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中国古城选址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借鉴【摘要】探讨了中国古城选址的有关实践、思想学说,总结其保护城市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历史经验,以作当今的借鉴。希望通过借鉴古人的历史经验,学习国外有关理论,逐步创建和完善中国的城市科学理论体系,以指导中国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实践。【关键词】古城;选址与建设;中国【中图分类号】TU984.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基金号:98056112。HISTORICALEXPERIENCESSITESELECTIONANCIENTTOWNS(parttwo)WUOingzhouABSTRACT:ThispaperexpIoressiteseIectionancientChinaitsreIatedareassummeduphistoricexperienceurbannaturaIecoIogicaIenvironmentsettingupcompIeteurbansciencetheorysystemmodernChineseurbanpIanning,constructionKEYWORD:pIanninghistory;siteseIection;construction水陆交通便利。
古代许多城市作为某一区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应处于交通便利之地,才能充分发挥其城市的职能。而且,只有交通便利,才能保证城市中众多人口的粮食和消费品的供应。许多城市同时又是商业都会,而交通便利乃是贸易的重要条件。《管子乘马》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即建都于依山傍水之地,这种城址即兼有水陆交通的便利。《管子轻重》记述了武王与癸度的对话:“癸度对曰:吾国者,衢处道,财物之所遵。”西汉晁错指出:“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49]范蠡谋筑越小城时,提出城址应“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北魏刁[50]中国历代古都名城,都位于水陆交通便利之地,因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饱经战火刀兵之灾,也能死而复生。西安、洛阳、苏州、成都等都是如此。西安位于关中平原的中央,山环水抱,水陆交通极其便利。秦都咸阳建于此,秦始皇以咸阳为起点,“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51]咸阳被项羽一把火烧得精光。汉高祖刘邦在渭河之南建汉长安城,与咸阳隔河相望,秦的驰道成为汉长安建都的有利条件,汉长安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
随着西汉王朝的灭亡,政治中心的转移,长安一度衰落。后又在其南建了隋唐长安城,规模更宏大壮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唐末长安经战乱,成为一片废墟。自此之后,长安失去了国都的地位。但其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它仍成为地方性都会,元代起逐渐繁华,明清发展较缓慢,清末,西安城的人口才11万多[52]。西安现已成为我国八大城市之一,古都又展新容。苏州也是交通便利,历代繁华不衰的例子。自春秋建吴大城,“通渠三江五湖”,城市欣欣向荣。南宋建炎年间,苏城遭金兵烧杀劫掠,受到几乎毁灭性的破坏,经百年左右的恢复,又成为江南第一大城。南宋末年,又遭元兵破坏,到元代,又恢复了旧日的繁荣景象。马可波罗赞之“漂亮得惊人”,“这里商业和工艺十分繁荣兴盛”[53]。古人赞曰:“苏州为东南一大都会,商贾辐臻,百货骈阗,上至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现以财赋雄东南,人情日趋于华靡,月异日新[54]我国隋代开凿南北大运河后,运河沿岸兴起了一批新的商业城市,而原有的扬州、杭州则更加繁荣发展。规划历史研究PLANNINGHISTORY宋汴京四河贯城,为全国水陆交通枢纽,城市十分繁华,人口达百万以封失去了水陆交通枢纽的地位,因而衰落。
立足于农业发达之地。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城市每天消费的大量粮食、蔬菜,均需农村供给。如周围农村无力支持城市的消费,城市就可能出现困境,甚至无法存在。《管子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管子有了以上论述,我们就能明白,周、秦、汉、唐为何在关中建都。因此,司马迁指出:“关中自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大王、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地重,重为邪。”[55]“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56]秦都关中咸阳,后为项羽焚毁。汉初刘邦在定都洛阳还是关中上犹豫。留候指出“夫关中左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候。”[57]关中富足,又利于防御,刘邦终于定都关中。地理形势利于军事防御。考虑城址的地理形势是否利于军事防御,这是选址的一个重大问题,都城的选址尤其这样。关中地势高亢,利于防守,也利于在军事上控制全局,“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58]北京的地理形势也相当高亢,利于在军事上控制全局。金、元、明、清,均定都于此。其地理形势为:“右拥太行,左注沧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峙万岁山,府。
