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昆明市召开“回眸‘十三五’ 奋进新昆明”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袁玲介绍,5年来,昆明市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64199.29万元,累计实施项目839个。

昆明的葱_昆明种葱怎么样_昆明红葱种植技术

5年来,昆明市85641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产业增收脱贫

袁玲表示,自2016年以来的5年,昆明市农业农村系统不断引导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紧紧嵌在产业链上,推动“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产业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5年来,全市有扶贫任务县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85641户326389人,全部实现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脱贫,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脱贫根基。有扶贫任务县(区)参与产业扶贫的新型经营主体增加至1780个,其中带贫企业数量285个,带动建档立卡户34319户,带贫合作社数量1408个,带动建档立卡户62049户,主体带动率100%,对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带动全覆盖。

5年来,昆明市始终将困难群体脱贫增收致富作为产业扶贫工作核心目标,创新建立“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落实“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双绑机制,绑定企业204个、合作社642个、贫困户84315户321690人,“双绑”覆盖率为98.45%。

袁玲表示,5年来昆明市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64199.29万元,累计实施项目839个,其中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类553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类13个,光伏类21个,农田水利设施和产业路类60个,特色产业保险类4个,扶贫小额信贷贴息类34个,其他类154个。

5年来,昆明市蔬菜、花卉、林果(含林下经济)、山地牧业(重点为肉牛业)、特色水产、中药材6个产业及茶叶、咖啡2个产业精深加工即“6+2”重点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主导产业集聚辐射带贫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重点在172个贫困村实施“菜单式”产业扶贫,累计建成产业扶贫基地1259个,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每户有增收门路、家家有发展项目,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

昆明市如何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过渡转变,加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袁玲表示,昆明市将继续保持产业扶贫投入力度。落实专项扶贫资金总额的70%重点用于产业发展、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总额不低于30%的比例投入产业扶贫,保持对全市3个脱贫重点县区财政专项产业资金直接投入,坚持财政投入、金融投入、社会投入多管齐下,持续助力产业扶贫。高标准农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产业园、绿色食品牌、“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等项目向脱贫地区保持倾斜。同时,坚持规划龙头引领产业扶贫,将产业扶贫纳入全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来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协调推进,突出特色和全产业链开发,加快农业“接二连三”全产业链培育发展步伐。

打造特色产业

“昆明市将打造特色产业,分类推进云岭牛、功山羊、干热河谷区作物、中药材、青花椒等10个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袁玲介绍,同时提升林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生态旅游。强化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形成农产品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加强现代服务业,加强交易市场建设和农产品流通及电商体系建设。开发乡村旅游业,促进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产业发展形态,培育新动能。壮大劳务产业,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加强产业发展风险监测,完善扶贫产业风险防范机制,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强化品牌打造和产销对接

昆明市将强化品牌打造和产销对接,以花卉、林果、蔬菜、山地牧业、特色水产、中药材及茶叶、咖啡精深加工“6+2”为重点产业,打造一批世界知名、全国有名的昆明“绿色食品牌”,带动扶贫产业整体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建设田头市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农产品初加工等设施,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工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脱贫地区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关系。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还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做好资金项目、金融保险、用地用电、人才培养等方面倾斜扶持,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主体带贫益贫机制,完善企业农户联动体系,推动各类主体更好带动脱贫户、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此外,昆明市还将充分发挥产业发展专家库及技术专家组作用,持续为脱贫县区、出列贫困村和脱贫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继续强化科技特派员与出列贫困村结对服务。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继续落实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将产业发展指导员转为乡村振兴指导员,加大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罗宗伟 摄影报道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