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网页
12月初的黔贵大地,冬雨连绵,阳光难见。尽管天气阴郁,却难掩这片土地迸发的火热。
轮训党支部书记5.31万人次,1.59万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研,形成报告3.87万篇;各地各单位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2.78万条,梳理整改问题12.1万个……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委压紧压实政治责任,统筹推进四项重点举措,聚焦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分级分类指导,推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刀刃向内,深化专项整治、联动整改,以真刀真枪解决突出问题,以真落实真发展诠释感恩奋进,用群众笑脸检验主题教育实效。
深学细悟 不忘初心
“把稳思想之舵才能确保航向不偏”
“如果没有党的领导,那是完不成的。”仅用三个月时间完成镇远报京侗寨灾后重建任务,贵州中建伟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合权认为,关键时刻能够听指挥、过得硬、打得赢,是主题教育成效的直接体现。
有人说,国有制不适合建筑企业,唐合权不赞同,“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才能确保航向不偏、战斗力不减、发展势头不变。”从昔日的工程队成长为黔东南州国有独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国家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中建伟业63年来的发展便是一个佐证。公司每一届党委、每一任党委书记都将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自觉行动。
9月7日,中央部署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后,贵州全省9个市(州)、贵安新区和88个县(市、区)1周内全部启动。各地各单位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通读精读必读篇目,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强读强记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还采取个别访谈、闭卷测试等方式检测学习效果,督促党员干部入脑入心、融会贯通、学深悟透、真信真用。
“该学的学起来,能改的马上改。”贵阳市超前谋划推动,抓先学先改。编印主题教育应知应会口袋书,开展每日答题。毕节市采取“原原本本对标学、牢记嘱托深入学、列出专题集中学、多种形式广泛学、正反典型对照学、结合实际针对学”的方式深化学习教育。各参学单位纷纷突出各自特色,创新载体形式,线上线下深入学。
在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党建走廊,一面展墙上,“贵阳国家高新区有声图书馆”几个字,暗金流光,惹人注意。板块下,设置学党章党规、党的发展历程、党的经验智慧、初心与使命等学习主题。“每天扫一扫,听我们为什么而出发。”党员通过扫描板块里对应的“二维码”,即可进行视听学习。
“听总书记的话,绝对能发展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李胜有感而发。公司自主研发的“东方祥云”项目,首创水利信息化领域的云服务模式,而这个“商机”正是李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捕捉到的。
党支部与公司同步成立,为企业健康发展点燃“红色引擎”,开创了让80%的党员领衔创新项目、把80%的党员培养成骨干、将80%的中高端人才吸纳为党员的局面。主题教育期间,4名优秀员工递交入党申请书。
结合实际,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才能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感染力。贵州依托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和“三线建设”博物馆、万山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就近就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543.51万人次,开展党支部书记轮训1716期5.31万人次。省委印发通知,把南仁东、黄大发、余留芬、邓迎香、陈立群、马金涛、文伟红等先进典型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以王晓光、蒲波、袁仁国等反面典型为警示,激励和教育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建功立业新时代。
遵义市动员部署会一结束,市委常委会班子成员带头到遵义会议会址重温入党誓词,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档案文献展,到大发渠聆听“时代楷模”黄大发宣讲。黔南州、安顺市、黔西南州等地依托辖区内打造的党性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织开展现场教学。
穿过一条216米的隧道,只花了几分钟,一个水桶般的山窝豁然呈现眼前。“已经有9000多人次来我们村学习交流,这里正在打造一个党性教育基地。”十九大代表、黔南州罗甸县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说。不远处,有几栋木楼正在搭架子,旁边的麻怀村脱贫攻坚事迹陈列室建成不久,还散发着阵阵油漆味。
