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吴中区农业农村局在临湖镇开展了“池塘养蟹套养罗氏沼虾模式”中期测产,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三家试验基地关于今年以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汇报,沟通交流养殖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吴中区农业农村局渔业技术人员针对蟹塘套养罗氏沼虾技术要点进行了强调,并就捕捞方式、捕捞时间进行了统一部署。
2019年以来,吴中区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渐次完成,养殖硬件设施水平大幅提升。如何在新常态下转变生产方式,增加水产养殖生产的效益,成为了摆在全区渔业从业人员面前的难题。2020年,吴中区农业农村局率先在临湖标准化养殖池塘开展了“池塘养蟹套养罗氏沼虾养殖模式示范”,在临湖现代渔业园区遴选6只塘口,在不增加饲料投入成本的情况下,亩均增产规格为100克以上的罗氏沼虾5-7.5千克,亩均增收超千元,同时,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主要摄食河蟹残饵,减少了养殖生产对水质的影响,是一种清洁的生产模式,并初步形成了《池塘养蟹套养罗氏沼虾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但同时也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放苗时间、放苗规格对最后养殖收益的影响还不明确;养殖生产过程中,“铁虾”即体色蓝、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的虾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养殖收益。
为了进一步摸清蟹塘套养罗氏沼虾的生产规律,减少铁虾等对养殖生产的影响,2021年吴中区农业农村局继续开展了有关养殖试验工作。一是3月下旬组织有关人员赴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考察学习,并引进了“南太湖2号”罗氏沼虾苗种300余万尾,期望从苗种上,减少铁虾现象的发生。南太湖2号罗氏沼虾是以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为目标性状,经连续4代选育得到的品种,并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二是遴选临湖、金庭、东山三地91亩养殖池塘,在5月中旬-6月中旬,放养规格为100-300只/斤的罗氏沼虾5-15斤/亩,进一步探索罗氏沼虾套养合理密度及放养时间。9月1日,在放养后100天,经现场随机采样,临湖试验基地罗氏沼虾平均体长22.5厘米,平均尾重73.5克,以成活率30%估算,平均亩产罗氏沼虾超40千克,亩新增产值5000元左右。三是广泛宣传引导,当前全区池塘养蟹套养罗氏沼虾模式养殖面积超5000亩,按照亩均增收2000元计,年新增收益超千万元,同时降低了单一养殖品种带来的风险,并丰富了秋季餐桌,促进了农家乐等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养殖户及周边农户的增产增收。
近年来,吴中区紧扣全区主要水产养殖品种,陆续引进了长江系列河蟹、太湖系列青虾等水产良种,全区水产良种覆盖率逐年提升,初步形成了“河蟹+青虾+罗氏沼虾”“河蟹+青虾+鳜鱼”等一批具有吴中特色的高产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今年以来,又着力开展了“河蟹+罗氏沼虾+塘鳢鱼”、“河蟹单性养殖”等技术模式的试验,有力推动了全区渔业的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