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来关注系列报道《金秋丰收行》。提起海参,算得上是海鲜里的“土豪”了,不仅价格不菲,营养价值也很高。不过您知道海参是如何养殖的吗?现在正是捞海参的好时候,一起跟我们的记者去黄岛区的琅琊镇看看吧。

从水中提起养海参的附着基,只见几十只海参宝宝蜷着身子,躲在一页页的塑料片里。别看这些塑料片黑乎乎的不怎么好看,海参宝宝要想长大变“土豪”,吃喝拉撒全离不开它。

养殖场的工作人员说,这里只是海参的“幼儿园”。等小海参们长到一年半之后,它们就会被转移到室外的海参池子中放养。一个十二亩大的养殖池,可以放一千斤的海参苗。由于海参喜欢在16摄氏度到19摄氏度的环境中生存,池子里每隔一米,就有用砖头堆成的房子,海参们可以在里面安全的度过夏天和冬天。

42岁的王暖宝捞海参已经有十多年的经验了。5月份和11月份的收获季,都是他最忙的时候。穿着潜水服、戴着蛙镜和呼吸管,王暖宝在水下一待就是半个小时,不过等他再上岸的时候,筐里已是满满的海参了,这些海参都已经养了两三年。

虽然记者是头一回捞海参,不过海参行动慢,捞起来几乎不用费力。还是让行家,看看记者捞的海参合不合格吧!

马经理说,养殖池里的海参,每三天喂一次食,吃的都是富含微生物的海泥。而且池子里的水,每天都要随大海的潮汐换两次水。这样养殖的海参无须施药,也可以健康生长。

现在四五两沉的新鲜海参,市场价每斤卖到95元,比今年春天涨了十多元。不仅当地的市场有人收购,就连南方的加工厂也要提前来订参。初步估算,整个养殖场从海参夏眠到秋季出参,整个产值大概在1500万元左右,利润能达七百万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