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利波特。

但是,你说《月亮与六便士》恶心,呵呵,这个真得和你说道说道了。

首先,我们的文化环境,很大程度影响我们的阅读体验。

咱们的文化,大多都是“大团圆”的结局。

咱们的作品,大多是“真”“善”“美”+“伟”“光”“正”。

优秀回答_优质回答的经验分享_优质回答需要审核多久

咱们的价值导向,不允许坏人出现好的结局。

但是,这是现实吗?现实中,马路有个摔倒的老太太,看看有多少人敢去扶?

我们的阅读环境,给你呈现的是晚上7:00——7:30的世界,那是真实吗?

我在初中“六一”儿童节,编了一个小品,同学们都在笑,老师说不行,必须得有教育意义。

嗯,编个小品还得有教育意义,最后硬生生表演完了,班主任安排一个类似于“话务员”一样的角色登台补了一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于是,变成了有教育意义。

主流作品的结局,通常都是: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看名著,你要是用咱们的三观看世界名著,一本都不能看!

《安娜-卡列尼娜》,写的是女人出轨。

《漂亮朋友》,写的是小鲜肉利用美色将上流社会的贵妇们玩弄于胯下飞黄腾达的故事。

《卡门》,女主角不断色诱小帅哥,又不断换男朋友的故事;

《红与黑》,男的勾搭上市长夫人,后来勾搭上侯爵的女儿,市长夫人揭发,男的开枪打伤曾经的姘头市长夫人,你说乱不乱?

《巴黎圣母院》,吉普赛女郎无视身边一直深爱她的忠厚老实甚至为她付出生命的丑八怪,而去追求一个小白脸玩弄她感情的忘了上尉还是少尉的渣男。

这些名著,如果是写在当下,你都出版不了。

现在关于职场的书,要求不允许写办公室斗争、穿小鞋、如何对付小人之类的,要正确的导向。

那还怎么写?

关于世界名著,当然,不知道你们90后、00后课本上怎么写的。

我是80后,初中课本上提到世界名著,在简介上必然会有一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腐朽”。

资本主义的腐朽........

在初中,有一篇课文,日本作品,写的内容是:一群同学聚会,大家很开心,同学A抢着要买单,大家以为A很有钱,同学会结束后,在路上,有同学看到了A,A说自己破产了。

很正常的一篇作品,嗯,也是“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的虚伪.......”

资本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的虚伪.......

好像同学聚会死撑面子在这960万平方公里14亿人口里不存在一样。

所以《月亮与六便士》,你觉得恶心?对不?

因为作品写了有这么一类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可以抛弃发妻,可以破坏他人的婚姻,肆无忌惮的伤害别人.......

恶心在哪儿?

哦,对了,我明白,按照你的阅读经历:作者应该批判这种人,应该批判这种现象,应该把这种人写的下场很惨,对不?这样你就不觉得恶心了,是不是?

很抱歉,这种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肆无忌惮地伤害别人的人,现实中,他们就是活的很好。比如,那些996的老板们,他们可以公开说“我们没有996”,不仅如此,他们还是中国的骄傲呢,员工不听话,还能整个251.

《月亮与六便士》,他的画成功了,他就是光芒四射了,伤害过的人,谁在乎?

他和公司成功了,996算什么,员工抓起来251算什么,他们是国人骄傲啊。

他把资产转移海外,那可是银行的钱。你看,他儿子还是国民老公,“国民”老公,19任网红女友。

优质回答的经验分享_优质回答需要审核多久_优秀回答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不是倡导做好人、做好事!

而是深刻揭露现实,呈现现实,不歌颂,也不批判,作者呈现出一个世界,把“歌颂”和“批判”的权利,交给读者。

你可以歌颂,也可以批判。

当然,你也可以恶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