打通216米的隧道,用时15年,映照了麻怀村民不等不靠的精神和蚂蚁啃骨头的毅力。路通百事通。麻怀隧道通车后,在村支部带领下,建立了村级合作社,养起了生猪,种上了野生菌、中药材,开办了生态农业公司,打起了“迎香”品牌,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800元增加到现在的上万元。
“榜样的力量无穷,隔壁麻怀村干得那么好,我们干不好,怎么行,说不过去。”罗甸县董细村党支部书记黄崛表示,要学麻怀干劲、找攻坚差距、抓问题整改、鼓决胜信心,把学习成果体现到干部作风转变上,体现到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上。
调研寻策 对标检视
“在群众骂声中找问题找差距”
最近,贵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会议室新挂了几面锦旗。“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为民办实事、做群众贴心人”……锦旗看似普通却来得不简单,它们是几位“老上访户”送的。
贵阳市城投集团是一家“老国企”,积压的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上访多。主题教育启动后,公司党委变上访为下访,化解了一批多年的“骨头”案,12件信访疑难问题中的8件已得到妥善解决。
“以前为民情怀有欠缺。”对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仁忠触动最大的,是接访一名78岁高龄的原贵州工学院退休教授,老人连续11年反映拆迁安置历史遗留问题。接访时,杨仁忠一开始坐在老人对面,说着说着,他自然地坐到老人的旁边,拉起老人的手,这时,只见泪水瞬间涌出了老人的眼眶。
问题成功解决后,老人一家送来了一面锦旗,合影时,脸上的笑容真挚而灿烂。杨仁忠真切地感到,为民服务解难题,“关键是要和老百姓坐到一条凳子上”。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各地各单位下沉一线摸实情,开门纳谏,从群众“骂声”中找问题、找差距,在群众的“呼声”中想办法、谋措施。目前,1.59万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开展了调研,帮助解决问题7.72万个,形成调研报告3.87万篇。普遍开通征求意见专线电话、设置专用信箱、新媒体留言,采取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和上门走访等方式,通过自己找、群众提、集体议、上级点,收集意见建议22.7万条,并且集中梳理建立动态问题清单。
贵阳市、县、乡三级党员干部开展专项调研9500次,形成调研成果4879个。观山湖区、南明区、白云区等“走进群众听”,通过党员夜话、干部“进门”、开“院坝会”,从群众的“吐槽”中收集对主题教育的意见建议。铜仁市专门设计主题教育网络调查问卷,组建党员先锋队一线调研,结合“三农专家服务团”,帮助基层解决“缺技缺管”难题。六盘水市级党员领导干部集中利用10至15天时间,深入基层一线蹲点开展领题调研和专项调研。黔东南州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结合“摸排一次村情民意、解决一件烦心事、参加一次农事活动、办理一件好事实事、举办一次感恩教育、组织一次志愿活动、同吃一餐‘连心饭’”“七个一”活动,在为民服务中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全省55所高校开展自查自纠,共查找问题2474个。
新学年开学的一天,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堂来了一位特殊的用餐者——学院党委书记张恩莲。餐桌上,她和学生热络地聊了起来:“菜好不好吃,能吃饱吗?觉得贵不贵?”“这学期,食堂打出的每份饭菜,量变少了,价还更高了。”学生诚实地反映。
学生生活无小事。学院党委迅速组织总务处、统战部、学生处、保卫处、团委等部门针对广大师生最关心的后勤服务及食堂问题进行调研,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组织研究提出调整食堂经营方式等3条整改措施,保证饭菜“标准不降、价格不涨”。
“一个月500元以内就能吃饱、吃好,学院真的像家一样的温馨,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回报国家,回报社会。”问题解决后,学生们纷纷表示。
专项整治 真刀真枪
“以脱贫攻坚战果检验教育成效”
从贫困人口、贫困面积算,贵州无疑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有4.3万余名干部开展驻村帮扶。把开展主题教育和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起来,是贵州的现实所需。
“把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直接体现和具体行动,以脱贫攻坚战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省委发出号令,推进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驻村帮扶不扎实、政策落实不到位、扶贫协作有差距、攻坚打法不精准“五个专项治理”,将脱贫攻坚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纳入主题教育期专项整治任务,与中央明确的8个专项整治结合起来一体推进,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真刀真枪解决突出问题。
“这批订单能创收多少?”
