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树:培植茯苓砍树时,应砍大留小,砍密留稀,不砍小树及母树。
2、砍伐时间:用于第二年下窑的松树,可在头年秋末冬初大寒季节以前砍完,其好处:主要是冬树休眠,水气下降,经过冰冻日晒干得快、干得过心。如树砍得过迟,则不易干过心,容易脱皮脱筋,不易接上菌种甚至有的会成瘟窑。
3、剥皮留筋:松树砍后,削枝留梢,再剥皮留筋,全株放在山上,待松毛由青转黄时,锯节堆码。剥皮留山后的锯料,主要是使松料质地松泡,防止料筒的锯口被松油封住,菌丝不易接上。剥皮留筋应视树大小而定方数,树径60厘米的剥4方,90厘米剥5方,一米以上的大树剥7方。节疤要剃平,剥皮要见末,剥时一定要在两方之间,留1厘米宽的皮不剥叫(筋),筋的作用便于茯苓菌丝引传上料,引浆顺其传走。
4、锯料堆码:锯料上码可于冬末春初开始进行。已砍倒剥皮的材料,在山上经日晒后,着有脆声音时,就可锯料,使其透光干透。筒长大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料锯好后,应及时运往窑场附近,放于通风透光处,堆成横一层直一层,中间留有空隙,使其通风晒干。
5、选畜场:选场时应做到四要三不。一要细沙或小黄泥与豆面沙,要捏成团,一撒成沙;二要老林场,三要风,向阳好;四要避北朝阳,宜于东西南方向。而不要选择阴湿地方,北风吹刮及死黄泥排水不良等地方。畜场选好后,可于冬前挖窑,因经过一冬冰冻风化,土壤硫松。窑大小一般是厢宽2.8米,深达45厘米以上,并将石块、草根拣除,但松树根可留在场里,以便生长出茯苓。场地周围应开好排水沟,以便于排水。也可以下窑前一个月(即五月左右)在选好的地内,顺着山的坡度挖成长方形的窑,长一米、宽45厘米、深45厘米。西窑之间相隔30厘米,中间修好排水沟,以免雨水灌入窑内。挖时窑底保持原坡度形,并把草根、石块等拾净。
6、选引和传引(选种和接种物的制备);选择新鲜皮薄、粉白、浆水足,约1公斤的茯苓为引(菌种)。将水不足或色黄板硬,无浆水者因生命力不强,不宜作引。肉引接和:即采用鲜茯苓,直接在料筒上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