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716字,阅读约需13分钟

汤林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价值追求是区分新优质学校与其他学校的根本点。新优质学校在综合时代要求和自身理想的基础上,凝练了核心价值追求,那就是坚持回归教育本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养培育及精神品格成长;坚持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强调学校主动发展,坚持在常态条件下,学校主动探索,走内涵发展之路;强调为人民办学,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我国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上好学”的问题逐步显现,人们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且分布不均成为主要矛盾。正因为如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先后提出要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新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就基础教育而言,一方面要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城乡间、区域间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要提升育人质量,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地成长。为此,就需要办好每一所学校,育好每一位学生,使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教育改革红利。

上海市在新优质学校建设方面率先探索,经过经验提炼、能力建构、成果总结、集群发展、成长营推进等阶段,认为新优质学校是以“回归教育本原”为核心理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学生获得全面而个性的发展,精神品格得到培育的学校。其基本特征有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适切的课程、有效而差异化的教学、积极向上的师资队伍、聚焦学生发展的管理与文化。其基本建设路径有理念引领、问题突破、优势带动和评估促进等方面。经过十多年探索,上海涌现了一批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成就了一批校长与教师,为上海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上海新优质学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一定经验,但是它“新”在哪里呢?新优质学校与老优质学校、普通学校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新优质学校并不是针对老优质学校、普通学校而讲的,而是指“办成新时代教育的价值标杆”。可见,新优质学校的“新”,不在于任务、策略、方法与技术有多新,关键在于价值理念的“新”。

价值是指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学校教育活动具有多种功能与价值。不同的人或不同机构,出于自身的需要与理解可能会作出不同的选择,表现为重视某些功能,轻视另外一些功能,这就体现为价值追求。

新优质学校的价值追求,是新优质学校对教育活动产生的功能进行的选择与探索,强调将党、政府的教育价值追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价值追求联结起来,将理想的教育价值追求与学校师生的现实教育价值追求衔接起来,回归育人本原,体现教育的时代性。首先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其次,必须立足学校历史、现状,及时回应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发展需求,切实推进学校发展,把学校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最后,学校要根据自身对教育价值的理解,对学校教育价值的期盼,提出既能仰望星空,又能引领实践的价值追求。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新优质学校凝练了回归育人本原、提升学习生活质量、强调学校主动发展、坚持为人民办学等核心价值追求。

强调回归育人本原

新优质学校提出不追求分数排名,不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反对功利主义教育。尹后庆先生指出:“通过推进新优质学校项目,我们要促进教育价值取向从高度追求现实功利,转向追求教育对人发展的价值,通过教育系统和社会来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教育本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育人的社会实践,本质上是使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威廉·巴格莱把它称作“社会孕化”。而学科测试分数或其他方面的测量成绩,都是用来反映学生相关方面发展水平的指标,本来它们只是工具而已。但是在现实中,人们把工具当作了本体,当作了目的,这就本末倒置了。就好像人们戴运动腕表,本来是用来监测人体运动状态和健康状况的,结果有的人为了增加步数获得奖励,用手拼命摇晃腕表,结果步数数据增加了,但身体健康状况并未因此而改进。所以,新优质学校回归育人本原,就是要追求教育的本来面貌,而不是被工具牵着鼻子走。

然而,育人又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单就“培育什么人?”这一问题,自古以来,不同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流派就作了许多探讨,产生的文献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毫不为过。新优质学校强调回归育人本原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养得到全面培养,二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从第一点看,新优质学校始终坚持全面的育人质量观,把提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质量作为第一要务,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学业成绩是需要关心的,但它只是需要关注的众多方面的一项,甚至还不一定是很核心的一项。当前,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新优质学校理应率先做到。从第二点看,新优质学校提倡在尊重差异、理解差异、接纳差异、适应差异方面开展教与学的变革,保证每一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利,为所有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经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提升教育对每一个孩子精神发展、生命发展的价值。

第二,培育学生素养。我国传统的中小学教科书主要采用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线、“螺旋式上升”的编排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抓“双基”十分扎实。但新优质学校认为仅有“双基”还不够,需要重视隐藏在学习过程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从而实现对“双基”的超越,培育学生素养。当前,教育改革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新颁布的课程方案以素养为导向,注重学科实践与综合活动。党的二十大重申“发展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新优质学校的重要追求。