“十多万元吧!”
“哟,那您不是发(财)了吗?”
“哈哈……我发不是发,要贫困群众发!”
在铜仁市景航服装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内,来自石阡、思南、印江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正在忙碌地缝制衣服,一摞摞棉麻裤已经打包好,即将出口巴西。提到经营效益,总经理廖景伟笑声朗朗。
像这样的“微工厂”,在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花园安置区不止一家。安置区建设了一座6000平方米扶贫微工厂产业园,已引进入驻景航服装、贵州苗绣等七家企业,可解决600余名搬迁群众就业,人均月收入可达2600元以上。
敞开大门听意见,通过巡视、审计扶贫专线等渠道,贵州省找准在脱贫攻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聚力解决。
188万群众“易地搬迁出来后怎么办”?贵州明确,持续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等后续扶持“五个体系”,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旺家社区盯准帮就业、帮就学、帮就医、转身份“三帮一转”,优化配置学校、医疗服务点、金融网点等配套设施,打造10分钟“就医圈”“就学圈”“健身圈”。
有搬迁群众反映,平时上班小孩无人照看。社区党总支立即与团区委、区教育局等部门协调,在景航服装公司打造企业“四点半”学校。专门腾出的房屋,宽敞明亮,铺了儿童床,摆着各种图书玩具,在大学生志愿者精心看顾下,孩子们玩得分外开心。
“在这里上班,离家很近,照顾孩子和老人很方便,待遇还好。”来自石阡的搬迁群众钱晓琦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动态监测是贵州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主题教育中,贵州要求各地结合调查研究,对全省所有贫困村、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再次进行1次全面筛查,彻底摸清所有贫困人口的动态变化。
对贫困发生率30%以上的村,各市(州)党政一把手全部走到,对贫困发生率20%以上的村,各县党政一把手逐一全部走到,逐村研究制定“按时打赢”方案,确保剩余155万农村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
江口县黑岩村试点探索防贫监测预警保障机制。全村按自然组划分为37个“红色微网格”,29名党员及8个非党员小组长担任“先锋网格员”,全村实施“网格化”管理、常态化监测,建立防贫监测预警保障部门联动调度机制,盯边缘防收入低,盯病学防负担重,盯灾故防困境现,盯孤老防关爱缺,提前发现提前预警及时干预,将扶贫工作端口前移,从治贫转向防贫、治贫“双管齐下”。
“以前这些地种的都是玉米,一年下来没几个钱。”顺着丹寨县兴仁镇镇长杨志远手指的方向看去,烧茶村群山环抱,田地散在此起彼伏的山坡间,路的一侧,藤架上的吊瓜已被采摘完,只剩枯褐的枝叶缠绕,地里,几名农妇正在堆土套种的板蓝根。绕过一道山坡,树木林立,林下,成群的七彩山鸡在网围区域漫步,天冬、仙茅、钩藤等中药材一垄垄延向山林的深处。
“一亩天冬的产值两年能有3.5万-5万元!”丹寨县在开展主题教育中,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百姓富、生态美”正确方向,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科学选定天冬、黄精、百部、仙茅、钩藤等林药品种,探索蓝莓套种中药材及养蜂、吊瓜套种板蓝根、茶叶套种铁皮石斛模式,以林下经济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夜郎无闲草,黔地山货好。但绕不开的现实是,在贵州农村极贫地区,土层薄、人均少、望天田,农业产业普遍“小、散、弱”。着力解决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突出问题,被列为主题教育中脱贫攻坚方面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
黔东南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先后7次深入榕江、从江、凯里等县市蹲点调研,聚焦龙头企业培育不足、基层党组织不够坚强有力等突出紧迫问题,提出多措并举破解资金难、推动工作作风革命性转变等4个方面的实招硬招。
“小问题24小时解决,大问题3天解决。”丹寨县建立林下产业发展“日调度周汇报”工作机制,限时督办,确保林下经济项目快速落实落地,县委书记袁尚勇对下一步发展充满期待:“到2020年6月,新增中药材1.2万亩、林下养蜂2万箱、以七彩山鸡为主的林下养殖50万羽……”
联动整改 实干破难
“把问题清单转化成群众的幸福清单”
