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1

受访时间:2022年3月7日

受访对象:初三创新班 田雨阳

1.你平常在物理课上发言的次数多吗?大概一节课会举几次手?

田:多,只要我想回答我都会举手。

2.你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田:我爱说话,愿意回答每个问题。

3.你更喜欢老师在课堂上提出哪种问题?(可以在书上直接找到答案的/需要计算才能给出答案/开放型问题/选择题)

田:可以在书上找到答案的,因为很简单。

4.你为什么喜欢选择题?

田:因为这种问题可以猜。

5.你认为哪种类型的问题不好回答,碰到这类型问题你会怎么办?

田:我觉得计算题,能做多少做多少。

6.你在回答比较开放性的问题时,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得出答案,还是与同伴商讨,得出答案?为什么?

田:喜欢和同学一起讨论,因为大家一起讨论会有更多答案。

7.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过程中,你是什么类型的?(主动型/被老师点名/被同学期望回答问题)为什么?

田:主动型,因为我爱说话。

8.给你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物理课上,老师的提问或者老师组织的活动有哪些?

田:做有趣的实验。

9.你认为阻碍你大胆发言阐述自己观点的因素有哪些?你会怎样去克服?

田:有时候不知道我回答的对不对,但我还是会举手发言。

10.课堂上如果出现超出你能力的问题,你会怎么做?希望老师怎么做?

田:我会沉默,看其他同学怎么回答或者等老师讲。

访谈2

访谈时间:2022年3月8日

访谈对象:初三创新班 魏乐尔

1.你平常在物理课堂上发言的次数多吗?大概一节课会举几次手?

魏:不多,一节课不到一次。

2.你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魏:不想,怕回答错。

3.你更喜欢老师在课堂上提出哪种问题?(可以在书上直接找到答案的/需要计算才能给出答案/开放型问题/选择题)

魏:计算题、开放性题。

4.你为什么喜欢计算题、开放性问题?

魏:因为有点难度,可以挑战自己。

5.你认为哪种类型的问题不好回答,碰到这类型问题你会怎么办?

魏:开放性问题、需要思路很新、也很有趣,自己想。

6.你在回答比较开放性的问题时,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得出答案,还是与同伴商讨,得出答案?为什么?

魏:喜欢独立思考。

7.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过程中,你是什么类型的?(主动型/被老师点名/被同学期望回答问题)为什么?

魏:被老师点名。

8.给你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物理上,老师的提问或者老师组织的活动有哪些?

魏:怎么将海水制成饮用水,可以量产。

9.你认为阻碍你大胆发言阐述自己观点的因素有哪些?你会怎样去克服?

魏:害怕回答错了,还有性格。我会让自己不去想回答对还是错,先发表自己的想法最重要。

10.课堂上如果出现超出你能力的问题,你会怎么做?为什么会这么做?

魏:我会不说话,听别人回答。因为有可能别人的回答会给我启发。

访谈3

访谈时间:2022年3月9日

访谈对象:初三创新班 周雨豪

1.你平常在物理课上发言的次数多吗?大概一节课会举几次手?

周:还不举手。

2.你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周:不感兴趣、不会。

3.你更喜欢老师在课堂上提出哪种问题?(可以在书上直接找到答案的/需要计算才能给出答案/开放型问题/选择题)

周:开放型问题

4.你为什么喜欢在开放型问题?

周:这种问题有趣。

5.你认为哪种类型的问题不好回答,碰到这类型问题你会怎么办?

周:计算题,不会做就不做。

6.你在回答比较开放性的问题时,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得出答案,还是与同伴商讨,得出答案?为什么?

周:独立思考,因为可以天马行空。

7.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过程中,你是什么类型的?(主动型/被老师点名/被同学期望回答问题)为什么?

周:被老师点名

8.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物理上,老师的提问或者老师组织的活动有哪些?

周: 做了书本的摩擦力实验,很多实验课。

9.你认为阻碍你大胆发言阐述自己观点的因素有哪些?你会怎样去克服?

周:不感兴趣。

10.课堂上如果出现超出你能力的问题,你会怎么做?为什么会这么做?

周:我会不回答。

学生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2021.10-2022.5

观察对象

田雨阳

班级

初三创新班

基本情况

学习成绩中等

观察记录

田雨阳同学是初三创新班班里一名性格很强的学生,他性格开朗,面对问题不退缩,甚至有着越挫越勇的勇气。经常能见到他在课堂上活跃的身影,因此我将田雨阳同学作为本次课题研究的一个观察目标。

在观察初期阶段,我和田雨阳进行了一次谈话,主要目的是了解田雨阳同学对于“回答问题”的主观感受以及个人习惯,加之我对他的观察,基本归纳如下:

田雨阳同学因为性格开朗外向,和同学关系融洽,也喜欢“出风头”,尤其喜欢和老师互动,在课堂上是活跃气氛的能手。但是又由于本身的知识掌握并不扎实,他回答问题较为基础,能在书上找到答案的问题他都会举手回答。有时也会主动思考一些略微超出他自身能力的题目,凭着看老师的神色猜对几道题,得到老师的表扬后就会非常的开心。但是在答错的时候,田雨阳同学就会嘿嘿笑来掩饰尴尬,过后又会继续尝试解决略微超出他能力的题目。在面对远远超出他能力的问题时,田雨阳同学会保持沉默,更多的是听其他同学怎么说,自己也不会主动参与到其中去。

