鰤鱼是日本的特有鱼种,作为吉祥的出世鱼(出人头地之意)而闻名。鰤鱼是鲈形目鯵科的一种海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不仅含有丰富的EPA、DHA、蛋白质和脂肪,且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由于鰤鱼特有的肉质和独特的口感,在日本被人们主要制成生鱼片,口感香甜细滑,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国际商品鱼类消费市场同样占有一席之地。
在日本最为常见的鰤鱼品种莫过于五条鰤、黄条鰤和高体鰤,这三种鰤鱼在日本被称作“鰤鱼三兄弟”。五条鰤走大众亲民路线,自古以来被用于各地传统活动,并作为活动庆典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同时,它也常被用作生鱼片或寿司料,出现在日本民众日常餐桌上。高体鰤则是高端精英路线,在日本被视为上等食用鱼,口感鲜美可口,且由于天然鱼苗较难批量捕获,价格不菲。黄条鰤知名度虽稍逊于五条鰤和高体鰤,但市场价值并不低,其脂肪含量少,口感紧致弹牙。截止至今,鰤鱼在日本国内市场的消费量已经远远超过本国的产量,因此市场的差额量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每年日本都要进口大量鰤鱼苗以满足其市场需求。
鰤鱼养殖发展背景
鰤鱼原本是一种洄游鱼,鰤鱼自春季至夏季由南向北洄游,自秋季至冬季由北往南回游。两岁以下只是短距离洄游,但在第三年成为成鱼后,便开始长距离的洄游。鱼群在秋冬时候,从北海道南下产卵,共分成两支队伍,一支从太平洋沿岸南下,另一支沿着日本海沿岸往东海洄游。第二支所经过的日本海秋冬环境十分恶劣、经常波涛汹涌、电闪雷鸣,受到惊吓的鱼儿会吃下足够食物,然后不再进食,潜至深海洄游。这一支鰤鱼因常常与海浪搏斗,肉质紧实,同时为了抵御寒冷,鱼身上积累了相当厚的脂肪。因此与第一路南下的鰤鱼相比,第二路鰤鱼的品质非常高,肉质异常甜美,脂膏丰腴,含油量非常大。在此时便被称作“寒鰤鱼”。产卵期在东海区为2~3月,在日本的九州和四国岛周围海域为3~5月。鰤鱼寿命为7岁,最大个体为96厘米,体重13公斤。
(在日本海反复北上南下,4~5年间长成80厘米以上的成年鱼)
鰤鱼生长速度快,具有极好的水产养殖潜力,适应集约化养殖条件。网箱养殖周期为2年,一般养殖1到2年即可收获,养殖密度按每平方水体放养20公斤鰤鱼为宜。鰤鱼生长速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在相對适宜的温度下,生长速度非常快,鰤鱼在7~28℃水温范围内生存,生长的最适合水温为18~26℃。2018年希腊海洋研究中心教授在布鲁塞尔宣传会议上提到鰤鱼在26摄氏度的环境下,鰤鱼个体表现出快速生长状态。
(亚洲主要的海水养殖鱼种,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
(鰤鱼在26摄氏度的环境下,鰤鱼呈现出快速生长状态)
鰤鱼全年捕获量并不稳定。全世界95%以上的鰤鱼养殖产量来自海上网箱养殖。鰤鱼的网箱养殖最早起源于日本。目前人工繁殖技术已解决。鰤鱼是亚洲主要的海水养殖鱼种,占海水有鳍鱼总产量的17%,2003年产量接近160000公吨,几乎全部产量来自日本。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年产量较稳定,保持在140000–170000公吨之间,这些鱼大多数通过网箱养殖生产。日本主要养殖的鰤鱼为黄条鰤、五条鰤和高体鰤。日本的鰤鱼养殖历史始于1927年的香川县。1954年近畿大学水产研究所开始试验海水网箱养殖,并在鰤鱼养殖中推广。养殖鰤鱼以捕捞天然种苗养殖为主,但也有少量使用人工种苗养殖的情况。之后日本水产公司黑濑水产研发出新的养殖技术,他们不再养殖天然幼鱼,而是从优质鱼体中人工取卵后进行孵化。在过去20年间,海水网箱养殖作为网箱养殖的主要形式,已经在全亚洲得到推广。
(日本初期养殖鰤鱼海水网箱)
得益于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以营养学为参照计算热量和养分投喂适量的饵料,因此它们的营养和味道达到了可与天然品种相媲美的程度,独特美味的原因在于它们独特的饲养方式,日本鰤鱼养殖技术的一大特征是喂食。为了防止红色鱼肉氧化成褐色,将各种柑橘类果品作为饵料投喂的“水果鱼”养殖法在各地广泛普及。鱼身上的清新柑橘香,鱼腥味少的特征博得了人气,日本接二连三地推出新品——如“柚子鰤王”、“臭橙鰤”、“蜜柑鰤”、“巧克力鰤”、“橄榄鰤”等独特品牌鱼。可以说,日本地域独特的水产养殖技术为人们带来了各类口感的鰤鱼。在深水网箱内,鰤鱼比传统养殖鱼类生长得更快、更健康、更美味。现在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上等的别具风味的鰤鱼,肥美醇厚的鰤鱼肉烹饪方式多样,代表菜有鰤魚刺身、照烧、鰤魚炖白萝卜、鰤鱼涮锅等。
