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珠进入两会时间
区政协各参加单位、政协委员
纷纷对海珠发展建真言、献良策
3月20日下午,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区一级班子领导到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本次大会共征集到发言材料23篇,其中12位委员代表区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区政协委员组上台发言,有7位委员现场举手抢唛发言,有部分委员提供书面材料。区住建局和琶洲管委会分别对去年和今年的委员发言进行现场回应。
政协委员们提出了哪些建议?
又给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我们马上到现场,
听听他们怎么说。
民革海珠区基层委员会
(区政协委员罗林虎)
建议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构建海珠特色现代化服务体系:
1.科技引领,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现代服务新体系;
2.强化互联网创新金融服务,着力打造科技金融支持平台;
3.完善琶洲会展中心周边配套,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现代服务业发展。
民盟海珠区基层委员会
区政协城建组
(区政协委员沈志韬)
建议加强琶洲管委会职能:
1.提高机构层级,强化职能;
2.统筹琶洲区域建设专项经费使用;
3.参与琶洲地区的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和运营;
4.组建琶洲地区企业服务中心。
民建海珠区基层委员会
(区政协委员周以明)
建议打造青年人才“温暖洼地”:
1.出台普惠性青年人才奖励政策;
2.满足人才子女对优质教育需求,强化海珠教育对人才的吸引力;
3.充分运用我区医疗资源,为招商招才提供医疗保障;
4.优化琶洲地区交通,提升宜居宜业性;
5.尽快成立和运作人才创新发展基金。
民进海珠区基层委员会
(区政协委员黄志坚)
关于探索推广出租屋协同共治第三方代管模式的建议:
1.摸清出租屋分布和出租状态,挖掘适当微改造的出租屋村社物业等资源,引入第三方代管企业;
2.配合城乡结合部区域共建共治共享治理,营造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的出租屋环境;
3.运用先进服务理念和手段,实施科学规划设计,将连片的出租屋打造成一批新型的创业社区;
4.将第三方企业代管的出租屋人员数据整合到流动人员的信息系统,协作式采集,建设“人屋”大数据库。
农工党海珠区基层委员会
(区政协委员胡克)
建议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与现代化中心城区相匹配的公共教育体系:
1.因开办新校区或扩大办学规模导致学生数增加的,支持增加教职员工编制;
2.研究建立编外聘用制专任教师制度;
3.加快建设名师、骨干教师发展平台;
4.深化教师管理综合体制改革;
5.探索实施教师招聘新机制;
6.完善高层次基础教育人才引进的配套机制。
智慧先行,助推社区居家医养融合发展:
1.加强对全区智慧健康养老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2.完善区级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扩充平台功能;
3.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健康养老服务中的创新应用;
4.加强政府购买服务,活跃居家养老服务市场;
5.加大智慧健康养老的宣传力度。
致公党海珠区基层委员会
(区政协委员王洵怡)
建议加大推广流感疫苗接种力度:
1.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
2.加强疫苗安全监管;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4.采取简易化、便利化的措施进行流感疫苗接种。
九三学社海珠委员会
(区政协委员汪波)
建议搭建跨境居民一站式服务平台,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1.强化人才服务,吸引港澳人才来海珠创新创业;
2.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更多港澳人士在海珠投资创业;
3.整合政务服务资源,打造跨境居民一站式服务平台。
台盟海珠支部
(区政协委员邓雪樱)
建议科学配置中小学生课桌椅:
1.严格招标符合规格的课桌椅;
2.相关部门督促学校按标准要求配置课桌椅;
3.制定学生课桌椅定期调整工作制度;
4.将课桌椅配置达标情况纳入学校卫生综合考评。
区工商联、区政协经济组
(区政协委员梁丽影)
建议加快社区电子商务发展:
1.强化规划引领,营造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经营成本;
3.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注册流程;
4.优化便利店等零售业态,打造新业态品牌。
区政协提案组
(区政协委员何俊雄)
助力琶洲地区加快发展:
1.争取上级对琶洲地区发展的关心重视;
2.强化地方政府在琶洲开发建设中的引领力;
3.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及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
4.强化品牌效应,吸引国际港澳高端要素集聚。
建议推动广州国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琶洲核心园区建设:
1.制定一系列科学可行的园区建设规划;
2.吸引和培育一批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
3.锻造一条完备的产业扶持链条;
4.打造人力资源服务品牌;
5.建立省、市、区人力资源融合发展模式。
区政协文体组
(区政协委员李兆洲)
建议充分利用优势壮大设计产业,将我区打造为设计之都:
1.引进知名文化创意企业,提升互联网技术水平;
2.建设广州美院周边设计地带,举办国际化设计大赛,打造海珠区文化品牌,搭建国际文化交易平台。
