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玉荣
6月的大兴安岭,天高云淡。记者驱车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甘河林业局甘东林场8公里处,放眼望去,千亩蒲公英花在林间盛开,一片金黄。这里是该林场的中草药种植基地。
近年来,甘河林业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强林药开发,“小草药”变成了林业职工脱贫致富的“大产业”。据介绍,这里的中草药种植带动了呼伦贝尔市周边旗县中草药种植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有近万人就近务工。
甘河林业局甘东林场位于大兴安岭东南坡,这里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适合赤芍、防风、白藓皮、返魂草等中草药的种植。2014年,商海征战多年的曹清海萌发了种植中草药的想法。甘河林业局通过招商引资将曹清海引进甘河,甘河林业局以原劳动服务公司500亩职工工资田入股,曹清海以300万元投资入股,双方达成中草药种植的正式合作。
2015年开春,曹清海在甘东林场8公里处开始了中草药种植的育苗工作。这一年,由于种植技术不成熟,田间管理等环节出现问题,300万的投资差不多有一半打了水漂。不服输的曹清海3年时间里吃住在基地,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2017年秋天,曹清海种植的第一批返魂草、赤芍等中草药,成功打入河北安国药材批发市场,获得了600多万元收入。
曹清海成功种植中草药并打开销售市场,打消了很多人的观望与疑虑。甘河林业局部分职工开始将自家的自留田改种中草药。
“通过与国内知名药企合作,签订了保底收购合同,对白藓皮、赤芍、防风等进行保底收购,现在中草药市场需求量很大,发展前景广阔。”曹清海说。
“我想趁势而上,全力推进林药结合,打造‘甘河药谷’!”曹清海兴奋地描绘着林药结合、转型发展的新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