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夏天,18岁的郭剑峰在递交高考志愿时,在提前批次里临时增填了原本并未计划报考的浙江师范大学,填报了地理专业。从那一刻起,他的人生道路第一次与教师职业联系在一起,与地理学联系在一起。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讲稿

郭剑峰,浙江省特级教师,曾在湖州市第一中学、杭州外国语学校任教。现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地理教研员,高中部主任;教育部首批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高中地理组组长;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兼职教授、地理学科教学专业教育硕士实践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实践导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缘遇地理,窥见大千世界

20世纪90年代初正是地理专业式微时,当时浙师大地理系也处于创建初期,92级地理系仅有33人。“当时我们班大多数同学是被调剂的,而我之所以报地理系,是因为初高中时对这门学科的偏爱。还记得1986年就读初中时所学的《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教材,它们让我领略了大千世界的奇特景象,了解到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激发了我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在当时的我看来,这是一个可以‘谈天说地’的学科。”

地理学家徐霞客写道: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只有亲身去大自然中感受世界的奇妙与独特,方能与天地万物为友,领悟地理学的迷人之处。野外地质考察是地理专业的特有课程。在浙师大地理系就读期间,郭剑峰走过了不少地方。他们考察过岩溶地貌的双龙洞和丹霞地貌的永康方岩,探索过三清山奇特的花岗岩石景观,领略过雄伟壮阔的新安江大坝和秀美的山水长廊富春江,还在杭州艮山门外的农田里采集过土壤剖面样品……其中,去三清山的那次地质实习令郭剑峰印象尤为深刻。那时的三清山还非常原生态。“我们当年是晚上开夜车走的盘山公路,当时都是碎石路,一路摇摇晃晃开上去,第二天清晨5点到的三清山。中途还遭遇了大雨,发生了塌方,我们整个班在山上被困了两天,最后的食物只剩下一盘青菜、两块霉豆腐。”

优质课讲稿_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

郭剑峰考察过的三清山

大学时的野外考察经历成为郭剑峰求学生涯中的美好记忆,也让他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下打开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野外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更为他之后的地理教学、教研工作积淀了丰厚的养分。“地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工作后,我常常带领学生做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展研学旅行等,这些活动大概也都源于大学经常进行野外实践的诸多经历。”

地理教育要走向田野、扎根大地

从教25年,郭剑峰始终遵循着“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一道理。而于地理教学这门艺术而言,生活世界则是让其创造性自由生长的土壤。“地理是一门非常生活化的学科。我经常和老师、学生们开玩笑说,放眼整个社会,没有什么问题是无法与地理挂钩的。地理中的自然要素,如大气、水文、土壤、植被、地形地貌等,人文要素如人口、产业活动等,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地理教学也必须落到实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1999年,地理高考恢复;同年,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那段时间,在湖州一中任教的郭剑峰经常会带着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做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比如:走上湖州的步行街,研究区域商业发展;针对学校废弃物的产生与处理做一些调查,引导学生节约资源;调查教学参考书的使用情况,启发学生思辨“教辅资料是助学还是助考”。

优质课讲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秀授课稿件

郭剑峰的地理课堂上总会冒出许多新颖有趣的主题,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服饰文化与环境》一课中,他选择了我国56个民族的服饰邮票图片制作成小卡片,让学生比较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头饰、上下装、配饰等,从而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的形成。“我们发现,每个地区的民族服饰有很多共性,比如西南地区湿热、潮湿、多蚊虫,因此当地许多少数民族服饰都有小裤脚的设计。”在《人口迁移》一课中,郭剑峰选择美国历任总统出生地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请学生分小组研究不同历史阶段,美国总统出生地空间分布的特点并从人口迁移的角度进行成因分析,由此引导学生要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和演化过程。

郭剑峰还经常将时代气息浓、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事件或影视片段引入课堂,从地理的视角进行解读与分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当学生被课堂吸引而全身心地沉浸在课堂情境中时,学习任务就更容易顺利完成。课堂效率的提高,让我可以少布置甚至不布置课后作业去督促学生复习巩固,这又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自主安排。”因此,他的地理课深受学生的喜欢。

2020年2月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针对当时线上学习缺乏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现实情况,郭剑峰与其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学科带头人迅速行动起来,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的地理”时事微课程。该课程围绕高中地理学科内容,结合武汉城市的特殊区位,将疫情的发生与“人和野生动物的关系”“人口流动和年龄结构特点”“区域经济联系”等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并从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防疫物资的供需、疫情地图的运用等各种抗疫措施和初步成果中挖掘有价值、有意义、正能量的内容进行课程设计,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弘扬家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

该课程有29个微专题。例如,“九省通衢的武汉”微专题基于城市地理研究的视角,从武汉城市的兴起与交通的关系切入,分析武汉的交通特点和地位以及“封城”后交通条件变化对疫情产生的影响等内容。“这些内容与现行地理必修2课程中的‘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章节联系密切。”再如,“从区域经济联系看温州疫情”微专题,利用“地方综合”的方法,从区域联系的角度探讨了为什么温州与武汉相隔千里,却是当时除湖北省外疫情最严重的城市。有学生反馈道:“我平时比较关注疫情的相关新闻,听了微课后,发现原来还能联系到这么多地理知识。生活处处有地理,地理学习不仅有意思,还很有意义!”

