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归:掘金特色“小水果”,敲开促农增收“致富门”
初冬时节,走进秭归县归州镇,一个个金黄的“九月红”脐橙像红灯笼一样缀满枝头,果农们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采摘、分拣、打包,然后将一箱箱鲜果送上货车运往全国各地。
放眼秭归,果园内正飘香的还有香甜苹果柿、泉水梨、猕猴桃等也将渐次成熟,各类水果“你方唱罢我登场”。
长期以来,秭归县低山地区有柑橘、茶叶产业,高山地区有蔬菜和烤烟等产业,农民收入相对有保障,但半高山地区则以传统的玉米、土豆、生猪养殖等为主,经济相对薄弱。
近年来,秭归县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半高山地区探索发展空心李、白花桃、猕猴桃等特色小水果多元种植,激活农户小生产,填补产业空白,涌现出“秭归空心李”“秭归白花桃”“秭归甜柿”等一批特色品牌,小水果产业已成为了当地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优品种,多点开花显特色
近日,三峡苹果柿进入销售旺季,秭归县九畹溪宏志生态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颜毅正在果园组织农民工们采摘、包装、发货。尽管忙得脚不沾地,他心中却是喜滋滋的,期待自己的辛勤付出能有回报。
“我们2015年在华中农业大学罗正荣教授的技术指导下,尝试流转50多亩地试种苹果柿。2018年秋季苹果柿开始挂果,2019年秋季我们就卖了1.5万多公斤,当年销售收入就超过10万元。”颜毅兴奋地说。
尝到了苹果柿的“甜”,颜毅开始潜心钻研种植培管技术,在华中农业大学的帮助下建设了苗木繁育基地,发展种植了三峡苹果柿基地200亩,集中连片核心示范基地80亩。
看到苹果柿销售供不应求,当地农民纷纷购买苗木发展苹果柿。截至目前,该农场以“公司+基地+农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全县发展“三峡苹果柿”产业园近4300余亩,为周边农民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并签订回收合同,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直接带动农户230多户脱贫致富。
据悉,除了苹果柿外,九畹溪镇还积极引导老百姓种植白花桃、空心李、泉水梨等多个水果品种。据统计,九畹溪镇现有小水果5000余亩,其中种植黄桃、白花桃等800余亩,平均年产值300余万元,三峡苹果柿2022年销售额突破170万元,带动全县发展种植4000余亩。
“甜蜜经济”源于大自然的馈赠。秭归拥有得天独厚的山地资源优势和峡江气候,土壤矿物质高,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优良的生态底色、丰富的资源禀赋,让这里的小水果格外细腻甘甜、汁多味美。
为助力小水果产业迅速做大做强,近年来,秭归县围绕“一脐当先百果飘香”目标,相继出台《秭归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奖补办法》《秭归柑橘、茶叶、小水果、中药材、生猪产业链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每年筹集资金2000万元用于特色产业奖补,对从事柑橘、小水果、中蜂等特色产业种养、加工作坊、营销的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等进行奖励。
2021年,秭归县正式将小水果列为八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成立秭归小水果协会,并将半高山适宜地区纳入重点支持区域,进一步统筹财政、农业、林业等部门涉农资金,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提升农民及市场主体种植小水果的积极性。
“尝到了种植小水果甜头的村民,在镇村干部的鼓励和引导下,家家户户种植起了小水果,少则三五棵,多则几十棵、百把棵也不在少数。”秭归县屈原镇西陵峡村村干部郑永鹏说。
据悉,秭归县探索的“市场主体+集体经济+产业链+农户”的种植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促使全县特色小水果产业实现大面积稳定发展。截至2022年,秭归小水果已有李子、脆柿、脆梨、桃子、葡萄、石榴等18大类50多个品种,总种植面积达4.02万亩,总产量约1.2万吨,综合产值4亿元。
抓种植,科技加持提品质
如果说自然生态条件是秭归小水果种植发展的“先天优势”,那么用好科技手段则是提升小水果品质的“后天努力”。
“我们的丽江雪桃饱含‘科技味’。”湖北鑫勇泰农业发展公司负责人颜勇自豪地说,自己基地的丽江雪桃格外清甜,而且果型饱满光滑、果肉鲜嫩细腻,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运用。
今年37岁的颜勇是秭归县沙镇溪镇三星店村人,曾在外工作的他在2008年回乡创业。2020年以来,他在九畹溪镇穿心店村集中流转农户500亩闲置土地,启动生态小水果示范园项目,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生态化管理,全力带动小水果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该示范园通过“基地+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已种植桃子200亩,2022年产量约10万斤;种植猕猴桃100亩,年均产量5000斤至10000斤;种植柑橘九月红100亩;种植大樱桃、草莓、阳光玫瑰、李子、苹果柿、梨子等特色小水果100亩,基本实现一年四季有新鲜水果上市。
