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初探
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初探
胡仁云等
黄石爬鮡(Euchiloglanis kishinouyei Kimura),俗称石爬子、石斑鮡、黄石爬等,隶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鮡科(Sisoridae),石爬鮡属(Euchilogla-nis),主要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的金沙江、岷江水系干支流,是长江上游特有小型底栖鱼类。一般生活于人迹罕至的山涧、溪流和小河的急流地区,常吸附在砾石上以匍匐的方式活动,主食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如蜉蝣幼虫、石蝇、石蚕、水丝蚓、赤虫等,也摄食少量的植物碎片及有机碎屑 。黄石爬鮡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鱼类,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其肉质细嫩鲜美,一直以来受到市场追捧,尤其是在四川岷江地区,石爬鮡一向被视为珍品。据透露刚捕上来的岸边价为600~1 000 元/kg,做成菜肴售价为 1 500~2 100 元/kg不等。
19 世纪 80 年代以前黄石爬鮡是重要经济鱼类之一,随着捕捞力度的不断加大、水域污染增多和梯级水利开发的影响,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再加上其产量低、性成熟时间长、人工繁殖难突破等因素,进一步限制了种群增长,如今该鱼野生资源量十分稀缺,甚至连做科研的材料都难找。2015 年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级保护动物 。曾有多家水产研究所和企业开展了石爬鮡的人工驯养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但进展缓慢,未取得实质性成果,鮡科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已是业界公认的难题。目前关于黄石爬鮡的研究报道较少,主要是关于系统分类、生物学特征、生态学和基因方面 ,关于繁殖领域,仅有繁殖生物学、个体繁殖力及繁殖行为相关的研究报道 。因此,研究黄石爬鮡的驯养、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技术进行人工增殖放流对恢复野生种群数量、保护物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鱼来源
毛尔盖水电站鱼类增殖站是承担黑水河珍稀鱼类驯化养殖、繁殖培育、增殖放流等工作的流域增殖站,主要放流对象包括松潘裸鲤、重口裂腹鱼、齐口裂腹鱼和石爬鮡。于 2019 年 7 月 28 日增殖站从渔民手中收购一批野生黄石爬鮡,来源于黑水河维古乡至黑水县河段。
1.2 亲鱼暂养及驯化
黄石爬鮡通过充氧运输至增殖站后,使用 2%食盐水+青霉素 10 000 IU/kg 水浸泡 5 min,转入直径 2 m 的圆柱形养殖缸内暂养,日常投喂消毒后的水蚯蚓、赤虫。暂养条件,缸内光强度 500~800 lx、水体流速 1~1.5 m/s、溶氧≥8 mg/L、pH 值约为 8.0、氨氮<0.2、亚硝酸盐<0.005,环境安静。暂养期间记录摄食情况、死亡数量等。
1.3 待产亲鱼挑选
将鱼体翻转,泄殖孔附近有生殖乳突的为雄鱼,没有的为雌鱼。成熟亲鱼挑选,雌鱼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红润松散的为Ⅳ~Ⅴ,可催产。雄鱼挑选体格健壮,腹部较大且柔软的,部分轻压腹部有少量精液流出。通过检查,共挑选出 5 尾发育较好的雌鱼,按雌雄比 1∶2 挑选 10 尾雄鱼后合并到 1 个直径 2 m 的养殖缸中,进一步进行繁殖试验,具体亲鱼情况如表 1。
表 1 繁殖亲鱼情况表
1.4 人工催产及条件
人工催产方法为一针注射法,首先将已消毒的毛巾浸泡在 5 mg/L 的泼洒姜水中,开始催产时捞起并拧去多余水分,毛巾潮湿即可,平铺在试验桌或案板上,将黄石爬鮡捞至毛巾上并翻起一半盖住鱼体,露出注射部位,直接注射即可。注射剂量为LRH-A 2 :4 mg/kg+DOM:2 mg/kg,胸鳍基部 45%uB0角注射,雄鱼未注射。注射后暂养缸水流速度 1.5 m/s,24 h 连续刺激,保持周边环境安静,不能使用强光照射和震动。
1.5 鱼卵孵化
鱼卵产出后,待其完全吸水膨胀后移入孵化筐中流水孵化。孵化筐长 45 cm,宽 30 cm,深 20 cm、网目 40。网片附着在塑料筐内壁,孵化筐内水深 5~15 cm。孵化水温 14~19 ℃,pH 值约 8.0,溶氧量约8 mg/L,氨氮<0.2 mg/L,亚硝酸盐<0.005 mg/L。