”(《辍耕录》)《周易》云:“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选择城址注意地理环境是否利于防御,筑城也利用地形,事半而功倍。“若造都邑,则治其固……若有山川则因之(王昭禹注曰:因之以为川泽,因其高下自然之势以为之阻固,则用力不劳,而为备也易矣)。”(《周礼温州城据山筑城,城池险固。北宋方腊农民起义军曾围攻温州城一个多月,清末太平军曾多次猛攻温州城,均因守军据险固守,无法攻破。古代选择地理形势、地形地貌有利于防御的城址建城的例子很多,除温州外,还有赣州城、重庆城、武昌城、台州城、襄阳城、葭州城、南京城等等,不胜枚举,最典型的例子当推四川的钓鱼城(图8)。钓鱼城在合川县东5km的钓鱼山上,山的北、西、南三面江水环绕,沿江一周约20多km,山下沟壑纵横,形势十分险要。南宋淳右三年(1242击元兵,在此凭险沿山筑城。四川军民在钓鱼城据险抗元,坚守达36之久。1259年元宪宗亲率十万大军进攻,在城下受伤死于军中,元军不得不北撤。因此,钓鱼城被欧洲人誉为“东方的麦加城”,其抗元伟绩在世界古代军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城市规划2000年第24卷第10CITYPLANNINGREVIEWVol.24No.10Oct2000丽江古城地形地势示意(摹自朱良文《丽江古城与纳西族民居》)与钓鱼城相对照的是开封,四郊平衍,无险可倚。
正如后晋高祖诏曰:“今汴州水陆要冲,山河形势,乃万庾千箱之地,是四通八达之郊。”[59]北宋建都于此,为确保东京安全,竟驻扎禁兵80多万,实在是万不得已。水用足,水质良。充足的水源是城市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管子马》指出国都选址须注意“高勿近旱,而水用足,”这是古城选址的经验总结,指出城址地势不宜过高,以便接近水源(江、河、湖等),使水用充足。我国历代古都名城, 多傍水而建,或带江河,或滨湖泊,鲜有例外。这除了为 水路运输之便外,还为用水之需。 良好的水质,也是城市选址的重要条件之一。伍子胥 “相土尝水”,其“尝水”即了解水质是否清洁甘美。西汉 晁错主张在边地建城选址,应“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 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 [60]其中,“尝其水泉之味”,即审察水质是否宜于饮 春秋时,晋人想从故绛迁都,诸大夫都说要居郇瑕氏之地,那里沃饶而近盐池。韩献子则反对,认为那里土薄 水浅,有盐池,容易发生水灾,水质不好,当“有沈溺重 其恶。”晋景公听从了献子的话,迁到了新田。[61] 隋初定都长安,隋文帝放弃了汉长安,而在东南另建 大兴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汉营此城,经今将八 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
” [62] 隋代“凿龙首、通济二 渠,引城外河水入城,由是,城中王侯官僚,以及军民百 万余家,皆得甜水以造饮食。” [63] 可见,水质甘美与否在选择城址时占有何等举足轻重 的地位。 土质坚实,宜于建设。城址所在,地质情况是否良好,土质是否坚 实,是否宜于建设,这是古城选址的重要因素之 一。韩献子所云“新田土厚水深”,即指其土质 坚实。伍子胥“相土”,即考察城址周围的地理 环境、自然环境,审视其地质、地貌,了解其土 质是否坚实,是否宜于建设。晁错所云“审其土 地之宜”,也包括这一内容。《管子》云:“错国 于不倾之地”(《管子 牧民》),不倾之地,指的 是地理环境良好,地质、土质宜于建设之地。 郭璞在荆州一带和温州选城址,都很重视地 基土质是否坚实,如土质轻浮,就坚决放弃。他 采用挖坑秤土等办法,以鉴土质的密实程度,是 合乎科学道理的。 古代选址建城,修筑城墙是一项浩大的工 程。城身夯土必须是优质土,经夯筑后才能经久 坚牢。如筑城之地土质好,则用挖壕地的土夯筑 城身,工程事半功倍。如当地土质不佳,就要到 别处取土。汉长安城即如此。《三秦记》载:“长 规划历史研究 PLANNING HISTORY 图14富顺县城(摹自民国《富顺县志》) 图13 惠州府城(摹自清光绪《惠州府志》) 安城中,地皆黄壤,今城赤,何也? 且坚如石,如金。
父老相传云:尽凿 龙首山中土以为城,及诸城阙亦 [64]宋东京城, “新城创于周。 ……以其土硷,取郑州虎牢关土筑 [65]张仪筑成都城,因城区土质不 [66]河南孟津城在明嘉靖因河患要迁 城。“郡守黄公价度地,得旧城西二 十里,名圣贤庄者,去河远而土壤 良。”于是,在该地建城。 [67] 较好的气候条件。早在远古,人类就已懂得山坡的 南面冬暖夏凉,宜于居住。在城市选 址上,我们的祖先也已懂得利用地形 和风向,以得到较宜人的城市小气 候。《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把自然界天地万物阴 阳和谐的现象上升到哲学、美学的高 度,作为天地人和谐合一的理想境 界。晁错所说选址“相其阴阳之和”, 即考察城址的地形地貌,看其气候及 环境是否宜人。 在这一方面选址成功的例子很 多,以拉萨和丽江为例。 拉萨(图 脊”———西藏高原上,高原上各地气候,随地形、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千差 万别。拉萨古城选址于拉萨河谷平原 西端,海拔 3650m,气候温润宜人, 年平均气温 8C左右,l 月份平均气 温为0C,和淮河流域相仿,比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