3.建立设计大师认定制度。
区政协港澳组
(区政协委员潘国政)
建议我区深入配合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战略,进一步“精准配套服务,用心吸引人才”:
1.探索可直接与香港或国际接轨的模式;
2.优化医疗服务机构,引入香港管理模式的诊所或小型医院;
3.参考香港的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管机制,借鉴经验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4.提供一站式的港澳人才创业帮扶服务。
区政协委员李付武
建议深化大塘片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工作:
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的组织体系,以大塘社区共建促进会为基础,建立大塘社区基金。强化社区党建引领作用,引入专业社工服务队伍。
区政协委员丘晓莹
建议进一步完善网络餐饮监管体系:
1.深化市场监管部门与网络订餐平台的合作,对餐饮店进行信用信息认证和公示,建立统一的网络订餐全过程信息追溯管理平台。
2.加大对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的监督执法力度。
区政协委员潘捷云
建议解决公共天(平)台的安全隐患问题:
制定规范性文件,加强公共天(平)台的治安消防、环境卫生、房屋使用等方面的属地管理。发挥业委会的作用,加强小区自我规范管理。
区政协委员余恺晖
建议切实改善学生视力健康:
引导家长和学生完成有关“改善视力培训系列课程”。密切家-校联系,共同引导学生学习视力的预防和改善知识,保护好学生视力。
区政协委员司徒荣轼
建议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助推我区民营企业发展:
打造海珠科技金融集聚区,利用投资后补助及相关政策撬动风投资本,搭建银行与民营企业的服务平台,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上市。
区政协委员郭晓颖
建议进一步加强我区农产品安全监管:
严把市场准入关,建立农产品信息公开和安全信用监管体系。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群众对农产品安全进行监督和举报。
区政协委员林本庆
建议打造海珠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大学生文创科技创新产业园:
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模式,整合区域资源,想方设法留住人才,建设文创科技创新产业园,打造海珠青年文化艺术创意地标。
民盟海珠区基层委员会
区政协政法组
建议促进我区老旧社区微改造:
1.适度扩大财政补助项目覆盖范围;
2.活化利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3.从纳入市政管养和加强物业管理的角度出发,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保持老旧社区改造后的成效;
4.破解电梯加装难题,加快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工作;
5.强化市政服务企业的工作职责,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区民族宗教组
建议:
1.通过各类辅导、培训、展览和文化活动等加强宣传教育,促进民族团结;
2.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民族联谊活动,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
3.深化各街道“民族之家”建设,加强对困难少数民族的帮扶;
4.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区政协环境资源组
建议助推动我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1.建立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储备库,有针对性加大扶持力度;
2.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区政协教育组
建议提高我区临聘教师薪酬待遇:
1.统一现有中小学(幼儿园)临聘教师待遇并逐步提高;
2.招聘编外聘用制的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
区政协科技组
建议推进在小洲村建设广州电竞产业基地:
借助小洲村良好的自然人文条件和依托大学城的人才优势,通过电子竞技大赛盛典、高校校级联赛、建立互联网新文娱产业研究中心等方式,促成国家级电竞产业在海珠区落地。
区政协医卫组
建议加强区内常见高发肿瘤三级预防管理:
通过建立肿瘤科普教育基地,加深广大群众防癌理念,争取对病症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区政协社团组
建议探索文化金融深度融合“海珠模式”,提升我区文化软实力:
1.依托重点项目建设及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精细化公共服务;
2.加快形成文化资产定价评估机制;
3.设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
区政协侨台联组
建议推动我区民营经济继续发展壮大:
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创新生态、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培育龙头民营企业。
区政协学习文史组
建议提振企业对未来发展信心:
1.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2.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编辑|戚乐怡
责编|晓东南、 田心君、文森蓝、土土兔
来源|海珠区政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