1.6 鱼苗培育
鱼苗出膜后,密切观察卵黄吸收情况,适时以丰年虫无节幼体开口,开口约 10 日后翻筐至孵化槽内培育,鱼病按常规方法治疗,鱼苗培育期间测量全长、体长,记录死亡情况,测量数据用 mean%uB1SEM 表示。
2 结果
2.1 驯养情况
前后收集 3 次黄石爬鮡共计 262 尾,经过 3~4个月的驯养,现存活并摄食的有 78 尾,综合驯养成活率为 29.8%。驯养环境主要模拟野外生态环境如增加鹅卵石、草垛、跌水、遮阳等,黄石爬鮡适应较快,驯养 10 日左右可主动摄食水蚯蚓、赤虫,每日投饵 1 次,投饵率为 1%~3%。但驯养期间非常易感染小瓜虫病,进而引起停食、消瘦、死亡。
2.2 催产繁殖结果
自进场开始计算,暂养流水刺激 24 h 后,雌鱼1 自产 260 粒卵,暂养 72 h 后雌鱼 2 自产 240 粒卵,暂养 96 h 后雌鱼 3 自产 200 粒卵。3 尾雌鱼均为凌晨产卵,卵为金黄色,卵粒互相粘在一起成块状,整体产出,俗称“卵袋” (图 4-A、B)。
表 2 产卵及孵化情况表
2.3 孵化结果
出膜期卵袋柔软易碎,卵膜逐渐溶解消失,仔鱼尾部摆动逐渐出膜并散开。雌鱼 1 自产的卵团一开始就有白卵,后期每天都有,孵化 8 d 后基本全部白完,成死卵,初步判断为未受精卵;雌鱼 2 所产的卵经过 240 h 孵化,出膜 210 尾;雌鱼 3 产的卵在孵化过程中死亡 110 粒,最终出膜 70 尾,总计出苗 280 尾。
图 1 黄石爬鮡鱼苗体重增长情况
2.4 鱼苗及培育情况
初孵仔鱼全长(2.20%uB10.02)mm,体长(1.89%uB10.02)mm,体质量(0.10%uB10.00)g(N=30),黄色,侧卧水底,卵黄囊较大,剩余营养物质较多(图 4-D),出膜后18 日龄左右使用丰年虫无节幼体开口,22 日龄左右卵黄吸收完全,60 日龄时全长(2.94%uB10.04)mm,体长(2.64%uB10.03)mm,体质量(0.30%uB10.01)g。其中丰年虫为每天投喂 3 次(早上 10:00,下午 4:00,晚上9:00),50 日龄以后主要投喂水蚯蚓,每天投喂量在30 g 左右,日投饵率 2%~4%。
图 2 黄石爬鮡鱼苗全长/体长增长情况
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统计了全长、体长、体重及死亡数,如图 1 所示,25 日龄以前鱼苗体重增长率不明显,维持在相对平稳水平。30~40 日龄增长最快,之后相对减慢。如图 2 所示,20 日龄以前全长、体长变化显著,25 日龄以后趋于稳步增长。如图 3所示,在 21—30 日龄期间,鱼苗合计病死率达到最高为 22.69%,41—50 日龄期间最低为 5.00%, 但之后有增长的趋势。
3 讨论
3.1 黄石爬鮡的繁殖特点
黄石爬鮡繁殖水温为 15~17 ℃,繁殖季节为 6~8 月,授精卵直径(4.45%uB10.23)mm(N=30)。特点是一对一体内授精、怀卵量少、卵粒大、整体一次性产出,个体小、性成熟年龄大,这是与急流环境特殊条件相适应的一种繁殖方法 ,史晋绒等 称之为 K 型繁殖策略,即通过产下体积和质量均较大的大型卵,以适应激流生活环境,维持物种的延续,这也是物种恢复较慢的原因。另外在鮡科鱼类的人工繁殖资料中,黑斑原鮡人工繁殖均是通过杀雄鱼取精 ,这种方式比较浪费雄鱼资源,该试验显示在人工驯养和催产条件下,黄石爬鮡能自主交配并正常产卵。这种繁殖方法节约了本就稀少的雄鱼资源,是值得推荐的方法之一。
图 3 黄石爬鮡鱼苗病死率
3.2 黄石爬鮡鱼苗培育
黄石爬鮡仔鱼卵黄吸收时间为 22 日左右,60日龄的特定生长率(SGR)为 1.79%/d,而生活在同河流的松潘裸鲤卵黄吸收时间为 9 日左右,SGR 为(2.16%uB10.72)~(7.86%uB10.77)%/d [13] ,造成这种差异除品种不同外,可能还与食性、生活习性等方面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该试验显示,黄石爬鮡仔鱼可以使用卤虫开口,后期可以使用水蚯蚓、赤虫等搭配投喂,生长情况较稳定。
图 4 黄石爬鮡鱼卵、仔鱼及成鱼
注:A 授精卵袋(卵块)、B 吸水卵袋、C 胚胎、D 初孵仔鱼、E 10 日龄仔鱼、F 15 日龄仔鱼、G 盆内的 20 日龄仔鱼、H 黄石
爬鮡成鱼
3.3 黄石爬鮡的病死率
黄石爬鮡成鱼、仔鱼或者鱼苗都非常易感染小瓜虫病,如不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病死率高达80%以上。如鱼苗在出膜后卵黄吸收的过程中就开始长小瓜虫,这是引起 21—30 日龄期间病死率最高的首要原因,而收购的野生亲本在进场驯养 10日左右开始出现小瓜虫,感染 7—10 日后死亡。造成这种易感原因除黄石爬鮡为无鳞鱼外,可能还与环境带病原、鱼抗病能力差等有关,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关于黄石爬鮡小瓜虫病的防治方法另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