委会议案组的充分肯定。
“人大代表除了建言献策,还要尽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富起来才是我最大的快乐!”王钦如是说。“下一步,他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将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观音村做实生态有机产业,着力发展以林植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继续扩大以羊肚菌、香菇等食用菌为主的菌类产业。以农旅融合,打造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力争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刘怀英 中国晨报 王诸德 汪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