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1节可能只能宅家打游戏,但是小助理不一样。因为据说吃一只生蚝如同亲临它所在的海域,四舍五入小助理可以跟着生蚝浪遍全国。
上一期我们跟着生蚝走到了两广地区,这一期我们来到闽浙,体会不一样的风味与人情。
/ 福建 /
说到福建生蚝,就不得不提到霞浦生蚝。“爱拼才会赢”的福建人民从明成化年间就有开始插竹养殖生蚝的习惯。霞浦沙江乡一带水域开阔,位于台湾海峡西北岸,受海洋气候影响。季风特点明显,冬暖夏凉,霜雪少见。
霞浦生蚝主要品种为褶牡蛎和近江牡蛎。这里的生蚝不仅产量较高,还味道浓郁。福建人民喜爱将生蚝肉制成蚝干,颗颗饱满金黄,醇香四溢。
其实,福建人民和生蚝的情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宋代。在福建省泉州市有一个特殊的小渔村——蟳埔村。蟳埔蚝壳厝始建于宋末元初,村里家家户户都住着“蚝”宅。
村民用生蚝壳当做建筑材料搭建房子。既不怕渗水,又不怕虫蛀。当地更有‘千年砖,万年蚝’的俗语。更有意思的是,据考证蟳埔蚵壳厝的大蚝壳并非泉州原产。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历史上的泉州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进出口”贸易做得红火。宋元时期,来华的商船将沿途海岸上的大蚝壳转载上船以稳船只重心,这些蚝壳随后被当地村民用来建造房屋。
历史的长河变幻莫测,而小小的生蚝,却将它承载在了这一汪海水中,供后人猜想。
/ 台湾 /
与福建隔海相望,越过台湾海峡,就来到了宝岛台湾。
在台湾省,牡蛎又被人们俗称为“蚵仔”。台湾的牡蛎养殖业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全省可养殖牡蛎的海岸线长达200多公里。
彰化、云林、嘉义等县是台湾牡蛎的主要产地,这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所产的牡蛎享誉世界。其中,彰化牡蛎是台湾十大特产之一。彰化牡蛎在肥育期间,尤其注重体内甜菜碱成分的增加,鲜美的滋味让人入口难忘。
台湾的饮食风俗与广东、福建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在吃牡蛎方面,却是各领风骚。其中一道“蚵仔煎”是台湾小吃的代名词。
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蚵仔撒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浇上稀薄的太白粉浆后,再搭配几片青菜和一个土鸡蛋,最后画龙点睛将酸酸甜甜的特制酱淋在刚离开炉火的蚵仔煎上,扑哧四溢的香气中,顿时迎来一阵噼噼啪啪的美美响声。
小助理熟悉这道美食,还得归功于当初红极一时的台湾偶像剧——《转角遇到爱》。(是不是暴露年龄了?)可惜男主角转角撞到墙,生蚝不愧在民间有着”男人的加油站“口号,内里的逻辑不敢深思,小助理太害怕所以就此打住。
/ 浙江 /
浙江省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占中国的20.3%,居中国首位。其中大陆海岸线2200公里,居中国第5位。
乐清牡蛎是浙江省的特产。其产地清江镇东临乐清湾,是天然的生蚝养殖温床。清江镇牡蛎养殖历史丰富,是国家的首批牡蛎试点养殖基地。
西店生蚝也在浙江闻名,养殖生蚝在西店已经有700年的历史,据有关史书介绍,铁江江中有两个岛屿叫石孔双山,宋朝石孔村进士冯唐英曾避乱于此。看见岩边牡蛎盛生,就叫村民聚石养殖生蚝,开创了当地养生蚝的先河。
好了,这次的“旅行”结束啦!下一期,让我们一起浪到北方,去到祖国的东北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