第三,培育人的精神品格。新优质学校重视全面发展、素养培育,也重视学生精神养成。尹后庆先生认为,尽管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各异,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不同,但只要他走进学校,就能够促进他内心世界的发展(阳光、善良、热爱生活)和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当他走出学校面对社会的时候,能够充满自信,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新优质学校要真正关注到人的发展,进而通过课程的浸润使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有追求。学生由此具有了精神上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学校就成了孩子们的精神家园。当前,教育改革鲜明地提出全面发展、素养培育的导向,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由于传统的惯性,发展应试学科的冲动还会一定程度阻碍全面发展,“双基”惯常做法还会让素养培育止步不前。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源在于,学校教育只看到学生作为一个学习者而产生的活动结果,没有看到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完整生存状态。因为,只有把学生当人看,才会真正地把学生当人来培养,才会真正挖掘知识、技能背后的育人价值与意义,从而使知识、技能滋养人的生命,“让孩子的生命得以绽放”变成现实。

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

当我们的目光不只盯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是进一步关注知识、技能背后的育人价值,关注学生的潜能激发与生命成长时,我们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不仅仅是学习。

学习生活是学生以学业活动为表现形式的特殊生存过程,既是个人获得经验的过程,也是个人为了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自觉连续性活动过程。学习生活质量就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生命存在状况的好坏,包括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观感受、客观结果和现实行为表现三方面的内容。1976年,艾普斯敦与迈克帕兰德首次将生活质量引入教育领域提出学校生活质量概念时,认为学校生活质量包括三个维度: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即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基本感受;学生对学业活动的参与度,即学生对学业活动的兴趣水平和参与程度;师生关系的融洽度,即师生之间的融洽程度。新优质学校坚持从以下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

第一,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以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活场域。在这里,学生主要从事学习活动,与老师和伙伴交往,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一段独特而重要的生活经历。这段生活经历既影响当下的生命体验,也影响学生终身。因此,要办成学生喜欢的学校,让学生在校园里体验生命拔节成长的愉悦。尹后庆先生说:如果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的学校,不喜欢自己的老师,怎么会对学习感兴趣?怎么会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成长需求?怎么会敞开心扉去充分地、没有顾虑地汲取一切有利于生命成长的养料呢?因此,要让每一所学校都能让学生喜欢,并形成蕴涵在学校“生命机体”中不可逆转的机制,正是内涵发展阶段所要攻克的瓶颈问题。

第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课程是一种教育性经验,是学校教育最富意义的组成部分,是践行新优质学校理念的重要载体与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新优质学校认为要敏锐地感知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经历,如显性与隐性、智育与德育、认知与探究的学习经历,努力使学生体验“完整的世界”的样子,把整个世界都看成是“教室”,看成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丰富学习经历的“基因”。努力使学校课程具有多样性、多层面、可选择的特征,满足学生的多样发展需求。洵阳路小学联系学生生活,整合学校资源,先后开发了“主题课程”“广域课程”和“模块课程”,改变了学校课程结构,将学校整个时空打造成可供学生探索的课程天地。华师大附小将学校所有德育活动进行整体化整合,融入充分的实践体验,开展主题行动课程,不仅仅是学校德行教育的一种策略,更是通过课程的建设,滋养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心灵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在行动中践行美德,这样的行动课程,最终达到与相关资源、社会实践的整合,达成人与自然社会、人与校园文化、人与家庭的和谐统一。

第三,强调主动学习。教学是根据课程意图、内容及实施建议开展教与学的活动,是将理想的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等转化为学生自身素养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活动。新优质学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长程视野中的学生学习与发展。这并非忽视知识技能学习,而是突出关注学生内生的学习动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品质、能力、思维综合发生。中山北路第一小学基于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以网络与课程有效整合为手段,通过视频导学,运用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方式,为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和探究学习难点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学校尝试在智慧教室中进行先学后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想象能力。

强调学校主动发展

主动发展是相对于被动发展、“拎”着发展而言的,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活力发展的关键。唯物辩证法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充分重视内因,同时不忽视外因。具体应用到学校,就是学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自身实际,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直面外部挑战,敏锐抓住机遇,优化内部发展机制,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实现学校持续发展。

新优质学校基于对新优质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同,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探索一条真正回归教育本原、遵循教育规律的办学之路,这就需要我们立足自身实际,主动回应校内外变化,积极寻找合适的办学路径与策略,使学校持续走向新优质。在这个过程中,未免会受来自功利主义教育、应试教育等方面的干扰与影响,新优质学校要有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守初心的勇气与定力,彰显学校的办学品格与价值追求。新优质学校主动发展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坚持常态办学。新优质学校坚持“不挑选生源、不聚集资源、不争抢排名”的“三不”理念和“不靠生源、靠师资,不靠政策、靠创新,不靠负担、靠科学”的“三不三靠”思路。这体现了新优质学校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重点学校发展的新路径,那就是不靠优势物力、财力、师资和生源来办学,而是在按国家标准配置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在常态办学条件下,学校通过解决发展中的常态问题,不断走向新优质。这就是尹后庆先生讲的“坚持在最常见的学校解决最常见的问题”。他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如此大规模地普及义务教育之后,学校如能解决好最常见学校的常见问题,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全世界最多的都是最常见的学校,全世界也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坚持常态办学,就是不搞花架子,不等、靠、要,而是回归日常、回归常识、回归常规,是最见内功的办学。