“我最开心的事就是,今年终于把困扰老百姓生活的饮水安全问题彻底解决了!”说到主题教育的成效,黔南州罗甸县委书记杨朝伟难得地绽开笑容。9月以来,罗甸县聚焦民生实事抓整改,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2000余件。
群众揪心的痛点在哪里,哪里就是整改的发力点。群众反映的难点在哪里,哪里就是整改的突破点。贵州各地各单位聚焦解决突出问题,动真碰硬整改,变问题清单为成效清单、群众的幸福清单。
围绕中央明确的8个专项整治和省委确定的3个专项整治任务,以及整治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全省累计梳理问题22147个,实行项目化推进,逐条逐项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施工图”,闭环流程管理,搭建大数据平台,对账销号。
“以主题教育结束作为整改时限,立行立改!”今年9月,在凯里市大十字街道党工委主题教育检视问题研讨会上,街道党工委书记彭诗美主动担责,将原棉纺厂片区棚改工程遗留6年之久的房屋征收问题列入个人整改清单。
动员8户签订拆迁协议,一直是街道推进该片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难点和堵点。彭诗美积极协调组织职能单位,抽派人员组成工作专班精准发力,带头入户动员宣传,讲政策、问需求,去一次不行就多去几次,给户主做不通工作就找亲戚家人沟通,家庭困难的帮助落实过渡房、办理养老金,只用3个星期,得到了群众理解和支持,顺利完成征收工作。
“社区工作人员帮我们搬家,连被子都帮我叠好才回去,逢年过节都来慰问我们,现在生活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真的很感谢他们!”最后一家同意征收的户主佘定军的母亲感动地说。
为推进两批主题教育整改落实衔接贯通,打通整改“最后一公里”,贵州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通知,提出16条联动整改硬招,采取自上而下联动,自下而上联动,统筹一体联动,协调推动,及时分解,督促整改解决。
一些县区反映,500亩以上坝区产业发展存在困难。这一问题单靠市县和有关单位自身难以解决、必须上下合力才能整改到位。省委及时研究制定《贵州省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奖补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启动100个样板坝区和500个达标坝区创建,推动省市县三级技术服务团队对全省500亩以上坝区服务全覆盖,纵深推动全省1641个500亩以上坝区农村产业革命。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敢于担当,用实际行动为民解难题。”麻江县宣威镇党委书记王代平深刻体会到。
因为都安高速工程项目规划征用四角冲林地,宣威镇琅琊村5组和都匀市匀东镇瓮桃村陷入山林土地权属矛盾纠纷,双方各执土地证,争执不下,导致征用补偿款无法兑现,群众意见很大。
宣威镇党委以党员骨干为主要力量组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专班,多次到纠纷地召集矛盾双方调解,以1954年的土地证为划转依据,两方持证到现场进行比对。今年10月,在证据充分和自愿的前提下,双方达成协议,这场长达1年的跨界山林土地权属纠纷得以和平化解,邻里和睦共处。
“这一圆满结果,解决了村两委和群众一直以来的烦恼,大大提高了群众满意度。”琅琊村党支部书记陈宏波感慨万千地说。
省委主题教育征求意见专线电话共接诉求和举报、咨询电话14342个,已办结13372个,办结率93.2%;13372个已办结事项中,满意12960个,满意率96%。紧盯干部不担当不作为10个方面突出问题查找问题6102个,完成整治3469个;紧盯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市县层面共梳理查摆问题10696个,完成整改9008个……
集中教育有终曲,整改落实无句号。“下一步,持续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确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持续深化专项整治,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整治,见人见事见效;持续推进联动整改,把各项整改任务抓到位、落到底;持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认真部署开展好第一批主题教育整改落实‘回头看’,把工作经验固化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机制。”贵州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