在了解完基本情况之后,我鼓励田雨阳同学在今后的课堂上不要看老师的神色来猜题,要关注老师所给出的素材,联系一下老师的引导,在此基础上尝试思考问题。

田雨阳同学代表着班里那些愿意说话愿意回答问题,也有着渴望回答问题的学生,他们缺少的是如何解决老师给出的教学问题的思考习惯以及老师的引导。

综上,结合课题研究,我在后面的教学中格外注意了分层教学问题的设计。在设计这类问题时,相较于以往我选择了用更有区分性的题目,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题目让指定层次学生来回答。

这样的改变不仅肯定了我们在课题研究中的思路,也让像田雨阳同学这样同学切实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不止是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能力的提升,学到了回答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

学生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2021.10-2022.5

观察对象

魏乐尔

班级

初三创新班

基本情况

学习成绩中等偏上

观察记录

魏乐尔同学是一个很腼腆的女孩子,很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以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他的观点很多时候会给班里的其他学生带来全新的启发,但是魏乐尔同学并不爱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班里有不少的学生都像魏乐尔同学这样,成绩并不差,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喜欢表达自己。因此我将魏乐尔同学作为本次课题研究的一个观察目标。

在观察初期阶段,按照研究计划,我对魏乐尔同学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初步了解了魏乐尔同学对于“回答问题”的主观感受以及个人习惯,加之我在平时上课时对他的观察,基本归纳如下:

魏乐尔同学的整体成绩比较稳定,一直处于中上游。在与其他老师沟通后,我们一致认为魏乐尔同学无论在哪一门课的课堂上都不爱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但是,如果老师邀请魏乐尔同学回答问题,魏乐尔同学的回答基本正确。魏乐尔同学自己对于在课堂上分享观点这件事情有些许排斥情绪,因为她害怕自己的答案有误,可能在同学面前的丢人。魏乐尔同学对自己不自信。

魏乐尔同学代表着班里那些有能力也愿意思考问题,但因为缺少勇气和自信,有些许抗拒在众人面前分享自己的观点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会给其他同学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带给老师意料之外的惊喜。

在了解完基本情况之后,我首先对魏乐尔同学的自身能力作出了肯定,同时鼓励魏乐尔同学在今后的课堂上碰到自己会的问题时,主动举手;在遇到稍微有些难度的问题时,可以尝试在思考后将自己的思考说出来,在与同学的观点碰撞下,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

综上,结合课题研究的思路,我在后面的教学中格外注意以魏乐尔同学为代表的这一类内向生。在遇到在魏乐尔同学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时,我会让主动邀请魏乐尔同学来回答,在他答对之后不断地鼓励他,慢慢让他在回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从而积累信心。此后,魏乐尔同学慢慢不再抗拒回答问题。

这样的变化不仅肯定了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后要给予正向评价这个研究思路,也让魏乐尔同学积累了自信。

学生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2021.10-2022.5

观察对象

周雨豪

班级

初三创新班

基本情况

基础较弱

观察记录

周同学是一名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整体各科的成绩都不突出。由于基础较弱,每堂课的参与度基本为零,游离在课堂之外。因此我将周同学作为本次课题研究的一个观察目标。

在观察初期阶段,我对周同学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谈话,主要了解周同学对于“回答问题”的主观感受以及个人习惯,加之我对他的观察,基本归纳如下:

周同学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自信,听课效率不高,对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从来不思考更不会主动参与。对于老师点名要求回答的基础性问题,周同学也都会用沉默来表示自己的抵抗。更不要说有难度的、需要思考后才能得出答案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些比较有趣的实验或者话题,周同学会表现的尤为开心和关注,有时甚至能辅助老师完成实验。

在了解并分析完周同学的基本情况之后,我鼓励周同学,其实他是有能力答对很多问题的。但是周同学对此仍旧表示不屑一顾,以及深深地怀疑。

周同学代表着班里那些老师很头疼的一部分学生,他们面对老师和其他同学有一份长久以来积累的不自信。对学习的不关心,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关注。

综上,在与课题组其他老师交流后,我在后面的教学会更多地注意到周同学在课堂和课下的表现。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时多设计些学生感兴趣较为有趣的实验或者话题,帮助这些学困生提高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在这些环节也让周同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周同学更愿意帮助老师做实验,上台表演些有趣的话题,慢慢周同学有了参与感,学习兴趣增加,成绩也提高了。

周同学也很惊讶于自己的进步和突破,并且很有信心继续进步,继续挑战更有难度的问题。为了实现新的突破,周同学在课堂上也不再做出那些与课堂无关的行为,而是努力地听课,努力地理解。

周同学的案例不仅给我们的课题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参考价值,也给了原来和他情况类似的那一部分同学很大的鼓励。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学生访谈和观察记录.pdf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