第二,坚持内涵发展。没有了额外的资源,学校只有靠自己内部挖潜,走改革创新之路,围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育、管理文化等方面,逐步优化,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多年来,新优质学校聚焦课程教学改革,坚持解决实践问题的应用性研究,围绕体现新优质学校核心理念的课程教学变革,总结提炼经验,再将经验回馈到实践中去,解决课程教学变革中的瓶颈问题,推动学校课程教学不断提升。经过初态调研阶段、能力建设阶段和集群发展阶段,解决课程教学变革中的瓶颈问题,推动学校课程教学不断提升。构建了“聚焦育人、惠及全体、系统回应、涵育素养”的新优质学校课程,形成了“立足差异、激活主体、真实学习、多元发展”的新优质学校课堂教学,建立了理念落地机制、教师群体发展策略、新优质学校课程教学管理等课程教学变革的支持系统。

第三,坚持主动探索。新优质学校不挂名、不授牌、不评比,但吸引了一批对教育有情怀有担当的校长和学校参与,他们就是想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探索出一条办学新路。新优质学校倡导从校情、学情出发,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家校合作,主动探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有效策略,并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外部联动的条件和机制。改变了以往依据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要求被动执行的状态,对学生的需求保持敏锐洞察和积极适应,给学校的“生命机体”注入持续动力。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正在进行的以学校成长为取向的新优质学校认证评估,就是通过将学校的办学现状、呈现出来的特征与理想的新优质学校办学理念、内涵与特征进行对照,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及有待进一步提升的地方,寻找学校最近发展区,为学校持续成长提供对策与建议,促使学校不断成长,具有成长性、引领性、探究性和互动性,其目的在于促进学校自觉积累涵养孩子有价值的经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增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坚持为人民办学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针。义务教育关系国民素质提升,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地位,牵涉千家万户,关系千万学生的终身发展,影响广大老百姓的生活福祉,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义务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共同富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优质学校坚持“进步为公”的精神,积极作为,努力打造“公平”与“卓越”的公共教育,让所在社区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能接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新优质学校秉持家国情怀、为民情怀,坚持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坚持为民族、为国家、为学生的未来尽责。具体而言,新优质学校要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坚持有教无类。新优质学校不挑选生源,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义务教育招生规定,实行就近、对口、免试入学,不管学生来自高档社区,还是人员混杂的低档区域,不管其家庭富裕还是贫穷,不管他本人是聪明还是不太聪明,只要符合招生政策,就无条件接纳。

第二,坚持因材施教。新优质学校认真探索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的学校课程,为学生提供完整的、丰富的、切实的学习经历,为其积极适应社会,获得幸福人生奠基。一方面,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把“惠及全体,尊重差异;聚焦学习,涵养素养”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起点与目标;另一方面,运用系统思想,关注学校课程的整体建设,把“关注结构,系统设计;愿景引领,持续改进”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关键策略。新优质学校积极探索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尊重差异、理解差异、接纳差异、适应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学与教的变革,保证每一位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利,为所有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经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进入校园后,其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更为实质的公平。

第三,坚持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新优质学校是常态学校,就在老百姓家门口,与原来只为少数人服务的优质学校不同,是为广大普通老百姓服务的学校,把这些学校办好,就是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是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深化,是对教育公平正义的生动写照。然而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需要新优质学校校长和教师不仅具有家国情怀、人民情结,还要有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的勇气与智慧。上海市静安区实验中学作为第一批市新优质项目校,非上海户籍学生占比50%~70%。根据上海中考政策,有一部分学生将无法在上海参加中考,只能回户籍地学习并参加户籍地的升学考。由于全家来沪,又舍不得城市工作,回户籍没人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所以家长更多地想让孩子在上海读到七八年级回原籍,但是在上海就读初中,由于上海教材与学生老家教材不同,部分教学内容不一样,对后期回老家参加中考的学生带来很大影响。上海市静安区实验中学没有因为这些学生不是上海户籍,将来不会影响自己的升学率计算而不管,而是从“一切为民族”、为学生未来考虑,从服务每一个孩子全面成长的角度,组织教师对沪教版、人教版等初中教材进行解读比对,使课程目标融合、课程内容统整,打造衔接上海和各地课程的衔接课程,开展衔接教学,使教师视野更开阔,课程实践力更强,解决了学生继续求学的难题,回应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这就是为人民办学的真实写照。

总之,新优质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坚持回归教育本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养培育及精神品格成长;坚持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强调学校主动发展,坚持在常态条件下,学校主动探索,走内涵发展之路;强调为人民办学,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这些价值追求是新优质学校对学校价值选择与探索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是实践智慧的结晶。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