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乡村野鸡野鸡蛋进入“北上广”市场,养殖户遍布全国70%的省份
野鸡养殖的“供给侧改革”尝试
近日,大英县鑫燕畜禽专业合作社的野鸡又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露了脸”,随之而来的是两个总额达26万元的订单和数个加盟咨询电话。
曾经,这些咨询电话是大英县鑫燕畜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艳“甜蜜的烦恼”——想扩大规模,又要保证市场平衡,要保证质量,还要保证合作社和养殖户的收益,传统的集中养殖、持续扩大规模的法子显然行不通,怎么办?
一次外出学习,她听到连锁店运营模式的课程,并联想到自己全国各地586家养殖户,吴艳看到了饲养野鸡的“供给侧改革”门路,开始了尝试。
新发展模式分散养殖 集中管理
养野鸡闯出“名堂”后,鑫燕专合社收到了通过各种渠道而来的加盟意向,有时候一上午就能接到好几个电话。特别是遂宁市内,不少农户抢着要养鑫燕专合社的野鸡。
吴艳说,扩大市场本是好事,但野鸡市场相对土鸡市场来说要小一些,如果不经控制,大批量的产品流入市场,不仅会造成价格的波动,还会带来很多管理上的烦恼,甚至可能会“自砸招牌”。
在“保质量、稳提升”的经营理念下,吴艳进行了思考:“形成规模化的养殖是有必要的,但这个‘规模’不能拘泥于一个养殖场,而是由‘点’到‘线’,再成‘面’的发展,所以我们走上了分散养殖、集中管理的道路。”
这样的管理模式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益,降低了风险,还降低了集中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
当下,鑫燕野鸡、野鸡蛋的市场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而鑫燕的养殖户遍布全国70%的省份,能够有效降低运输、调配成本。而“遍地开花”的方式又成为了分散养殖风险的有效途径:“今年上半年的禽流感让不少集中养殖的养殖企业受到了很大损失,对我们影响却小得多。”
通过互联网技术,在养殖场安装摄像头等设备,鑫燕养殖对自己的养殖户进行了统一管理。此外,他们培训了一批监督人员,以企业化的交叉监管模式进行监督,实现了生产全程集中管控。
新订单农业“照单全收”获优质客户
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潮中,不少遂宁农业企业一改传统的“以种定收”模式,转而向订单农业发展。
大英县鑫燕畜禽专业合作社也跟随“潮流”搞起了订单农业。但这种订单模式和大多数仅收取订金的模式不同,鑫燕专合社是“照单全收”——收取合同全款。
“一开始很多人认为是异想天开,毕竟农业风险大,行情波动也常有。”吴艳坦言:“但正因如此,我们收获了一批优质客户,这批客户认同我们的理念,对风险有较强预判能力,更能合理思考禽流感等疫情对产品的影响。到今年,我们80%的订单都是预售制,这些订单能让我们准确地制定来年的生产规划。”
精准规划虽然会限制鑫燕合作社“大迈步”式的发展,但却能让“每一步”都“踏实”,更加专注于品质的把控。因此,鑫燕品牌的野鸡和野鸡蛋获得了更多的市场认同。
通过一系列“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尝试,今年,鑫燕专合社收获了70万只野鸡,40万枚野鸡蛋,产值4800万元,比去年增长约20%。
新扶贫方法因地制宜 “量体裁衣”
虽然专合社得到了发展,但吴艳的思考并没有停下,她又开始思考用类似的办法去做好精准扶贫这件事。
12月5日一早,大英县象山镇文龙村的贫困户游云家接到了订货电话,一个餐馆要从他这儿买七只野鸡:“3只公鸡、4只母鸡,均价大概80元一只”。挂断电话,游云家赶紧叫上家人一道去逮鸡。
“比想象的好养多了,又卖得起价!养了5、6个月,最近每个月都有上千元收入。”游云家这批野鸡就是鑫燕畜禽专合社在扶贫过程中免费提供的。他笑着说:“合作社不仅免费提供鸡苗,教授养殖技术,还教我怎么卖鸡,帮我和一些餐馆联系合作。”
吴艳介绍说,养殖不同于种植,所以一个村并不是每一户都发放相同的鸡苗,而是在进行细致考察后,选取相对贫困并有场地条件的一两户免费提供100只左右鸡苗,其余贫困户分时间段发放10只左右鸡苗。”村民们的鸡一批一批地长大,错峰上市,不仅没有出现销售不完的情况,而且还都卖了好价钱。 (全媒体记者 李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