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纵横,水网如织,天赐一汪西江水,水养一域海鲈鱼。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地处珠江出海口,渔业资源丰厚,是国家级河口渔业示范区。斗门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人工养殖海鲈,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白蕉镇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海鲈产区。
海鲈在斗门的饮食文化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历来在喜庆节日的宴席上或在待客的宴席上,鲈鱼是必有的一道菜式。海鲈,学名中国花鲈,是我国海水鱼中产量第一的鱼类,位居珠江流域四大名鱼之首。据《本草纲目》记载:“鲈鱼性甘温,有益筋骨、肠胃之功能。鳃性甘平,有止咳化痰之功效。”《食疗本草》则载:“鲈鱼能安胎、补中、作脍尤佳。”海鲈不仅味美,而且具有催乳、补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用价值。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没有腥味,肉为蒜瓣形,最宜清蒸、红烧或炖汤。
2009年,白蕉海鲈成为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4月,经专家现场考察和评审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中国海鲈之乡”的称号。2015年,白蕉海鲈养殖面积2.4万亩,产量9万多吨,年产量约占全国的40%。
近年来,斗门区海鲈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渔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1600多户渔户走上致富之路。斗门区、白蕉镇政府高度重视海鲈产业发展,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品牌建设。
开展苗种优化选育,推进海鲈产业良种化。联合区河口渔业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通威集团等,开展了海鲈苗种河口区培育技术攻关;每年组织开展包括海鲈在内的水产苗种专项执法行动,保证优质苗种供应。
开展养殖技术研究推广,推进海鲈产业标准化。联合中国水产科学院等,开展了海鲈健康养殖和中草药防病技术的研究,形成了白蕉海鲈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了《无公害食品白蕉海鲈养殖技术规范》(DB 440400/T 14)和《鲜活淡水鱼虾速冻加工技术规范》(DB440400/T 53)等地方标准;出版了《海鲈养殖新技术》等标准化养殖技术书籍。
开展水产深加工园区建设,推进海鲈产业加工化。斗门生态农业园在白蕉新港片区征地550亩,开展水产深加工园区建设。深圳联合水产、山东鑫宇果品、深圳正海生鲜电商等企业已签约入园。珠海之山和强竞等水产企业,加强海鲈深加工产品研发,生产出冷冻冰鲜、风冷干晒、调味即食等海鲈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海鲈附加值。
拓宽销售渠道,提升白蕉海鲈销量。按照“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筹划、统一推介、统一营销”的思路,鼓励和扶持农业企业以“公司+基地+专营店”的模式,到国内大中城市设立白蕉海鲈专营店。组织流通企业,到湖南长沙、河南郑州、山东青岛、济南、新疆等举办海鲈推介会,成功开拓了海鲈销售市场。创办了“珠海渔都”网站,建成集零售、批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商平台,上线首日成交额超过1个亿。积极对接阿里巴巴集团,建立了以海鲈产品为主的斗门农村淘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