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加,我国在1990年开始对鰤鱼开展网箱养殖,我国鰤鱼养殖技术逐渐发展起来,早期主要借鉴了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先进技术。2010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首次开展了鰤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的试验,培育出少量苗种,但遗憾的是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2012年,福建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院黄宗国研究员在厦门召开了一次会议,会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培育鰤鱼苗种。2013年黄海水产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人工工厂化育苗鰤鱼的方法,获得数万条平均长度13.6厘米、平均重量28.4克的幼鱼,标志着我国人工繁育鰤鱼取得重大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捕获的鰤鱼幼鱼大多不是用于养殖,而是直接出口日本。出口的鰤鱼幼鱼体长一般约 25 厘米至 30 厘米,运抵日本后将进行一年半左右的养殖,再作为商品鱼进入市场。鰤鱼苗出口日本价格大约在600日元/条,但商品鱼在日本的售价可以达到7000日元/条,原因在于养殖鰤鱼比直接“卖苗”的产量周期长,风险高,如果在一年之内不能养成商品鱼的话,则须进行越冬培育。由于鱼苗体小,个体较轻,因此其饲养成本也相对较高。商业鰤鱼至少12至18个月,大型鰤鱼至少2至3年。在此之前对于大多数养殖企业来说,鰤鱼苗种成本高加上养殖周期长,显然不是广大养殖企业追求“短平型”项目的最佳选择。
鰤鱼养殖发展潜力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海水养殖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养殖种类数量和养殖区域不断增长。根据海洋渔业资源现状,中国积极调整本行业结构,努力保护和合理利用近海空间,使海水养殖业持续适应海洋渔业生产的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在渔业行业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改革和新政策,实施这些新政策的目的是通过保护海洋资源以及促进海水养殖和海洋牧业,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重大发展,网箱养殖将在增长量中占较大比重。
近年来,在“环保风暴”影响下,我国近海网箱逐渐向深远海转移,深海抗风浪网箱的成功研发也为行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硬件设备,为鰤鱼养殖提供了更多机会。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鰤鱼养殖国和出口国,每年出口近千吨产品给世界上30多个国家与地区,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1/4。在人工繁育成功背景下,鰤鱼养殖技术壁垒基本上已突破,我们完全有能力自己养殖鰤鱼。日本活鱼运输船也常到国内各码头港口直接采购,海关监管部门采取了"边检边放,船边监管"模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水产行业对外贸易发展,迎来鱼苗出口创汇高峰。鰤鱼市场前景逐步被发现,深水网箱养殖被视为可持续养殖,鰤鱼是中国水产企业千载难逢的机会。因此,国内规模化养殖鰤鱼的发展潜力巨大。
(日本活鱼运输船到国内码头港口直接采购鰤鱼鱼苗)
汕头南澳耕泰洋进行可持续性鰤鱼养殖规划
基于对鰤鱼养殖前景的看好,在国内水产养殖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南澳平屿以西这片得天独厚的优质海域,汕头南澳耕泰洋水产有限公司计划未来以鰤鱼为公司渔业养殖重点目标,在打造产品力上做出鲜明突出的创新优势,从关键技术、市场需求和实验评价三个环节保证推向市场的产品具备良好品质。鰤鱼品质的稳定性是保证耕泰洋产品优势的关键一环。从产品定位开始,汕头南澳耕泰洋将养殖关键技术、实验评价、冷链存储运输、终端管理等多个环节严格把控,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打造推进深远海养殖的标准化、产业化生产,领跑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