世界在变,学生在变,地理教学方式也要变

任教研员以来,郭剑峰经常去学校听课,听着听着他发现一个问题。以地理必修1《地球的圈层结构》一课为例,郭剑峰发现许多教师会这样教——“地球的圈层结构就像一个鸡蛋,从外到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分别对应蛋壳、蛋清、蛋黄”。“仔细回忆一下,这句话是不是听过很多次?其实这部分内容在小学、初中教材中都有。小学是让学生通过橡皮泥或其他材料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初中是在讲三圈层的同时,介绍了每一圈层的特点。到了高中,这部分内容又出现了,此时该怎么教?”

基于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教师的教学侧重应是不同的。高中讲地球圈层结构,要侧重讲研究地理的方法,讲当年的科学家是怎么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教材上推荐给大家的方法是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来判断地球内部物质到底呈现液态、固态还是熔融状态。但我们不能让学生以为这就是唯一的方法。事实上,人类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过程中不断演示了各种方法,而用地震波判断只是当前最成熟的一种方法。”

“科技在不断发展,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作为一门研究世界的学科,地理教学怎能不与时俱进呢?”郭剑峰强调,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教课本,也不能墨守成规地认为现在教给学生的东西就是定律,而要让学生发挥想象,帮助他们打开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就如地理学中一些经典理论思想,在刚被提出时都极具开创性,在当时也不见得被大众所认可。但是慢慢地,这些想法在被不断验证之后,就成了现在所公认的经典理论思想。

优秀授课稿件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件_优质课讲稿

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与探索,进而推动建构新的教学模式。于地理教学而言,创新教学手段便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地理是一门十分注重演变规律的学科,只有不断‘创作’教材,才能更好地弥补利用板书、挂图方式教学的不足。”

近十多年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越来越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1996年,郭剑峰刚工作不久,便积极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自制“透明幻灯片”辅助教学。2000年前后,多媒体投影设备开始进入学校,郭剑峰也购置了自己的第一台个人电脑,耗费1个多月摸索Authorware、flash等软件制作课件。“如今,我们戴着VR眼镜便能身临其境地畅游世界了。这类技术的运用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未来,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世界真的太大了,虽然我们提倡‘生活中的地理’,但是个人的生活空间毕竟有局限性。”

立足学科本位,打开更广的维度

2010年,郭剑峰从杭州外国语学校调到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担任高中地理教研员。“一线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的只是其任教班级的学生。而教研员由于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其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将通过一线教师影响到更多的学生。”这便是郭剑峰选择从教学一线转向教研岗位的最大动因。教研员承担着引领区域学科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发展的责任,这要求郭剑峰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教育问题,并不断拓展学识视野、提高专业素养。

近几年,郭剑峰的工作重点是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是一门知行合一的学科,是一门实践科学,一定要有行动。而在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中,中学阶段目前比较薄弱的是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年,郭剑峰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研究、交流以及推动工作。

例如,2020年的浙江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郭剑峰将比赛主题定为“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野外研学实践课”,要求参赛教师根据地理必修1的“内容要求”,自选教学内容进行40分钟的校内“野外研学实践课”。有的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对下垫面进行分类观察,通过测气温、量土温,探究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情况,模拟大气的受热过程;有的教师请学生做植物“侦探”,调查校园内树木的类型、形态特征和生长状况等,分析植被与周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还有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对校园内草地、裸地、坡地等区域的调查与实验,揭示校园积水现象的发生过程,并向学校提出了“海绵校园”的建设方案……

在一堂堂生动的实践课上,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在悄然改变,学会综合地思考地理问题。“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又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因此地理人要有综合的思维,不能将地理问题置于模式化、单一化的僵局中。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至关重要。”郭剑峰总结道。

在繁忙的教研工作之余,郭剑峰还兼职担任了浙师大地理学科教学专业教育硕士的实践导师、华东师大地理本科生实践导师、杭师大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希望通过指导学生的教学设计,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传递给年轻一代,架设起高校师范生培养与中学地理教师成长之间的桥梁。

“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从学生到教师再到教研员,郭剑峰的角色在不断发生变化,然而近30年来未曾改变的是他对于地理教育的理想与情怀,这将支撑着他在地理教育的路上一路前行,一路耕耘。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1年10月刊第2期,原标题《心怀诗与远方,行走在地理的田野上——访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地理教研员、特级教师郭剑峰》

文 | 本刊记者 王梦茜

设计 | 朱强

统筹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2022年征订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