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编走进通江县广纳镇石庙村,在金黄色的稻田里,村民们分组下田,正忙着收割成熟的稻谷,在轰鸣的机器声和村民的协作中,割稻、脱粒、扬场、稻谷入袋一气呵成。但这可不是普通稻田,水里暗藏玄机,鱼儿游来游去,这是该县新竣工的稻田养鱼项目。
自今年4月以来,通江县在广纳镇实施高标准稻田养鱼推广项目,引进通江县柏瑞农业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00万元,流转土地200亩发展稻鱼养殖,投放鱼苗40000余尾,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变山区劣势为优势,带动群众增产增收。
稻田养鱼只需投入鱼苗成本,同时减少稻田化肥农药施用量,提升稻米的质量和安全。这种传统生态种植出来的稻谷,它的市场价格比一般种植的稻谷高五倍以上。“今年种的这个水稻全部是生态种植,每亩按照10%左右的面积投放鱼苗,没有施任何农药。预计每亩可使农户增加收入1000元左右,节约成本100余元。”石庙村临时党总支部书记何军说,鱼儿还得再养两个月再捕捞出售。
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公司,再到公司务工,不仅得到了土地流转费,增加了收入,还能学到新的农业技术。“水土和旱土各流转出去了一亩,一年有700多元土地流转费。平时我自己也种了一点水稻,加上再到这儿来务工能赚一千多元,确实很好。”今年58岁的村民刘多秀心里乐开了花。
在稻田养鱼项目实施中,通江县还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村组田间开展种稻、养鱼各环节的技术指导服务,将水稻种植与稻田养鱼有机结合起来,获得稻鱼两促进、双丰收。“从打田、理沟、采购优良品种,到温室育秧、插秧技术指导,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保证不施化肥和农药。”刘多秀说。
据了解,通江县稻田养鱼项目于今年6月竣工,以广纳镇石庙村为点,辐射到佛驹山村、铜钵山村。截至目前,已为石庙村村民增加就近务工劳务收入20余万元,年度内预计出售鲜鱼20000斤,收获无公害稻谷50000余斤,切实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