在穿心店村,村民们不仅能收到400元每亩的土地流转费用,还能在基地里打工挣钱,学习科学的种植技术。“示范园每年可带动务工创收30多万元,直接带动周边农户30户100多人就业,平均每人年增收5000元以上。”颜勇说。
“为了满足现在消费者个性化、精品化的需求,我们一直在进行品种改良和新品开发,目前园内光桃子就种了20个品种,猕猴桃也有红心、黄心、绿心3个品种。”颜勇说,公司运用墒情监测、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等智慧农业手段,实现果园品质提升。还专门投资15万建立数字化系统,对基地实行监控全覆盖,在手机上就可实时察看果园情况。
企业谋求科技兴农的同时,政府层面也加强了水果技术推广帮扶等工作。针对小水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科技薄弱环节,秭归县先后发布《响李质量等级规范》等地方标准,举办多期高素质农民小水果专业脱产和产业发展带头人才培训班,并聘请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专家对果园建设、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进行室内讲授和实地指导,及时解决小水果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技术疑难问题,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秭归县已邀请湖北省市农业专家和高校教授开展小水果技术培训15余次。目前,秭归县5亩以上特色小水果种植大户或家庭农场已有115个,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强品牌,线上线下拓销路
想要实现产销两旺,不仅要抓种植,也要抓市场。在培育市场主体、打造品牌方面,秭归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扶持、壮大一批水果产业企业,建立农民水果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创办家庭农场,并鼓励企业牵头组建水果产业化联合体,带动“产、加、销”各个环节。同时,借鉴“秭归脐橙”“九碗丝绵茶”品牌创建经验,重点聚焦“秭归响李”“秭归甜柿”“秭归白花桃”等秭归特色小水果品牌,持续开展无公害产地和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品牌打造及宣传推介,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们村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创办家庭农场5家,注册了专业洗果包装企业2家,另外还在村落沿线分散建设标准水果售卖亭12个,小水果种植面积超过1500亩,年产鲜果100万斤,初步形成了‘一年无闲月,四季有收入’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秭归县屈原镇西陵峡村乡村振兴专干姜红娟说。
小水果要成长为大产业,不仅要解决“怎么产”的问题,还要解决“怎么销”的问题。为此,秭归县通过政府搭台、协会协作、主体唱戏,举办各类小水果赏花节、开园采摘节、小水果文化旅游节、鉴评会等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水果批发商前来采购。打造“芝茅路”“沿江路”“G348郭家坝至巴东段”为主的小水果赏花采摘路线,推动山区变景区、果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提高水果附加值。
郑家裕 摄
同时,借助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机遇,积极对接京东、阿里巴巴、抖音等平台企业,引进知名盒马鲜生、大北农、农夫山泉等渠道商,组织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农业大户,与各大线上销售平台积极合作,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的营销模式,构建专门的销售网店,拓展小水果线上销售渠道。据了解,截至目前,秭归县电商企业已达2600家、网店8100多家,电商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
“下一步,我们还将以独特的峡江风景为画,以农村经营主体为媒,着力发展网红直播、观光采摘体验、民宿客栈等新业态,为花花西陵、果果青滩打卡赋能,助力全村小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姜红娟说。
小水果,大产业。如今,特色小水果产业发展芝麻开花节节高,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甜蜜力量”,成为秭归县农业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图文:李颖、李伯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